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搞钱狂魔:23岁年入上亿,真相揭秘(下篇)
前段时间,我在斯坦福大学见到了江湖人称 “97 年亿万富翁”的徐皓天,并和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访谈。他在20岁的时候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百万,22岁实现千万营收,23岁疫情初期三个月创收数亿,涉足医疗健康、自媒体、出海等多个领域。
在本期节目中,徐皓天分享了一个人想要成大事的必要条件,以及如何高性价比的赚有钱人的钱......相信他的搞钱之路和独到的商业思维会给你带来诸多启发。以下是这次访谈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请移步这里:《97年搞钱狂魔:23岁年入上亿,他凭什么?》。

对话实录
凯莉彭:你前面提到通过深度思考找答案,主要是通过找人聊天获取信息吗?
徐皓天:对,不过找到对的人很关键,这需要花很多功夫。就我现在找人的速度、效率和精准度,一般人可能得花20年、30年才能达到。
凯莉彭:为什么你能做到呢?
徐皓天:首先我是港大本科毕业,这已经超越了 90.99% 的人,要是斯坦福毕业,那就超越 99.99% 的人了。虽然学霸不代表能力足够强,但学校背景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而港大作为我的基础身份,就像是一个品牌,给我带来了溢价,让我有更多机会跟人交流,获取资源。举个例子,国内读二本的话,找工作、找对象、创业,投资人可能不搭理你,招聘公司可能也看不上你的学校,这就是基础身份的影响。当然你可以搞自媒体,自己搭建舞台。这就叫:要是不能让别人搭桥,就得有给自己搭桥的能力。港大就像个中介、人力资源推介所,港大给我贴了个像GUCCI、PRADA一样的标签,是能用一辈子的品牌,让我有了溢价。去更好的学校,比如从二本到斯坦福,意味着有更多人愿意交流,有资格获取更多资源,沟通成本也低。而且能上这样的学校,家庭条件、父母见识等方面都有一定基础。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认知、经济条件、对世界的理解、见过的世面、未来潜力、基础能力和个人素质等。如果没有这样光鲜的背景,是个普通人,那就得通过自媒体等方式让自己的标签更亮眼。别忽视名校生父母从0岁到18岁的努力,这个阶段孩子不太能左右自己的去向,父母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和规划。有形的世界存在马太效应,起点高就是有优势的。但人生每个阶段都有选择机会,不是只看一个大的最佳选项,而是无数个小阶段的正确选项积累起来的。
凯莉彭:你在港大上学的时候,成绩好像不是那种拔尖的,还被说可能会被劝退,这是怎么回事呢?
徐皓天:我其实学习能力还挺强的,就是不爱上课。我觉得学习不应该是任务,像小时候学说话,是出于生存本能,而不是被强迫的。上大学的时候,我已经知道大家想要什么,就是赚钱过上好生活,所以就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了。
凯莉彭:听说你在大学有个同学对你创业影响很大,能讲讲吗?
徐皓天:对,他是从King's College London交换过来的,他家在黑龙江做生意,做得还挺大。他特别痴迷创业,老跟我提。我寻思他对这个事这么痴迷,那我得研究为什么,这事儿的魅力点在于什么?他崇拜一些企业家,那这些企业家我也要看一看。
凯莉彭:在他说创业之前,你是没有感兴趣创业的吗?
徐皓天:我有一点点认知,但当时没他那么痴迷,不过也没有必要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乐趣、生活,每个人有自己对生意的品位和标准。
凯莉彭:那你做的比家里也是做大生意的人赚的还要多的原因是什么?
徐皓天:名校出来之后一分钱不赚在家躺着,或者天天出去喝酒玩儿的,或者说做点小生意,开咖啡馆...这种很多呀。不过这是好事,这说明我们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我不觉得大家都像我一样是好事。从全社会角度来讲,我这种情况多了,他向善还好,向恶他会用他的这些认知去收割很多人,我就喜欢赚有认知的人的钱。
凯莉彭:我听到曲曲的访谈里提到,你很小的时候就会投资进入商学院或者一些你想成为的人的圈子。
徐皓天:还真是,我第一个上汇丰,大三那会儿去的汇丰商学院,同学都是老板、创业者或者想创业的人,至少都比我大。
凯莉彭:这些商学院一般也都不便宜,你很舍得为这个投资?
