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旅途
五一放了完整的5天假,真好。
4月30日乘坐8点30 的火车,前往乌鲁木齐。
火车站人满为患,工作人员个个拿着喇叭歇斯底里的吆喝着。我一直不明白他们的工作方式,同样的话他们毫不喘息的不停重复,不停重复,声音尖锐,喇叭的回声让你什么都听不清,只感到整个候车大厅吵的人头疼。
终于进入了站台了,走出闷热吵闹的候车大厅,来到了四下空旷的站台,吹着旷野的风,凉爽惬意。
火车晚点了几分钟,大家排着队,耐心等待。我身前身后都是年轻漂亮的民族小姑娘,我细细打量着站在我前面的小姑娘,牛仔T恤,身材纤细又凹凸有致,浓密的长发用发簪随意挽起,长长的浓密的睫毛深处是深邃的大眼睛,鲜红的嘴唇,大大的夸张的带有雕刻花纹的银色耳饰。民族女孩子的妆容和首饰都大胆热烈,她们个个打扮精致,香气扑鼻。
就坐后,坐在我身边的是位年轻的男孩子,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尽管满头灰白的头发。男孩子大概车旅寂寞,先主动跟他右面的乘客聊了一会,右面的乘客下了车,又搭讪着跟我聊了一会。
他问我去哪里,我说乌鲁木齐,他又问,你知道乌鲁木齐火车站附近有没有网吧,他打算在网吧过一夜,然后第二天再继续旅行。原来这是一位在哈尔滨上大学的大学生,今年大四,现在去哈尔滨论文答辩。从大三开始就开始参加入编考试,连考了两年了都没有上岸。家中只有母亲供养,母亲希望他赶紧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但是他心有不甘,希望再试一次,但是如果再考一次,就意味着在家啃老,而这一点是让他焦虑不安,因为他也不能确定自己一定能成功上岸,而且啃一位单亲母亲也让他心怀愧疚吧。
快到乌鲁木齐站了,我们都准备下车,他拿起肩背包,还有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大概五六盒方便面。我问他这是路上的伙食吗?他笑笑的说,是的,只要能吃饱就行呗。这么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一路只吃方便面,而且打算一路硬座去哈尔滨,心中不忍,我翻出自己包里的一盒水果递给他,他大大方方的接受了,我们互道再见,希望他一切顺利。
出了站,朋友开车来接,行驶在乌鲁木齐城市拥挤的马路上,车流串流不息,时而拥堵,路两旁楼群林立,霓虹灯闪烁。打开车窗,想吹吹春夜凉爽的风,但飘进来的是城市里那种特有的味道:灰尘味,汽油味,钢筋水泥味,还有乌鲁木齐特有的烤肉味。
我想起了当年刚刚大学毕业留在徐州工作时的场景。每次从我那偏远的农村老家乘着大巴接近徐州市区的时候,看着车窗外绿色的原野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路两旁挤挤挨挨的丑陋建筑物,建筑物多为汽车修理厂,商店,饭店,但长年累月经受马路带来的污染,个个都脏兮兮的,黑呜呜的,即使是崭新的白色的瓷砖墙面,看起来也是黑呜呜的。地上到处是垃圾污水,有的路口还从地底下冒着股股白烟。原来田野里的麦香稻香也变成了城市特有的灰尘味,汽油味和下水道味。这时候,我总是坐在车里默默哭泣,我不知道我留在城市里生活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不知道未来生活怎样。
生活兜兜转转,在徐州生活的几十年,又在边疆小城奎屯生活了两年,偶尔会到乌鲁木齐这座大城市停留。对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奎屯小城的安静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