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房琪“塌房”的一点看法

最近抖音著名女博主房琪“塌房”了,说实话,在知道她塌房以前,我并不知道这个人,可能我长期在抖音刷美女的缘故,算法也没推荐给我这个人。
后来因为好像她在某个综艺节目表现的情商太低,导致了很多观众的反感,所以很多网民就开始喷她。
喷她的点无非以下几个,一是情商低,还被叶童怼了,这个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综艺。
二是她喜欢用拼好句,最典型的比如有一套万能话术,()从来不是()的反义词,这份无惧()的勇气,才是()的代名词。现在来造句,你问我用钢筋混泥土代替芝麻酱去拌热干面怎么样,房琪式回答,钢筋混泥土从来不是芝麻酱的反义词,这份无惧拌面的勇气,才是钢筋混泥土拌面的代名词。
三是乱引用,比如形容一个人的时候,用金庸小说中的内功心法去形容,就很搞笑,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去形容一个人,感觉非常风马牛不相及。
当然了还有很多别的槽点,比如她自己的文采不行,都是华丽词藻的堆砌,然后在文学大家面前卖弄文化啥的,然后很多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口诛笔伐。
但是我个人观点不一样,就是大家可以完全不喜欢她,毕竟喜欢与否完全是个人的主观意愿,我个人对她也没什么喜欢和讨厌的,在看过一些片段后也会觉得她有点掉书袋掉失败的感觉,但现在这个房琪的“塌房”颇有种墙倒众人推的趋势,我就有点不理解。
作为一个纯路人,我想说点自己的看法。
如果房琪偷税纳税或者违法了其他法律,那法律会惩罚她;如果她作为公众人物,做出了一些出格的行为,也要付出对应的代价,比如封杀禁言之类的,毕竟是公众人物,所作所为有示范效应,要给予警惕;如果她业务能力不行,市场先生也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该凉就会凉,如果还有人买单,只能说她吸粉能力强大。
但是她只是在公共节目上暴露了一些大部分人有的缺点而已,就被口诛笔伐了,我会感觉有点恐惧。不是每个人情商都高,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所作所为都能如别人心愿,讨好所有人是不可能得。
还有文采,谁没中二过,我自己也收藏过很多中二语句,也喜欢过很多辞藻华丽的空洞文章,现在自己回顾是蛮羞耻,但这个有罪吗?
说实话她所有的缺点都很有普遍性,你生活中见到的正常人都或多或少有缺点,但可能因为她吃互联网这碗饭,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把她的一些问题有意无意地扩大了,然后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和塌房,不过这个也正常,吃流量饭的,也必然会因为流量遭遇很多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感觉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站在聚光灯下面的,比如我这种社恐人员,要我上台讲话都会战战兢兢。
反正她的塌房和网友们一个劲地批判让我觉得这个社会可能处在一个精神崩溃的边缘,没做错事的一个人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就要被上纲上线,不知道是因为大家太嫉妒网红的赚钱能力,还是社会压力过大,人们需要一个发泄口来倾泻自己的负面情绪,总之,我刷到了太多恶评,让我感到惊恐。
以前还有类似的事件,就是一个小朋友,带了一个五道杠的袖章,被网友们恶评,什么官味很浓,什么虚荣心很重,说实话,我觉得他那个年纪大概率不知道什么官场规则或者权利斗争啥的,可能只是因为比别人多一道杠,感觉就像玩游戏里面比别人高一级一样,觉得自己竞技很厉害,但不是那种世俗中官场上的厉害,结果他也被网暴。
五道杠如何,给他一个十道杠的臂章,也不见得他能怎么样,就是他一个小朋友,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年纪,也没带来什么损失,就要被网暴和群嘲,就很搞笑。
有人会说示范效应,拜托,他这种被迫成为网红的人,哪里有什么示范效应,照你这么说,网上很多德语博主,模仿希特勒讲话,你说这能是纳粹主义复辟吗?
还是李建说的好,中国人喜欢造神也喜欢毁神,名利是把双刃剑,过度神话会引起争议,而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也会说一些粗话,也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这种价值观就很好,今天对房琪落井下石的人说不定和当初捧房琪的是一伙人,都是普通人,都有缺点,不想包容就算了,还要群嘲,不愧是乌合之众。

琴台下读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西方自己都不信自己的理论 (1人喜欢)
- 写在大跌之后 (1人喜欢)
- 无心插柳柳成荫 (1人喜欢)
- 父亲那个好朋友 (3人喜欢)
- 这个世界是不讲道理的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