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解日记:希望自己练就“下班后不再想工作”的本事
今天周六,特殊教育的在职培训上完课,下午16点15回到家,我刷无聊的微信小视频,加了两个鸡蛋的泡面,心不在焉地陪男友看了一部讲美国物理学家研究原子弹的英语电影。
脑子里全部是隐形的工作压力。我请了一周多一天的病假,脑子却不曾停下来想工作。
睡前,睡醒都是想着工作缺人,忙碌的工作压力,有时候我也分不清那到底是来自工作,还是来自这个在职培训,还是在反复怀疑自己,为什么要继续读教育,越读越觉得这好像也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啊。
我感兴趣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钢琴学了两个月,第一月动力满满,第二月开始有点懒散,加上工作和周六的培训,导致自己自媒体更新跟不上,下班后也不想去运动,不化妆,不收拾,就用各种各样的小视频和综艺去消解窗外的阳光和暗夜。
我单纯地以为自己到了新的国度就不会被这种低落的情绪捕捉。我记得这种情绪在学生期间就总是会出现,也总是期待着考试结束了,毕业了,考上了,出国了,考出语言考试了,找到实习了,找到了工作了就好了。现在回顾这情绪,是不是传说中的:抗压差?
这种摆烂的情绪多数是出现在我奋发前进时,开始对自己的能力出现误判,加大了挑战难度,后发现自己实现不了,便开始避世,不愿面对现实。
比如高三成绩突然突飞猛进便开始期待考编导,还非要考北京最好的几所。艺术备考时也是靠着撞大运的去河北艺术传媒学院恶补了10天就算是参加培训了。
记得在传媒学院住宿的10天,正是高考前冲刺的100天前期,我和一个同学在陌生的大学宿舍,那灯光惨白。两个女孩住8人间的宿舍,空荡荡,窗外极冷,寒风呼呼,我们俩从寄宿学校,押宝似的去艺考。我们都被前途的迷茫震慑傻了,两个高中生在一个庞大的艺术大学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两人上完懵懂的艺术课,写矫情的影评,回到宿舍面对陌生的环境,相依为命。两个人唯一的爽是在床上吃鸡爪小零食。我可以熬到很晚关灯。她的外号是“小变态”,个子小小,但是特别努力,她说自己为了高考把多年前爱看的小说全部锁了起来。努力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恨不得上厕所排队,打饭都在念念有词地背书。她是努力起来便十分可怕的学生,后来我们坐了同桌,我也成了这样。
我们去北京艺考时还因为搞错了日期,错过了一个艺术学校的考试,都交了几百块的报名费,没去考试。真是气人!我爸妈在老家奔丧,我们两个人在北京去艺考,报名费动辄就要几百,2011年,住宿的河北生活费伙食费也才400-600一个月。
这段突然被调出的青春追梦的奇怪回忆,焦灼到让人联想到北京街边的铁板鱿鱼,整个人被考的滋哇乱叫,从小自由散漫,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艺术培训,一分钟艺术表演愣是想不出来一个才艺,去要去考艺术。算了,折腾过了,发现自己不是那一块料也就安心去上大学了。
人就是爱折腾。本来这个在职培训,都是德国幼师向往更专业去努力的方向,我也当初就是上班上着无聊了,想去当一个德语班去上,上着上着,自己就忘了自己的初心。我发现自己的德语怎么也无法跟德国人正常对比。我想,要是用中文去回答那些课上问题,我绝对也会与同学似的,不用动脑子,张嘴就来。但是我还是不能张嘴就来,这份“无法如母语者自由表达”沮丧感让我十分难过。
以及同学们对幼师工作的专业和热爱程度,让我的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也打了问号。我是不是不对?我只是想挣个稳定的工资,少一点人际矛盾,离家近的小幼儿园,原本挺开心。自从上了在职培训,与同学们沟通发现自己的幼儿园十分有问题。不仅要负责一些厨房的家务,还要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原本舒适的午休两个小时也被剥削。每天都在纠结要不要换一个幼儿园,可是换工作要不少文件工作,下一个工作会不会做了一两年又不喜欢了?
