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2】我也曾看到自己人性中的丑恶
现在是2025年4月份,距离我从公司辞职,进入无业生活已经一年又四个月了。
在一年零四个月里,我不断回溯我过往的人生,重新看待过去的荣誉与失败,然后将它们客观冷静地放入人生的文件夹里进行归档。
其中,有一段经历就是难以翻篇,每每想到都会让我陷入悔恨和自责。
这几天,当我读完了《路西法效应》这本书,我获得了看待这段经历的新视角。我想,是时候正视这段经历了,毕竟,直面过去是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下面,是我的故事。
1. 失落的2021年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又平庸又听话的小孩。在学校表现一般,生活中也没有做过什么出格事情。就是这样的我19岁时,突然陷入了对日语狂热的爱。
从那时候起,去日本就成了我人生最高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19岁到29岁的10年里,我学日语、考等级证、放弃主业英语转投日企,忍受领导对我日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双重鄙视和极力挖苦,曲曲折折之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31岁的时候,我获得了去日本常驻的工作机会。
当时的我,觉得自己苦尽甘来,10年卧薪尝胆终于有了回报。于是,在日本的2年半时间里,我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激情,在努力适应日本生活和学习日语之余,努力完成领导给我所有的任务,无论是日本国内出差还是一个人走访中国越南的供应商,我都在所不辞。而这些努力,而让我的日本领导们对我这个中国妹子刮目相看。站在平台给我制造的人生巅峰至上,我简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然后,这个肥皂泡泡就破灭了。
2020年,疫情来了,而我也在一系列的纠结之后,选择了回国。不,不光是回国,而且还打算离开我待了7年的这家日企。
当时的我觉得自己有日语英语双语加成,有大厂经验,还在国外待过,什么工作找不到,如此盲目自负着,我辞去了工作。但等待我的不是平步青云的未来,而是人生的至暗时刻。
离职之后,我很快就陷入了迷茫,不知前路何在,暂时就用各种网课打发着自己的时间。
一天,我接到了另一位已辞职的老同事的电话。
她很热情地邀请我去参加一个她已经玩得风生水起的培训班。
那时候,我对这位同事确实心有向往。觉得她自信大方又时尚美丽,在公司外面广有人脉。心想,信她总没错,就爽快地答应了。
但没想到,正是这种盲信,把我一步步拉向了迷失的深渊……
2. 一场精心策划的引流课
那时我不知道的是,这位同事邀请我去的,是那家培训机构经典的引流课。当时,教室里面坐着的都是老学员,他们看起来和导师已经非常熟悉,表现得非常奔放和活跃。像我这样的“新人”需要别上颜色不一样的名牌,好让导师一眼识别,并且引导大家在后续的时间里重点攻陷。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其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报名!
我在课堂上公开分享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那时真诚交流的表现,结果,这一点就被其他人狠狠抓住了。
他们在谈心的环节里,真诚地拥抱我,用关切的眼神看我,非常温柔地开导我,让我长期以来封闭的心灵得到了安慰。正是这种和其他人融为一体的感觉,让我有所心动——我希望以后也能和这些人在一起。他们侃侃而谈这套课程如何改变了他们的事业和家庭。我半是好奇,半是怀疑,心想不贵的话,我也是可以试试这套课程的。
然后,我走到了收款台,一看价格我就傻了,全部学下来要2万多(当时真是刚回国钱多啊,放在现在我绝对不会付款的!)可我人都走过去了,那时候再反悔未免太难看。我基本就是硬撑着把钱给付了。事后真的特别的后悔!后悔自己不应该这么冲动。
后来,当我自己也成为学员,成了引流课的演员之后,我才知道,谁来说服谁报名,谁做谁的backup,都是有精心安排的。也就是说,我当时被劝说报名,是众人精心策划的结果。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我有了强烈的生理反感。我们在利用无知的他人,达成自己的目的。
事后,我回想起这一系列事件的始末,同事选中我一点也不例外,我有他们需要的一切:有钱有闲,还特别迷茫,渴望改变。更致命的是,我软弱又没主见,很容易被说服。
3. 和集体的深度绑定
开始上课之后,那股不对劲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上课的时间总是从晚上8点到12点,虽然我们也质疑过为什么要上到那么晚,但机构早就有准备,说是集中上课效果更好之类。实际上,时间拖得越晚,人越疲惫越焦虑,也就越容易放任其他人的操纵与洗脑。
到中期阶段的时候,甚至有几天,导师让我们连夜完成刁钻的任务,到凌晨4点都不能去睡觉,别提有多消耗和累人。当天,我打车回家的时候,司机师傅还调侃我工作日打牌打到这么晚。我看了一眼自己为了配合集体而穿上的白衬衫黑西裤和高跟鞋,怪不得人家要误会我,以为我是个上班族夜里打牌刚散场。
荒唐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我们都默许了它们的发生。借用《路西法效应》中的结论,机构操纵我们的方法大概有以下这些:
1)立规矩:刚进培训班就要宣读学员手册,包括不能迟到早退泄露其他人秘密之类的规则;之后还会让学员写宣言和小组愿景之类的,总之,要一遍遍读和喊,不断自己给自己洗脑,用自己的语言绑架自己,承诺对课程的忠诚;
2)角色分配:一进班,学员就被分组,每组有组长,他们由以前的老学员担任,在管理新学员和日后的续课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穿上队服,增强和集体的链接,特殊活动还要穿上西装,体现自己的专业性;
3)社群认可: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不少人都有质疑过内容的合理性和导师的权威性,但是都会被周围的人说服。就算中途想要退出,也会被其他人强力拉回,或者碍于面子(因为很多人是熟人推荐)不好意思说出口。总之,你不想被围攻或者被孤立,就好好地把戏演到最后;
