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式美学】桨声灯影里的松弛自在
一层层把防备心放下,是很神奇的感觉。它跟成长过程中你受到的教育和阅历相悖,学着像个新生的婴儿一样去全然接受这个新环境的好与坏。 对越南的道听途说一直以来都有点两极,它是杜拉斯笔下的法式情人,是棉质衬衫生产小标里取代了“Made in China”的大型代工基地。浪漫与落后,美好与贫穷,这种矛盾的集合总难免让人时刻警觉,遇到友善的问候都不敢热情回复。 可一点点的,你真会被萍水相逢的善意给融化。本地人即使语言不通也努力帮助的样子,纯粹又温馨。pho店的老板走出店门做手势告诉我可以回空调间等车的,见我伸着脖子有点着急,便主动来帮忙来发消息打电话。把手机递出去的时候真是紧张,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死死盯住,后来屏幕里有了段画画般的文字会话,他们又叽里咕噜了好一阵子,终于有车来接那个定位定错了的“傻姑娘”——她真的是小人之心了。 松弛下来后,每天都在承接着不同围度的欣喜,独行的飞侠有的温柔有的果敢。 去上个烹饪课却发现身边的同学里居然有米其林行政大厨的——都是零基础学做越式面点,站在料理台前的气度却很难泯然众人。又有一次因为在夕阳下自在摇摆,认识了个酷酷的妹妹恰好还会中文。于是不仅拥有了一张自带光芒的人生照片,还被邀请在她摩托后座听一路的故事,顺着晚风从水乡烟波吹回到岘港海岸。
浪花的陪伴,让散步有种近乎冥想的沉静。听朋友自己谱的曲,明明是个阿尔卑斯山脚下长大的灵魂,混的和弦里却是东方竹林的萧和笛。脚下的细沙被潮水一点点推着往前,棕褐色的眼眸里仿佛住了艘未曾驶远的船。

在这里,是真的要慢慢走细细看,才能体会历史沉香和桨声灯影里的越式美学的。木香的质感是醇厚的,巷子都是没有尽头的,转个弯就是挂着灯笼的小桥下,水里是锦鲤,窗外是迤逦。 会安古城,总有些若有若无的似曾相识。乘船在椰林间穿行的快乐,一半是清风徐来夕阳真美,另一半是看摇橹律动被玩出了花。也是没想到从不同出发点开启的人们,会在水中央相遇看几家船夫转圈斗法,像极了古装剧里的水上江湖,不远处还有音响让大家跟着APT一起动次打次。 英文流利的本地人不多,他们爱自己的生养的土地,但不讳谈历史。聊起来都有些耳目一新的体悟。 法国人曾经在这里生活的痕迹依旧清晰可鉴,不仅是街头从不吝惜使用大面积的明媚亮黄,还有刻在骨子里的悠哉游哉。都说巴拿山是越南的迪士尼,我觉得其实它像是法国人的精神左岸,再加上这里日照充足,直接把南法艳阳里的马赛和波尔多都灌注在了一起。向日葵居然都是真的,长在土里的一大片。走进一个个城堡去看玫瑰庄园,一路的雕塑连小丑都是金灿灿的,酒庄外面的灌木不是东亚图腾就是可爱的飞禽模样。跑进金手指的手掌大桥,从山上开辆全由自己操控的过山车,俯冲而下的时候仿佛从此烦恼都可以抛诸身后。 离上次的浪迹天涯已经隔了好久,当时的朋友都已回到了各自的片场。大家认真生活的样子千姿百态,听风看海之后,就要继续升级打怪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