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花
双生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她的花朵迷人芬芳,所有的两生花都是一蒂双花,两个花朵亲密无间,却始终朝相反的两个方向开放,相依在一起却注定要面对不同的风景。到花期将尽时,同蒂的两个花朵会极力的扭转花枝,相爱一生却始终相背的双生花在陨落的那一瞬间有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相见。双生花的传说充满纠缠与无奈,就像七月与安生,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被命运捆绑在一起,爱与痛纠葛在一起,注定交缠一生。
《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早起的代表作,讲的是属于不同世界却倔强的爱着对方的两个女孩的成长、友情以及爱情。 故事主人公是七月和安生,一个温和宁静,喜欢安定,一个坦率不羁,向往自由。两个看似最不搭调的女孩却成为彼此最深的牵挂,从13岁的形影不离,到后来七月像所有人期望的那样顺利升学,平稳的生活着,而安生选择到处漂泊,随意洒脱又孤单寂寞,两人之间有了一条很宽很宽的河,七月再也跨不过去,到最后安生回来、去世,之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仿佛一切都变了,但不变的,是七月与安生间的爱与牵挂。
安妮宝贝对友情与爱情的刻画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她的笔触深刻而不动声色,她的文字也总是云淡风轻,仿佛一个旁观者隐匿在夜的深处,平静的看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出场与落幕。安妮有世界上最细腻的心思和最纯粹的爱,而她,把所有感情借助无声的文字付诸在七月与安生两个人物形象上。七月,像她的名字一样温暖,就像是一个站在阳光下,一尘不染的长发女子。她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也一直生活在平和与幸福中。她就像是人世中的一道风景,美丽又不容亲近,近在眼前确又那么遥远,因为她是理想,存在于安妮心中,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那是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的憧憬。安生,一个有天资却不安本分的女子,她就像是一朵惊艳美丽的花,蛊惑人,吸引人。她也是美的,虽然没有像七月那样美丽的容貌,但她周身散发着野性与不羁。安生过早的看到了家庭的分离,知道没有什么是可以控制的,她寂寞、恐惧,她望着七月,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温暖,于是她选择逃离,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家,找到灵魂安歇的地方。七月与安生,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不能融为一体,却又无法分离。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叫家明,人如其名,是个温和纯朴的男人,与七月在16岁相遇并相爱。《七月与安生》这个故事的主线是七月和安生间的友谊,而家明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七月拥有一切,她常常问自己,可以给安生什么,到头来却什么也给不了。于是当得知安生也爱家明时,她选择退出,让自己做一个被选择者。安生深爱着家明,却不忍心伤害七月,于是她也要离开,她要成全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两个人。故事结尾,安生怀着家明的孩子,难产死亡,而那个孩子,被七月抚养长大。
七月与安生本就该是一个人吧,她们是互存的矛盾体。“你们都是这样好的女孩。你们好像是同一个人。”安妮借家明的这句话表达了本来的意思。 每个人都有温顺与叛逆两面,看似循规蹈矩,但内心也总有声音提醒自己要抗争,要自由。许多人喜欢安生,向往安生纯粹的爱与恨,渴望自由与流浪。也有人喜欢七月,说她是完美的象征。或许,这就是安妮的伟大之处,她塑造了两个同样招人怜爱的角色,笔触平淡却感情浓郁。安妮笔下没有完美的爱情,爱,终究是要别离的,这也令她的爱情故事多了一份沧桑与无奈。她总是用一种冷冽萧索的语调,将生活与爱情写的疏离,孤独。或许是她太过清醒,谈到生活与爱情时才会一针见血不留余地。
安妮的小说结构诡异,布局松散。初看她小说的人会感到手足无措,一时困惑不解。时间上的错乱,人称的不断变换,场景的变迁,视角的转换,都让她的小说呈现独特之处。她常在叙述一个故事的时候,穿插进许多主人公的回忆或之前发生的事情,让故事叙述千回百转。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和杜拉斯不无关系。