徐皓天:我觉得不是钱的问题,大家都去,你又很年轻,它对你有没有坏处。那就不要想太多,去就行了,你得想明白你的钱宝贵与否,完全取决于你的认知,和你单位时间创造财富的能力。
凯莉彭:后面你也会经常给自己投资这样的圈子?
徐皓天:对。很多人会过分的去想这事儿,觉得这是神来之笔。但这事儿其实很正常,对我来说只是我众多布局我的人脉、我的客户,和获取我想要的信息的其中一种方式。
凯莉彭:你为自己去节省时间的意识很强,能快速的链接到你想要的资源。
徐皓天:是这样的,我举个例子,你拿100万买一台卡宴,首先没有价值。一来车会贬值,这是常识;二来在我们圈子,没人会因你开卡宴就另眼相看,我们有时一天赚的都不止100万。同样100万,如果用于自我投资,那潜在价值肯定更高。10年后我才37岁,对我而言,越年轻投入越好,一堆人能见证我的成长。尤其作为男性创业者,还不用考虑生孩子耽误时间,不像女性,生一两个孩子,两三年就过去了。认识我的人都有十年之久,我的声誉能大幅提升。以后我想做事,大家看着我成长起来,知道我为人如何,会很信任我,清楚我的底线,这和空降来的新人完全不一样。
凯莉彭:你在构建人脉、链接资源方面能力很强,而且打交道的人各种各样,你是怎么做到跟他们都处好关系的呢?
徐皓天:没都处好,也没必要跟所有人都处好关系,尽量不闹崩就行。要珍惜自己的情绪,不能对所有人都热情,得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值得珍惜的人。很多人找我访谈,他们得先清楚我是谁。要是粉丝少、没影响力,还说后天就能发访谈内容,却不考虑双方是否对等,只想着自己想要的,这就暴露了水平,而我很看重人的水平。有时候我挺佩服不怕被拒绝的人,但在我看来,这类人这么做可能会暴露自己的水平。别被科幻小说误导,别只看别人成功的结果,没看到背后的努力。比如我和俞敏洪对话,起个“97年刚毕业3年的我是如何采访俞敏洪的”标题,大家会好奇想点开,可实际上他们不是我,他们累死也做不到。这个世界很公平的,我喜欢商业、市场和与人打交道,因为都是等价交换。如果不等价,就得想想自己付出了什么,要么突破了自己的底线,要么交换来的东西没用。
凯莉彭:你刚才说到你的客户,你是只服务有钱人,但你大学期间创业做的是学生的生意的。徐皓天:是这样的,港大的学生他们也挺有钱的,我一直都是赚有钱人的钱的,你从来没有看到过我染指国内大学生吧。
凯莉彭:OK, 那你是凭什么能赚有钱人的钱?有钱人的钱凭什么交到你的口袋里。
徐皓天:一方面是我自己家庭条件还可以,能上港大我不可能太穷的,所以能理解他们的需求,而且越懂有钱人的需求,就越能卖东西给他们,这是个正向循环。另一方面,赚穷人的钱太难了,尤其在中国供应链这么发达的情况下,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在抢,现在你甚至都赚不到钱了,你只能骗钱。
凯莉彭:你说的有钱人,具体是指哪些人呢?
徐皓天:准确来说,是有预算、有闲钱的人。这些人追求消费升级,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而且有认知的人往往比较有钱,有钱的人也通常更有认知。我擅长跟有认知的人交流,知道他们的逻辑,所以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赚到他们的钱。
凯莉彭:你经常强调对人性的理解,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人性的吗?
