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单|单一种族
《使用尼采》
礼法
封神2里面,文王卜问纣王之死,结果引发君、臣冲突。一般观众肯定是这么看,文王如何耿直,纣王怎样残暴…其实不对的。这是因为,做臣子的,不能私问君父寿夭,那样非礼。但是,三千年前,儒家思想还没有诞生,所以,漫无礼法之举,人们不以为意。贤如文王,违礼、越制之事,亦在所难免。可见,历史的观念,并非小节。虽然只是电影,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却能反映人们的认知。无非是要表达,纣王怎样残忍、如何坏。但就事论之,具体而言,这次真的是,文王错了。即使纣王问,听说你精于占卜,不知朕结局如何?文王也该这样回答,君父吉凶、寿夭之事,自有天定,非臣下所敢私窥也…意思就是说,你要算卦找别人去,没我什么事。这些事情,我是不问的,非礼。
更荒谬的是,王子比干居然要纣王自焚谢天,若是在毛时代,这都是宣扬封建迷信,绝对理亏。按照儒家思想,王朝、君命,本之在徳,并不是什么神意。历史早期,宗教民族,把那些看得很重,其实都是违背春秋大义的。电影原本是想突出纣王坏,结果搞得自己没理。影片中,纣王知道妲己是狐狸了,却没有嫌弃她,反而显得有性情,这怎么说?还是回到历史的观念。既然儒家思想是后话,我们当然就不再用来做标准,苛求殷人了。顺带说一句,柏杨版《资治通鉴》,就有历史的观念、这个问题。因为,他说的很多批评标准,在古人那里都是没有的。例如,自由、民主原则。所以,网民说他夹带私货,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名学叫做、狂举。好比,指责罗马帝国没有电灯,这当然违反常识,缺乏历史的观念,不符合情理。我们只能这样去说,罗马政治,是到黑恶之路,所以注定衰亡…这是可以的。白话版通鉴、电影封神2…都有同样的问题。
单一民族
观《资治通鉴》,北魏时期,官员竟然没有工资,不敢相信,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就算将错就错吧,这说明了什么?我就在想,单一民族的问题。什么是单一民族呢?比如、犹太人,他们只有经济生活。犹太民族没有自己的国家,历史上只能寄生。所以,犹太人除了赚钱存活,其他的都可以不考虑。他们跟吉普赛人又不一样,后者是流浪民族,更加单一。除了浪迹天涯,其他一概不管。经济生活如此,那么,鲜卑人呢?北魏政权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古代蒙古人只有军旅生活,就像犹太人只有经济、吉普赛人惟有流浪…所有这些,就是所谓的、单一性民族。只不过,经济、军事…单一得不同罢了。所以,直到今天,只要是犹太学人,依然还是个,经济思维挂帅。或者就是,宗教神学信仰。基因决定的,改不了。游牧人因为没有经济生活,物物交易就可以,因此,他们建立政权,当然也没有工资。政府官员后来有了,那是受汉化的影响,不是原初的实况。人类是从简陋、一路走来的。又如,黑人是不是单一种族,可以思考的问题多的很。初民只有打猎生活,动物只有觅食生活,学者只有学术生活…单一民族、单一种族、单一性格、单一问题…我们又多得了一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