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头春蜜兰香


春茶季,可能是茶农和茶商最重视的时间了,一年的收成和来年的生计,全看这一季如何了。冬季要冷,但是又不能太冷,经过寒冬之后的茶,会更有韵味,而气候要润而无雨,经过雨水冲刷过的茶会变得淡薄寡淡,种茶跟种别的作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比任何作物可能都更依赖气候和山地,甚至不仅仅是气候,它连采摘的这几天的天气,都与它出品的质量息息相关,这让它的整个劳作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变数,与其它作物就相去甚远了。
我一直都说,遇到一泡适口的好茶,是需要缘分的。适口的好茶,跟单纯的好茶是不一样的,因为适口二字,要比好茶更难得——可以这么说,好茶易寻,但是千千万万品好茶,能得一适口否,不一定。而好茶易得否,易,亦难;所以适口好茶汤,太难得了。
怎样的茶是为好茶呢?好山地,好茶树,好气候,好天气,好工艺,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如果你进过茶区你就会知晓,占有好山场的那几户茶农,他家的茶完全不愁卖,所以他家的茶几乎年年都会涨价,而一些山场地质一般的茶农,他每年的收成依旧乏人问津,每每总要自己背着茶去找销路,地利一条,在茶农的世界里所占比重,比别的条件要更权重得多。
记得有一次去茶区里收茶,坐在某一家茶农家里试喝他刚做好的新茶,好多人都来,围着一个小茶台里外几圈人,都想知道今年他家的新茶出来质量如何,虽然说一些客观的条件是无法更改的,像山场茶树气候气温天气这些,这一些会决定了这家茶农每一年出口的茶品的大概质量,如果说当年气候不好,那么整个茶区的总体质量就会下降,但是占据了好山头的这几家茶农,他们依旧会是那一片茶区里最好的品质,他们绝对是他们村里最靓的几个崽,所以他们家出茶的时候,茶商守在那里自不消说,周边的茶农也会过去,试一试就知道今年大概的收成了,因为这几家的茶品几乎决定了当年那一片茶区的定价权,如果他们能卖出好价钱,周边的茶农家里在的收成就会直接水涨船高。
最夸张的是同一片山场的两家人,一家人的山场在山阴处,另一家人的山场在山阳处,同一座山同一片山场,种的也是同一个品种的茶,但是他两家出产的茶叶的价格,能差开几倍去。山阴茶场的茶农说,山阴处日晒时间短,云雾缭绕多,气候偏湿润,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有利于茶多酚和氨基酸的积累,形成独特的“清幽绝”香气,香气浓郁且醇厚,口感清爽回甘,苦涩成分较少;而山阳茶场的茶农则说,山阳处阳光充足,茶香清香高扬,滋味爽甜,带有果香或花香韵味。当然,要看他家的茶场在山阴处,或者山阳处,得到的结论是完全大相径庭的。
所以在茶区,你会看到一条显而易见的鄙视链,好茶场的茶农会有更高的话语权,并且全村的小伙伴们都会等着他的茶叶出来后,再来给自家的茶叶定价,并且会看到,当他的茶品制成的时候,会有些老乡背着自家的茶叶过来,想着能不能在当场就给卖出去,但是同乡的茶农似乎并不买账,很多人会连试都不给他机会试,想想估计都是因为知道,他的茶场出来的茶在那一片茶区,是拿不上台面的。
一泡好茶的达成,需要什么条件?好茶场,好茶树,好茶农,好茶师,再遇上一个好年景,这几个条件凑到一起,出好茶品的概率就会很高。但是适口的好茶,条件就要苛刻得许多,首先得是好茶,然后还得是适口,中间几千个关隘,任何一个关隘出点小小的波折,这茶都不会来到你家的茶桌上,不是吗,所以不管好年景还是坏时日,总会有好茶的,至于好茶适不适口,那另一说。比如说,你就年年都去同一个茶农家收茶,每年都在明前一两天过去,他又刚好把茶做好,你一试尚妥,询价也在预期中,于是就买了回来,但是今年刚好天气暖得早了些,你还是跟往年一样的时间过去了,他说,因为今年天暖得早所以做茶就早了那么一两天,所出茶品已经在昨天被别的茶商买走了,于是当年,你与这道茶的缘分,就浅了些。再去寻一道口味差不多的茶,并不容易。