徐皓天:我觉得人性没有善恶之分,更底层的是动物性。就像喂狗,每天喂它肉,突然不喂了,它就会生气。做生意也是这样,控制预期很重要。要是给客户的预期太高,最后达不到,客户就会不满意;要是预期合理,还能超出预期,客户就会很满意。创业和做生意本质就是满足需求,包括情感需求、物质需求等,只有了解对方的需求,才有合作的可能。
凯莉彭:在此基础之上,我可以理解为你需要去理解人的心理?比如说你刚才说的预期管理的例子。
徐皓天:你要通过不断的看,不断的去感受各种各样的事。我一定是观察了人,我也观察了狗,我才跟你说这个结论的。
凯莉彭:你觉得对人性的观察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必须是吗?你前面有说到商业思维...
徐皓天:一定有,你对人的理解有多深,你的天花板就有多高,有的人会说To B和To C是不是不一样?跟你对接的都是人,人工智能背后也是人在写。
凯莉彭:那怎么提升对人性的观察和理解呢?徐皓天:首先得有意愿,意识到这件事的价值,而且要从中找到乐趣,这样才能不断去观察、去感受,然后再去顺应人心去做事。
凯莉彭:你最近来美国参加CES,这几天在硅谷,来这儿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徐皓天:消费科技展不管它是最大的还是第二大的,这个都不绝对构成我订这张机票的原因。促使我订这张机票的原因,一是到了年终岁尾,二是我感觉世界分化严重。我对各种传递焦虑的信息都持怀疑态度,尤其不相信自媒体上那些中国大牛能传递最高价值的信息。亲自去一个地方,呼吸那里的空气,感同身受很重要。买张机票花不了多少钱,就像我大学时的想法,只要判断不会亏,又想寻找答案,就应该去做。我有一定的赚钱能力,但仍以空杯心态思考问题。屏幕前的你,不管赚多少钱、认知水平如何,不要说没机会,机会就是这样自己找出来的。然后我觉得第一次来美国,不要太功利,随缘就好。但我来的第二天,朋友就介绍认识了绍帅、李尚龙,在斯坦福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开了四个大派对,能参加的会我都去了,努力寻找和这里人和事的羁绊。我不后悔自己做的事,抱着这种心态,见到的人和事都是惊喜。
凯莉彭:所以你是非常愿意花这张两、三万块的机票去赌一个看似不是有明确结果的事情的。
徐皓天:这就和上班与创业的区别一样,上班追求确定性,拿固定工资;创业追求不确定性,就像股票,没有涨跌就没利润。很多人没做好是因为一开始姿态就没摆正,心态没调整好。很多人来这儿会失望,觉得没赚到大钱,这很正常,毕竟这是全世界人才竞争的地方。作为新人、游客,一来就想成功就是不符合规律的,一定要调整预期。我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美国,如果能扎根做事并成功,那是自然的。如果选择不扎根美国,去别的地方,也得思考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凯莉彭:可以理解为你会更积极看待事情,这是天生的吗?
徐皓天:可能有点东北人的特质吧,我妈也是这样。乐观是做任何事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遇到困难很正常,要是不乐观,根本坚持不下去。成大事必有坎坷,越大的事越大坎坷。有钱人他也有烦恼,他的痛苦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根本想象不到的,但是他的快乐你也享受不到。快乐和痛苦都被拉得很大,因为承载的东西不一样。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创业者容易抑郁,其实我自己情绪也有过很大波动。有人觉得我没经历过重大挫折,那是因为我的情绪调控能力、对生意的理解以及做生意的风格。实际上我遇到的痛苦大着呢,对我的影响也很深,花了好几个月才调整过来当时很差的状态,外人根本不明白这事为啥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对自己有一套标准,从个人品位到赚钱质量,再到每天的计划、达成的目标、收获的反馈和做事效率等,达不到标准我就会反复思考。有些事情发生了确实无法改变,外人觉得我还不错,可我可能觉得自己糟透了。即便受到巨大困扰和打击,我也能快速消化,调整心态继续向前。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起伏,我才在年轻时取得现在的成果。没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只要死不了就行。像张文忠、黄光裕这些曾入狱的人都能继续呢。
凯莉彭:即使这样子都无所谓。
徐皓天:当然。做大生意的企业家,他们的人格魅力,不是体现在外表多帅、穿着多华丽或财富多少上。而是在于他们征服江河湖海、一座又一座高山后,身上所透露出来的独特气质,像马云、柳传志等,中国一代又一代企业家皆是如此,美国的企业家也有他们的特质。当一个人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又能脚踏实地、实干前行,一步步克服困难,甚至跨行业做事,必然会经历无数坎坷,拥有丰富的心路历程。经过这样打磨的人,内心一定坚定而强大。我才27岁,还没到该担心害怕的年纪,现在要做的是舍命狂奔,快速做大事业。
凯莉彭:那比如说你最害怕发生的事情,有这样的事吗?