原本的初心就是在这异国想有一份工作。现在希望这份工作最好是自己热爱的,最好还能更轻松一点,是自己希望深耕的领域,最好是能作为终身职业的.......
我们就这样贪心,说好听了是上进,说难听了就是欲望难平。
我记得之前的工作单位每天三班车,要死人了,来回3到4小时的车程,好在是一周上三天班。所以毕业后第一件事就是找离家步行可以走到的单位,就怕罢工,堵车,等公交车。工作了一年多,发现这个单位一直留不住人,稳定的同事就是3到4个,一个人要承担很多其他的非教育者的工作。这个的好处是我不用担心文件记录工作。毕竟自己的破德语,高度依赖翻译软件,好在同事们也没为难我。
但是还是呆了一年多,重复的工作让人再次想要逃离。这时开始无比怀念第一个单位的伙食和热闹的同事,第二个单位的午休和大房间,以及一些热心奶奶似的同事,出门就是大花园。现在的单位,孩子们挤在不大的空间,花园的使用权也一直被大孩子组霸占。比较有距离感的同事关系,以及我厌倦了一直喊”不要干这个,不要碰那个,不要跑“。必须每天想点办法震慑住野蛮生长的孩子们。
你说这段经历会不会在我10年后回头看,教会我什么?
教会我没有一个工作单位是完美的?即便了新工作暂时满足了你当时想要满足的点,时间会让你的欲望加码,你开始期待有更高的工资,更少的工作量,以及职场人际关系始终是一个隐形炸弹似的存在。前两个单位也总是出现职场人际关系的问题,目前的单位又会少了一些亲密感,倒是老板的偶尔的“糖衣炮弹”,让我自动生出一些距离感。
我青少年期一直在训练自己参与考试,面试,却很少有时间去做家务,父母也总是让我把重心放在读书上,打扫,收拾房间,家务,似乎是那么不重要的事情。但是海外生活,没有父母给你做饭,收拾家务,外卖又极贵,这些角度,你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我不敢反驳。尤其是目前我这个鸵鸟阶段,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我就想跳回中文的舒适圈,感受一下自由表达的爽感。我就想说两句,是不是工作做久了,就跟谈恋爱似的,蜜月一过,又开始各种嫌弃。我这两天睡不太好,总是反复耗,想工作,想着毕业,想着之前的高能量的时候,想着运动和更新,想着保税,一堆文件工作,但是我就是想,啥都不干。
”想“多有意思啊,”干“多累啊,是不是?爱内耗的人,多数是拖延症患者,拖着拖着,直到最后一天把该交的论文交了,心里出了长长的一口气,这份焦灼才算是吐出泡泡。
有读者问我,这么内耗,还没毕业吗?早毕业了,之前耗通勤时间,耗毕业,耗人际和感情,现在内耗工作,耗成长空间,耗现实生活和梦想职业难以平衡。
我写文时,男友在左手边的床上玩手机陪我写文,直到入睡,发出轻微鼾声。白色的小猫在床角,背靠着男友入睡,灰白的大猫坐在我的电脑桌旁,陪我写完这团情绪。他们三个生物,是我在德国最近亲的了,他们都很健康,他们不会因为我的成功和失败,离开我,或者更爱我。他们陪着我,爱着我,即便我就是我,原地踏步的我,还不够好的“我”。在几个小时前,我还跟男友吵了嘴。
我说,“我们最近好像没有度过什么高质量的时间哦?”
