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我的来自巴菲特的七个顶级思维
当地时间5月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在美国小镇奥马哈举行。
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都备受瞩目,人们都要关注一下“股神”巴菲特会说什么,对于未来一年有什么新的建议。特别是对未来发展的一些预期,以及一些对生命和人生的理念会成为很多人追逐的目标。
今年是巴菲特第60次主持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从1965年到2025年,一个人主持60年了,没有镁光灯,没有PPT,两个老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全球的投资者听上一整天。这已经不是开会了,这是一种信仰和传承,见证一个人60年如一日的用资本来尝试和实现这套底层逻辑。
如何看清世界,如何看清自己,巴菲特给出了一些顶级思维,我把打动我的七个整理如下:
第一,一生只需要富裕一次,并且不要做任何让自己重返贫困的冒险动作。
有一个女孩提问:我总觉得你过得很顺,你怎么面对人生挫折?
巴菲特笑着回答,你这一生只需要富裕一次,并且不要做任何让自己重返贫困的冒险动作。如果你不想,就别做。(这个说法太打动我了,跟我这几年的思考和投资非常契合,其实人生不需要很多机会,只要默默等待一次机会就足够了。)
他说,真正的投资智慧不是在纸上演算,而是在现实中犯过错,踩过坑,然后学会做减法。他说他非常幸运,一直跟好人一起工作了一辈子,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人生轨迹。他说有些人长寿,就是因为跟那些优秀人在一起。
也就是说快乐的人真的会活得很久,要跟好人在一起,跟快乐的人在一起。(这也是我以后的生活准则,皆大欢喜)
第二,永远聚焦于美好的事物,而不是糟糕的事物。
有人提问他如何面对人生的不顺。
巴菲特回答说,永远聚焦于美好的事物,而不是糟糕的事物。(这也是我这几年课程的主旨)
他说,人生中有很多重大的打击,但是关键就是不能让负面的经历主导你的情绪。巴菲特有个观念叫长期乐观,因为他自己就出生在艰难的1930年,甚至经历过很多毛骨悚然的时刻。但是回头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在灰暗中寻找光明,而正是这种心态,让他在投资和人生中可以处惊不变。
巴菲特反复强调人生中的圈子的重要性,一定要选择跟自己同频且比自己优秀的人,跟他们在一起。他还说这涉及到你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身边都是一些自怨自艾、而且每天都很痛苦的人,你大概率也是这样的人。成功最快的路径就是找到真正优秀的人,并和他们同行,
还有一个问题跟这个问题类似,有人巴菲特:查理芒格去世之后,他从查理芒格和其他伙伴身上学到什么。
巴菲特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叫长期成功。
他们都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极度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合作关系,而且长期不让人失望。一辈子做对事儿,跟对的人做事儿,把自己能活成一个资产。他建议,大家一定要向那些幸福长寿而且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取经,这样的人可以活得更久。跟这些开心的人、志同道合的人、积极乐观的合伙人保持共鸣,并且对事业保持激情,才可能过得更顺,活得更久。(这些话也是我这几年非常关注并积极推进的事情,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第三,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有一个年轻人问他该怎么去选择职业规划。
巴菲特的回答是他鼓励年轻人去做自己热爱的事儿。要谨慎选择自己的雇主,但没有必要去斤斤计较每一分钟挣多少钱,而是能在那儿找到优秀的同事。他举例自己的好朋友查理芒格,指出了他的聪明智慧,跟他合作终身受益,并且提出哪怕一时找不到理想的机会,也要坚持去努力,因为只要持续的去找,终将会遇到志同道合、认真思考的人。巴菲特回忆自己有幸从一开始就选对了投资行业,因为他看到了长期去做一件事儿的魅力,他也承担了许多人拿到第一桶金后就停下来了,但他选择了一辈子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这种不以金钱为目的的职业观体现了巴菲特对行动就是动力的理念,他认为找到让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是最重要的。(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第四,是关于终身学习和阅读,长期主义。