徐皓天:肯定会有害怕发生的事,有些还是不可控的,比如涉及亲人的事情。但我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再难也要克服。就像钟睒睒,他母亲因他的网暴事件去世,他无法控制网暴,也无法阻止母亲看到他受网暴而离世。这么厉害的企业家都要承受这样的打击。他有个外号叫 “孤狼”,不喜欢抱团,是个极其有想法,执行力强,在产品、公司管理和商业经营方面都很厉害的人。
凯莉彭:你已经赚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那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想赚多少才够?或者想活成什么样?
徐皓天:首先得快乐,如果赚钱让我不快乐,牺牲了我的生活,那我就放弃不干。很多中国人做生意不快乐,比如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听领导的,天天陪领导喝酒,还得跟上下游搞好关系。总是笑脸逢迎,尊重都变成了谄媚,长期处于自尊心低、自卑的状态。其实没必要这样,天地广阔,选择众多,何必纠结于眼前。我不做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赚钱也得是能带来快乐的事。持续赚到高质量的钱,关键是能为目标人群创造足够多、持续稀缺的价值。要是生意不赚钱,或者原本以为未来能赚钱,最后却发现没人愿意付费,那就是没价值。价值是可以精准量化的,能从复购率、利润空间等方面看出。这门生意是越做越累还是越做越舒服,也能判断出你创造的是真实价值还是虚无的价值。
凯莉彭:你最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徐皓天:当我遇到比我小20岁,各方面,比如认知、执行力、做人、道德、人格素养都比我优秀的人,我就想退下来支持他。像俞敏洪、蓝色光标的创始人孙陶然,还有《华尔街之狼》原型Jordan BelFord,他们做演讲、写书分享经验,对社会有意义,还能赚钱、有影响力,创造了很大价值。
凯莉彭:我感觉你很重视价值创造,在现在自己能干事的时候,就自己通过干事去创造价值。
徐皓天:我创业有个原则,如果有人已经把事做得很好,我就不做了,重复做没意义。我创业要么是前人做得差,要么是我能创造额外价值,给出更好的方案。
凯莉彭:拿私董会来说,像刘思毅也在做,按你的思路,这事儿值得做吗?
徐皓天:我觉得这事儿不值得做,完全不合逻辑。做私董会,得先搞清楚聚集人群的诉求,合理定价,定价取决于交付和付费能力。收不上钱,要么是提供不了价值,要么是没让人觉得有价值。首次购买看价值感,复购看能否兑现价值。很多私董会靠吹嘘让人首次掏钱,却交付不了。刘思毅这类人能完成首次交付,但要面临满足更高预期、实现复购的问题,不然就得拉新。私董会老板的自我成长速度很关键,这生意挺一般的。销售行业也是,看似门槛低,实则门槛高。公司里销售负责人往往赚得最多,是核心,因为卖货能力太重要了,现在不缺产品,缺的就是销售能力。做老板,综合能力要求极高,销售、生产、供应链、人际、新媒体、审美等都得管,还要考虑合作对象,评估找合适人的时间成本,得想好是找合作人,还是整理产品课程。正确做法是,努力摸更好的牌,同时打好现有的牌。
凯莉彭:假设你在运营私董会产品,我猜猜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有一部分精力在这个项目上,但是你会时时刻刻的关注新的机会?