尽管是我在看电影时心不在焉,下班后,放学后,我还很难从工作模式调回休息模式。这其实也会影响亲密关系。你焦灼,你身边人其实也会受到你焦灼磁场的干扰,他们也会受到影响的啊。真希望自己能早日练出一个本事:工作再累,再不顺,回到家都不会再想了。尽管告诉自己,熬到7月份毕业,8月份暑假后就可以给自己放一个长长的假期,然后离开眼前这个单位,倒计时4个月,再多学一点本事,下次跳到一个还是稍微大一点的单位,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试一下,感受一下,再做出选择。
这段时间,始终找不到一种让自己彻底放松的状态,刷综艺和小视频,无论当时多爽,超过一点时间,刷完还是会愧疚。
看书,最近只有读李娟的书,心才能回归心安,喜欢她的《记一忘三二》。她其实把自己姿态放得很低,自嘲,可爱,文字毫无攻击性,让人放松。尤其是对苦难的描写,她都是一副“算了,不跟你计较了”,“好吧,就这样吧”,好像写出来对“往事”不计较了,就真的放过“往事”了似的,其实是我们根本无法纠正“往事”,最好的心态就是“放下对往事的执念,再往前走一段”。
她采访里说,“她不相信人们会一直一帆风顺,谁都会有自己的困境。有些人困在繁忙的工作,困在贫穷,困在疾病,她知道这件事后,就不再羡慕其他人了,也不再把眼前的痛苦太当一回事了。既然大家都在各自的困境里,何必太计较自己的困境和其他人的困境的不同。
这好比,我刚培训时,好几个同学说对自己的单位很满意,让我去跟她们工作吧。结果两个都因为工作变动,与老板不和,要离职了,才短短4个月时间,原本满意的单位成了她深度黑眼圈的来源。
写完问题确实没解决,但是好像这段让自己有点焦灼的经历,又有了一点点有意义。今天刷到的小视频里刷到一个农村作家白天摆摊,卖一块,两块钱的小东西,下午就晒太阳写作,写了四本书了。名字好像是陈慧,口才表达十分流畅,有独特的见解。她说她的写作是跟自己和解。
写日记,确实是找一个方式,跟自己对话,把让你内耗的事情,写下来,写的这段时间,基本是十分专注的自我对话的时刻,之前有段时间因为过度在意文章的点击率,就把文章改了又改,最后显得很精致,却少了我自己找”情绪救赎“自我和解”的作用。
哈哈,想到我德国同学虽然能说那么溜的德语,上课回答问题那么积极,但是他们却看不懂一个我写的这篇文字,他们可是一个字都看不懂哦!写着写着突然饿了,11点了,是时候去吃点夜宵,今晚要睡到自然醒。
就这样,后期遇到不快乐的事情,就过来写一篇让自我疏解的日记吧,就写个自己看。感到有压力,就写一遍压力,让你经历的”苦“,哦,不,用李娟的话说,这些本就不是”苦“,是原本的人生该有的样子,记录一下自己的经历,让大脑在文字世界冲会浪,今天冲浪的时候,想起艺考住陌生宿舍的记忆,那是段又新奇,又孤单,又彷徨,又青春的回忆,差点就忘了,18岁时自己,全身上下,没钱没才没阅历,啥都没有,那时都有追梦的勇气,32岁的自己竟然畏手畏脚,不知道是被社会毒打后的谨慎,还是成年人普遍的”怂“病。
-
可靠消息来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23 14:15:25
-
狮子兔爪浩淼瀚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7 11:01:38
-
sharonw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7 01:43:15
-
哇卡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15:02:08
-
可爱的马孔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14:00:20
-
小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12:58:4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12:50:13
-
Little SYbil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11:40:40
-
Lea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11:38:10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10:41:57
-
sept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9:33:34
-
薄荷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9:28:29
-
沐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8:29:35
-
Tim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8:10:59
-
Lee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7:15:51
-
綺雲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6:14:40
达令欧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0+打破舒适圈,拖延成鸵鸟,只能靠看《浪姐6》续命 (5人喜欢)
- 柏林日记:来自肯尼亚的美人萨丽 (14人喜欢)
- 2025年2月日记:好状态是天赐的,短暂的,要万分珍惜啊 (12人喜欢)
- 2025年3月日记:生活像被打乱的棋盘 (7人喜欢)
- 德国幼儿园的工作日记:不推荐熟人小孩去自己的幼儿园,工作与生活应绝对分离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