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A visual guide to critical materials and rare earths
原链接: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5/03/24/a-visual-guide-to-critical-materials-and-rare-earths 穿付费墙:https://archive.md/Bppjt 关于具体元素列表和介绍就直接看原文吧,这些化学元素我都不认识。 大约摸定义,critical materials 指处理好的材料,critical minerals 指自然生成的矿物质,但哪些算 critical,可能各国列表就不太一样,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的列表如图:

各元素常见应用领域:

17个稀土元素中,16个被列为critical。被列为critical,有不同的原因,比如铜并不稀缺,但许多老铜矿逐渐衰竭,而新铜矿多分布在政治不稳定或者对美国而言不方便获取的地区;比如稀土提取工艺的环境危害大,消耗能源大,成本高,因此西方国家一般不愿意在国内做,同时因为这些金属市场不大,较早进入生产的国家先发优势较大。

精炼产业更加集中,尤其集中于中国,中国占全球铜产量(copper production)的23%,但全球44%的精炼铜来自中国。一个例外是镍,一半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产量占据更大主导地位。

据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预测,如果各国遵循其目前的气候承诺(climate pledges),到2040年,稀土、镍、钴、锂的全球需求量将增长62%, 73%, 80% 和 400%,甚至需求已经很高的铜,也会增长三分之一。 但需求不一定带来价格暴涨,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如锂曾被认为稀缺,但实际储量丰富,开采所需投资较少,因此价格不会过高。钴是铜、镍等金属的副产品,供应量已迅速增长,而由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变化,对钴的需求正在放缓。对于稀土等小众金属,供应中断或出口限制(尤其是在中国)可能会导致价格飙升和短缺,但可对替代供应商进行适当投资,如由政府提供补贴或直接投资,以解决该问题。 面临最大供应冲击的矿产是铜,因为需求量远超其他金属,矿企开采供应难以跟上不断增长的需求。政客们热衷于讨论稀土,但这种更常见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