4)去人性化:这一点在拉新的过程中被发挥到淋漓尽致。总之,就是区分圈内人和圈外人。上课的人是圈内人,是有能力和认知改变和控制自己人生的人,而外面的、还没上过课的人,是蒙昧的、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操控的、是需要被拯救和帮助的人。而学员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挽救外面的人——拉他们来上课。而我犯错的噩梦,就是从这个拉新开始的。
4. 根本拉不到人
在课程期间,我常常因为不能睡觉不能回家,还要自掏腰包准备符合要求的服饰而感到窝火。但是身在集体之中,还是要努力扮演友善和好学的样子。这种表演也为我赢得了同学们的喜欢。在他们的推举之下,我站出来竞选了队长。
这又是另一步错棋。
一旦我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就不得不更深入地参与这场荒唐的游戏。这加剧了我原本就很深刻的分裂感。一方面,我要以队长的角色,对成员们负责;另一方面,我内心又根本不信课上教的这一套,我知道他们说的一切都只是想要拉更多的学员收更多的学费。
更要命的是,我还没有拉到新。
是的,在我不相信也不愿意把我朋友家人拉进来的前提下,我怎么可能拉到人呢?我的内心可是一直在抗拒啊。
因此,我一边非常痛苦地约朋友出来吃饭劝说他们来上课,一边又厌恶着自己的行为。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为了私欲玷污朋友们对我的喜爱和信任。
接下来,还没有拉到新人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少。大家或多或少都找来了一些亲戚朋友。而我,还是个零。
然后,我们的名字就被写在了大纸板上,被导师和前辈一遍遍逼问,有什么计划,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约什么人怎么叫他们来上课。他们给我出各种各样的主意,还告诉我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跟我一起去赴约,帮我“成单”。
我不愿意让这些人参与我的生活。实在没办法,我决定用自己的钱请朋友们来。但是,如果他们知道钱是我出的,肯定不愿意来。那么,我就只能骗他们,说有朋友报名了但是来不了,需要有人代上。
用这套说辞,我终于拉来了我的好朋友。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了。
然而,我的谎言,很快就被机构拆穿,同时,我的朋友也知道自己被骗了,她表示自己非常受伤。
走到这一步,我自己也很受伤……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为了达到目的,我也是可以去骗人的,也是可以不管别人的便利与否,强行让他人按照我的意愿行事的。
我恨的是,我对这个可笑的游戏入戏这么深。
我撒谎,花钱,牺牲自己的睡眠,还失去了朋友,到底是为了什么?听所谓的课程?他们教的什么内容是我不知道的呢?为了社交?我一个i人,真的需要这些所谓的“朋友”吗?
而且那时,我已经找到了新工作,而课程要求每天给前辈打电话报告自己的近况,周会等等形式化的东西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朋友和新同事的鼓励之下,我决定退出这场荒唐的游戏。
5. 要是你拉到人了,你还会退出吗?
因为我目睹过、而且是亲自参与过对退课学员的挽回工作,我决定不给机构任何挽回我的机会。发送完告别的信息之后,我退了所有跟上课有关的群。
很快,一位老学员就给我打来了电话,对我这种“不负责”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他问我, 要是你拉到人了,你还会退出吗?
好一个灵魂拷问。
如果我拉到人了,我肯定会继续这场游戏,对吗?因为那时候,我肯定会因为拉到了人而被集体夸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众矢之的。
思考这种可能性,让我不寒而栗。
也许大家会觉得,不就是个课程嘛,就抱着玩心参加就好了。为什么要这么当真。
但是,一旦我看到了自己在这样的情景下暴露出来的丑恶,我就无法再直面自己了。
我已经学到了我重要的一课: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因为这个课程,失去了两位珍贵的朋友。他们对我狂热的言论和欺骗行为感到失望。说实话,我对自己也挺失望的。
6. 劫后余生
课程结束了,我和个别的学员还保持着联系。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之间的隔阂都存在。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会讨论机构的各种拉新的活动,或是他们继续参加的更高阶的课程。他们对导师有着深信不疑的崇拜。他们聊这些的时候,我就只能沉默。
有一次,其中一位我自以为关系不错的学员朋友叫我“去坐坐”。结果,等待着我的,又是另一场以爱为名的销售。我又一次回到了第一次参加引流课的现场。我又一次不争气地付了钱买了我不需要的东西。原来,很多人对我的关心,是要收费的。而且,很贵!
再后来,当她很委婉地让我复购的时候,我拒绝了她。她说,你一直以来就过得不好,你要好好回看你自己的人生。
我笑了。我过得好不好,她只能看到她愿意看到的。但是,她也不过是想过好自己的人生罢了。不合适,我们不做朋友就好了。
在那之后,我又经历了几次精神上的崩溃。大抵,和这次培训课的经历很相似。当我的内在价值观和外在的价值观发生冲撞,而我又为了各种沉没成本,不能马上退出的时候,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分裂,进而引发抑郁。
但最终,我还是离开了那些让我痛苦的环境。你们可以说我软弱,说我逃避。但我认为,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是一件坏事。
做任何事,都伴随着取舍。无论是公司无理的规定,还是培训班奇葩的招生手法,亦或是不买东西不帮忙就要拉黑我的朋友,都无所谓了。不玩他们的游戏,游戏规则就对我无效。
自由,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是奢侈的权力。
-
李九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11 13: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