安妮说,生命的苍凉与绚丽,是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句子,只有安妮才能写的深刻。她用旁观的视角书写纠结复杂的感情,用平淡的措辞呈现现实的无奈与虚无。有人斥责安妮的文章太颓废太低迷,“把人的灵魂印象堕落与毁灭”:也有人毫不掩饰对安妮的喜爱,“如一朵绮丽的花朵”。无论如何,安妮用自己的方式将思想化为文字,让读者透过文字,领略风景种种。
《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早起的代表作,讲的是属于不同世界却倔强的爱着对方的两个女孩的成长、友情以及爱情。 故事主人公是七月和安生,一个温和宁静,喜欢安定,一个坦率不羁,向往自由。两个看似最不搭调的女孩却成为彼此最深的牵挂,从13岁的形影不离,到后来七月像所有人期望的那样顺利升学,平稳的生活着,而安生选择到处漂泊,随意洒脱又孤单寂寞,两人之间有了一条很宽很宽的河,七月再也跨不过去,到最后安生回来、去世,之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仿佛一切都变了,但不变的,是七月与安生间的爱与牵挂。
安妮宝贝对友情与爱情的刻画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她的笔触深刻而不动声色,她的文字也总是云淡风轻,仿佛一个旁观者隐匿在夜的深处,平静的看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出场与落幕。安妮有世界上最细腻的心思和最纯粹的爱,而她,把所有感情借助无声的文字付诸在七月与安生两个人物形象上。七月,像她的名字一样温暖,就像是一个站在阳光下,一尘不染的长发女子。她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也一直生活在平和与幸福中。她就像是人世中的一道风景,美丽又不容亲近,近在眼前确又那么遥远,因为她是理想,存在于安妮心中,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那是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的憧憬。安生,一个有天资却不安本分的女子,她就像是一朵惊艳美丽的花,蛊惑人,吸引人。她也是美的,虽然没有像七月那样美丽的容貌,但她周身散发着野性与不羁。安生过早的看到了家庭的分离,知道没有什么是可以控制的,她寂寞、恐惧,她望着七月,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温暖,于是她选择逃离,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家,找到灵魂安歇的地方。七月与安生,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不能融为一体,却又无法分离。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叫家明,人如其名,是个温和纯朴的男人,与七月在16岁相遇并相爱。《七月与安生》这个故事的主线是七月和安生间的友谊,而家明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七月拥有一切,她常常问自己,可以给安生什么,到头来却什么也给不了。于是当得知安生也爱家明时,她选择退出,让自己做一个被选择者。安生深爱着家明,却不忍心伤害七月,于是她也要离开,她要成全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两个人。故事结尾,安生怀着家明的孩子,难产死亡,而那个孩子,被七月抚养长大。
七月与安生本就该是一个人吧,她们是互存的矛盾体。“你们都是这样好的女孩。你们好像是同一个人。”安妮借家明的这句话表达了本来的意思。 每个人都有温顺与叛逆两面,看似循规蹈矩,但内心也总有声音提醒自己要抗争,要自由。许多人喜欢安生,向往安生纯粹的爱与恨,渴望自由与流浪。也有人喜欢七月,说她是完美的象征。或许,这就是安妮的伟大之处,她塑造了两个同样招人怜爱的角色,笔触平淡却感情浓郁。安妮笔下没有完美的爱情,爱,终究是要别离的,这也令她的爱情故事多了一份沧桑与无奈。她总是用一种冷冽萧索的语调,将生活与爱情写的疏离,孤独。或许是她太过清醒,谈到生活与爱情时才会一针见血不留余地。
安妮的小说结构诡异,布局松散。初看她小说的人会感到手足无措,一时困惑不解。时间上的错乱,人称的不断变换,场景的变迁,视角的转换,都让她的小说呈现独特之处。她常在叙述一个故事的时候,穿插进许多主人公的回忆或之前发生的事情,让故事叙述千回百转。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和杜拉斯不无关系。
安妮说,生命的苍凉与绚丽,是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句子,只有安妮才能写的深刻。她用旁观的视角书写纠结复杂的感情,用平淡的措辞呈现现实的无奈与虚无。有人斥责安妮的文章太颓废太低迷,“把人的灵魂印象堕落与毁灭”:也有人毫不掩饰对安妮的喜爱,“如一朵绮丽的花朵”。无论如何,安妮用自己的方式将思想化为文字,让读者透过文字,领略风景种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