「岩中花述」:当艺术遇见好奇心——听王英菡谈NFT与女性创造力
2025年5月6日,Steve对话王英菡。
王英菡是一位收藏家,她的声音纤细,动听,轻快。
她讲述走上艺术这条道路的原因是探索的乐趣和对于美的追求。很明显能感觉到她对自己在做的事情的热爱,她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和状态的。这种探索的乐趣更多的来自于好奇心和兴趣,她也有说到保持好奇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我们很多人好奇心最重的时候可能是童年时期,那时候对于未知的发现,是对世界和自我关系的一种摸索。我的好奇心一直很重,我曾经跟友人说自己什么都想尝试,对方说我是心性不定,我虽然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于是我利用这种好奇心,拓展了三分钟热度的深度,成功的做了一些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这些结果所带来的正向反馈,让我的好奇心更加的浓重了起来,使得我很少会出现那种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刻。关于美的追求,我想每个人都是有的,只不过是偏重于不同的领域,就我自己而言,美是一种抽象又具体的东西,具体到表现为热爱生活,抽象到在书籍,音乐,美术里面的一种思想游弋。对美的感知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失去了这种能力世界会变得黯淡无光。
她说会在出差或旅行的时候,加入一些美术馆、画廊之类的艺术机构的行程,然后就会觉得每次的时间都不够用,因为要看的展览很多。我也有这种体会,在美术馆里的时间是停滞的,那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忘记时间的场所,人会在目不暇接里感受到一种艺术的激荡。不同于旅行时景点打卡的固定性,美术馆里的作品是流动的。
她科普了什么是NFT艺术,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加密艺术,数字藏品。虽然我听不懂区块链等很多东西,但是我把它类比为游戏里的虚拟宝藏,正因为不是实体,所以会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拥有感,但这在互联网时代确实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对于NFT艺术品的确权,就证明了它的所有权。她提到这种艺术品的每一次交易,艺术家本人都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这是很激励创作的,有点区别于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刻板印象。而且现代人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是内容创作者,这也给这种艺术创造了土壤。
艺术品收藏这件事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毕竟实现财富自由都很难的情况下,收藏艺术品就是天方夜谭。但是能够了解NFT艺术品这种新的艺术形态,也算是开阔了眼界。
她提及在艺术行业,男性艺术家偏多,女性从业者偏多,这可能是因为相比较于男性艺术家,女性艺术家会被家庭的部分分走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女性的强共情力在艺术领域是一种优势。虽然在技术领域男性多于女性,可是女性的共情力和细腻的感知力优势,应用到NFT这个去性别的艺术领域,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她说到岩中花述来自王阳明心学的“岩中花树”典故,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内心的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