徐皓天:首先在治理结构上,我就不可能当这个私董会的一把手,对我来说性价比太低了。私董会运营的好,又不损伤自己的口碑,太难了。这个事儿满足大家的预期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的标准又不低,我参加过很多有这种感觉,我都20多个了,很多就是垃圾,我都不提名,纯垃圾。
凯莉彭:你不会做这个一把手,因为这个事很难满足预期是吗?
徐皓天:不是,因为我认为做的达不到大家的预期的概率很大,而我为了达到大家的预期,又会把别的时间挤压的很明显。性价比不高,所以没必要。
凯莉彭:性价比高的事情是什么?
徐皓天:性价比高的事就是你是有钱人,我三分钟把你的需求解决了,你给我掏很多钱,我一下赚你90%完事了。大家时间宝贵,都想要高效稀缺的东西,可高效稀缺哪有那么容易实现。很多人看了我的东西,有的获得一些启发,有的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对吧?但是我说的非常直接点,98%、99%的人听完也白听。
凯莉彭:我听了一遍,确实没记住太多,这两天多听了几遍,发现信息密度真的很大。那说说看你成长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书或者是电影吧,你刚才有提到《华尔街之狼》。
徐皓天:我比较喜欢那种情节跌宕、很冒险的传奇。我喜欢丰满的人,不喜欢完美的人。像《华尔街之狼》《军火贩》《当幸福来敲门》《天堂电影院》都给了我不少启发。书我老是推荐那几本,都给人家搞断货了。
凯莉彭:那看来影响真的很大。
徐皓天:一本是星云大师的《成就的秘诀》,他很擅长用通俗的语言讲深刻的内容,既有道理又实用,我认为都可以无脑照做了。
凯莉彭:我觉得大师非常擅长用通俗的语言去讲出深刻的东西。
徐皓天:我也是在讲根本的道理,用更通俗的方式,而且保证道理是普适的。 我会考虑大家对我讲的话的看法,要么告诉你仅供参考,要么直接说这是我的想法,同时也会说明不这么想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让你有个完整的参考。说真的,别人赚很多钱我不眼红。一是我确信他赚得没我多,二是我很珍惜能对大众产生影响这件事。我明明可以做一个更高级的人,没必要去做一个可能在某些时刻我自己都看不上我自己的人。但这个跟我的价值观有关,我觉得这个事儿是比较敏感的,要善用自己的影响力。任何创业的人,如果没读过孙陶然的《创业的36条军规》,我觉得亏个100万以上也正常,这是本教科书级别的书。
凯莉彭:还有什么其他的推荐吗?
徐皓天:拿企业家自传来说,比如褚时健的自传。但不用纠结内容绝对真假,尽量去找从口碑方面来说相对真实的就行。很多名人传记写得像神话。
凯莉彭:成了企业宣传。
徐皓天:太失真了容易让判断失衡,这种不行,挑有用的听就行。其实很多人第一次见到我,会被我的这种场域给震到,觉得有点hold不住,可能听不进去我说话,或者一开始就对我有偏见。我希望我在互联网上传递的东西能留下来。无论你现在听,还是十年后听,都能有很大收获。我相信有心的人,他已经知道我说这个话的价值有多大了。多数人听了也没用,因为没开窍,也不打算开窍,这很正常。 “听到就是赚到”这话不对,其实只对那些愿意听、知道为何听的人有价值,其他人则没有。另外,我不想调动你的情绪,你的情绪不需要我来调动 。
凯莉彭:好,感谢皓天的分享~
我是凯莉彭,创始人IP商业教练,APEA亚太青年企业家,前硅谷资深数据科学家,很高兴遇见你~ 更多内容,欢迎链接kelly71017,备注“豆瓣”,领取《小而美创业万字思考》。
-
mas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28 23: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