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文章有刀枪《采薇翁》
一般鬼神常出现在阴气较重的地方,或者较为文弱的人才遇见鬼神,比如书生,秀才,闺阁… 但聊斋宇宙里的军队里闹鬼闹仙,此篇是唯一例子,而且名字相反相成,竟然是隐士名字:采薇
明鼎革,干戈烽起。
於陵刘芝生先生,
聚众数万,将南渡。
忽一肥男子诣栅门,
敞衣露腹,请见兵主。
一个肥胖的男子来到军营栅门前,敞着衣襟露着肚腹,求见军队头领。

先生延入与语,大悦之。问其姓名,自号采薇翁。
名字第一次出来。采薇,是古代隐士的典故,讲的是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便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于首阳山,靠采薇菜充饥。 因此,“采薇”后来常被用来指隐居不仕。这次这采薇翁下山要打仗造反了。
刘留参帷幄,赠以刃。
翁言:“我自有利兵,无须矛戟。”
问:“兵何在?”
翁乃捋衣露腹,脐大可容鸡子;
忍气鼓之,忽脐中塞肤嗤然,突出剑跗;
握而抽之,白刃如霜。
采薇翁说:“我自己有锐利的兵刃,不须你的矛戟。”刘芝生问在什么地方,采薇翁将衣襟捋起,露出肚腹。只见肚脐很大,可容鸡子。他憋住气鼓起肚腹,忽然肚脐发出嗤嗤的声音,突出一柄剑把。采薇翁用手握住剑把抽出剑,白刃如霜。
刘大惊,问:“止此乎?”
笑指腹 曰:“此武库也,何所不有。”
命取弓矢,又如前状,出雕弓一具;
略一闭息,则一矢飞堕,其出不穷。
刘芝生大惊,问:“还有吗?”采薇翁笑笑,指着肚子说:“这是武器库,什么没有啊!”刘芝生就让他取弓箭,采薇翁又像先前一样,取出一把雕弓,稍微一屏气,就有一支箭飞出来,接着又连续飞出无数支箭。
后来他把剑柄插入肚脐中,马上就全都不见了。 简直就是武器库啊,这下发达了。

已而剑插脐中,即都不见。
刘神之,与同寝处,敬礼甚备。
时营中号令虽严,而乌合之群,时出剽掠。
原来是乌合之众。
翁曰:“兵贵纪律;今统数万之众,
而不能镇慑人心,此败亡之道也。”
刘喜之,于是纠察卒伍,
有掠取妇女财物者,枭以示众。
整顿军纪,采薇翁有政治素养,却无政治智慧。
军中稍肃,而终不能绝。
翁不时乘马出,遨游部伍间,
而军中悍将骄卒,
辄首自堕地,不知何因。
采薇翁不时骑马出去在军队中巡视,每次巡视时军中那些悍将骄兵的脑袋常常是自己掉下来,不知什么原因。
兵士已畏恶之;至此益相憾怨。
大家都怀疑是采薇翁干的。先前,他向刘芝生建议严饬军纪,士兵们已经是又怕他又厌恶他;现在出了这神怪事,就更加怨恨他。
诸部领谮于刘曰:“采薇翁,妖术也。
自古名将,止闻以智,不闻以术。
浮云、白雀之徒,终致灭亡。
今无辜将 士,往往自失其首,
人情汹惧;将军与处,
亦危道也,不如图之。”
各部的首领都向刘芝生诬告说:“采薇翁用的是妖术,自古以来的名将只听说靠智慧,没听说靠妖术。剑侠神仙之道,最终也逃脱不了灭亡。 如今,无辜的将士往往自己失落了脑袋,大家群情激愤,人人自危。将军与他相处,也是危险的,不如想办法除掉他。”
刘从其言,谋俟其寝而诛之。使觇翁,翁坦腹方卧,鼻息如雷。
刘芝生听从了他们的话,打算等采薇翁睡下的时候杀掉他。派人察看他,见他正袒露着肚腹躺着,鼾声如雷。
众大喜,以兵绕舍,
两人持刀入,断其头;
及举刀,头已复合,
息如故,大惊。
大家很高兴,让士兵包围住他的住处;两人拿刀进去砍下他的头;等抬起刀,头已经复合起来,喘息同原来一样。众人大惊, 类似《丐仙》中的乞丐道士。
又砍其腹;腹裂无血,
其中戈矛森聚,尽露其颖。
众益骇,不敢近;遥拨以矟,
而铁弩大发,射中数人。
又砍他的肚腹,肚腹裂开却没有血,腹内的刀枪剑戟白森森的,都露出了锋利的尖。 大家更惊骇,不敢靠近,站在远处用矛一拨,箭一下子放出来,射中了好多人。
众惊散,白刘。刘急诣之,已杳矣。
众人吃惊地散开了。回去告诉刘芝生,刘芝生急忙去看时,采薇翁已经不见了。
综合评分:7
人物指数:7.5
奇异指数:7
妙玉金句:自古名将,止闻以智,不闻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