巴菲特被誉为读书狂人。在股东大会上,他再次强调了广泛阅读和持续学习对于投资成功的关键作用。他提到,现在很多人都在寻找高成功率的捷径,但是他强调必须认真阅读,没有深入的阅读是无法做出明确的决策的。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功极大的归功于终身学习。他以自身为榜样,告诉股东知识的复利远远比金钱的复利要重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反思旧经验,是保持竞争力和判断力的不二法门。这也是他对年轻一代投资人最大的期许。
在信息时代,利用海量的资讯读书,安静的写作,读人读趋势,终身学习,长期主义。
第五,学会拥抱变化。
巴菲特在讨论新技术和不确定的时候,展现出深刻的历史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他每次回答都会回顾20世纪的科学变化的时候,例如举例说爱因斯坦,他当年也不可能预料这些发明最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改变世界,他发明的狭义相对论,最后催生的是核能最后带来的核武器的威胁,这绝非发明者的本意。他也提到自己1930年出生之后见证了科技进步的光明面和黑暗面。人类生活水准相比100年前有了巨大的提高,也面临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前所未有的风险。
巴菲特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些不确定性不会很快消失,我们只能在变化中前行。
第六,机会是突然来的,不是追出来的。等待,然后下狠手。
巴菲特从来不靠焦虑投资,他是靠什么?靠等待有好机会进来,没好机会就等着,手握重金,耐心等待,淡定的去看市场的波动。
针对近期的美股震动,巴菲特表现出一贯的淡定和从容。当被问及股市下跌是否带来大举投资良机的时候,他直言,过去几周的波动其实没什么,这只是投资一部分。他说,过去30天、45天、100天内发生的事儿都不算什么。这种态度体现出股神对市场的涨跌是有一种超然的精神,他专注于长期的价值,而不是短期的行情,也不会让情绪左右判断投资。
并且他提醒投资心态一定要去适应市场,而不是奢望跟市场作对。巴菲特告诫投资者要调整心态,要去适应市场规律,不要着急,不要幻想,也不要迎合自己的情绪。如果投资组合波动15%就让你坐立不安,那需要改变的不是市场,而是你的信念。他甚至说,如果你的股票下跌15%,对于你来说很紧张,甚至要了你的命,你就应该改变投资理念,因为世界绝对不会适应你,你必须要适应这个世界。要培养波动的忍耐度和理性的认知,不要因为短期的涨跌就失眠,而着眼于长远的基本面。巴菲特也以自己的经历说明,有些别人害怕的东西他并不害怕,相反,他害怕的是自己不熟悉而没有把握的东西。他说,如果让我走钢丝,我是不会去的。他用这种比喻再次强调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大胆出击,在能力圈之外坚决避险。他说手握现金、静待良机这种策略也让他获得了一些回报。
第七,对于AI的未来,巴菲特既没批评也没追捧,而是用一种非常冷静的眼神来审视,就像是一个医生看一个孩子在发烧,不慌也不燥。这是非常厉害的一种思维模式,能抽离,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同时保持在场。
巴菲特坦言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工具,可能一夜之间革新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和底层逻辑。他认为,伯克希尔还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追逐AI,但是公司做好了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果断投入。
一整天,一个94岁的老人,讲起货币,讲起投资,讲起AI,比年轻人还敏锐;讲起查理芒格,讲起失败,讲起快乐的秘诀,比哲学家还通透。他没有炫耀成功,也没有预测未来,别人慌张他不着急,别人狂妄他谦虚谨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人生体验和智慧,他用一生去验证常识。他说,这一生只需要活得像自己一次就够了。这就是价值投资,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感恩有这样通透、智慧且慷慨爱分享的前辈,让我们可以一直学习,一直笃定,一直热爱,顺着正确的方向,价值投资,长期主义,终生成长。
从现在开始想想自己这一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此每天多做一点,一步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进行打磨,让自己活成一个资产。读书、写作、运动、分享,相信时间,做时间的朋友,培养自己的成长性思维,打造自己的系统思维和决策机制,时刻觉知自己的内在,聚焦成长,把自己当作最值得关爱和投资的那个人,不断分享和创造,只要方向对了,时间会给出答案,帮助我们把价值慢慢的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