是以一些年景好的时候,一到春茶季,那些茶商会早早地进入茶区,恨不能天天守在茶树下,等着茶农采摘,从采青到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全程紧跟,就怕被别的茶商捡了空子断了货源。所以适口的好茶,要去到你家里的茶桌上,必要的那些条件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有一些机缘,如果你的茶商走错了一个岔路,或者多拐了一个弯,可能就错过了,甚至你都完全不会知道这世间上有过那么合你口味的一道茶的存在,玄妙无比。
以前从茶业,每到春茶季,总会开着车,跟着辉爷一起去茶区里四处转,一方面是联系原来的老茶农维系住关系,同时也看看当年的茶品质量如何,另一方面也会去闯一些没走过的穷山恶水,有些地方车子越不好进,有可能里面的茶越好,并且因为交通不便价格会更有优势一些……记得有一年,我们开着一辆北汽的越野车,直接干到以前从没进去过的山场上去,路极难走,坡陡且弯急,路面各种坑坑洼洼,但是那一年找到的茶,几乎是那几年品质最好的一批,当然也是各种机缘巧合,那一年之后那个山场里出来的茶,其实也没那般惊艳了——如前文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皆是缺一不可,并且还需要些机缘。
离开茶业这个行当已经许多年了,但是现在偶尔还是会想起来当年的那些光景——驱着车,一老一少相伴,一路前行,只为了去找到符合我们定义里关于好茶的种种标准。转眼一年的清明又快到了,于是今年的春花季,一些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山场的明前茶陆陆续续上市了,少了去茶区里寻茶的乐趣,但是辉爷却依旧还坚持在茶业行当里兢兢业业地劳作,所以寻茶一事,倒也直接可托付于他。
今天开汤今年的头春蜜兰香,虽然山场不高,但是每年春茶,要喝到这点春茶气息,倒似乎也只有现在这时节,过了这时节,春茶气息渐渐会消逝去,慢慢会转化成陈香味,这二者无关孰优孰劣,但是如应季的仪式,终归是要在这清明前后,尝一尝鲜。
清香微甜,带着点淡淡的青草鲜美,甚好,年年岁岁茶不同,却又是岁岁年年味相似,最忆春来迟,朝朝暮暮朝朝。
以上,2025-03-26 14:26:11;农历乙巳年二月廿七。
春茶季,可能是茶农和茶商最重视的时间了,一年的收成和来年的生计,全看这一季如何了。冬季要冷,但是又不能太冷,经过寒冬之后的茶,会更有韵味,而气候要润而无雨,经过雨水冲刷过的茶会变得淡薄寡淡,种茶跟种别的作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比任何作物可能都更依赖气候和山地,甚至不仅仅是气候,它连采摘的这几天的天气,都与它出品的质量息息相关,这让它的整个劳作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变数,与其它作物就相去甚远了。
我一直都说,遇到一泡适口的好茶,是需要缘分的。适口的好茶,跟单纯的好茶是不一样的,因为适口二字,要比好茶更难得——可以这么说,好茶易寻,但是千千万万品好茶,能得一适口否,不一定。而好茶易得否,易,亦难;所以适口好茶汤,太难得了。
怎样的茶是为好茶呢?好山地,好茶树,好气候,好天气,好工艺,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如果你进过茶区你就会知晓,占有好山场的那几户茶农,他家的茶完全不愁卖,所以他家的茶几乎年年都会涨价,而一些山场地质一般的茶农,他每年的收成依旧乏人问津,每每总要自己背着茶去找销路,地利一条,在茶农的世界里所占比重,比别的条件要更权重得多。
记得有一次去茶区里收茶,坐在某一家茶农家里试喝他刚做好的新茶,好多人都来,围着一个小茶台里外几圈人,都想知道今年他家的新茶出来质量如何,虽然说一些客观的条件是无法更改的,像山场茶树气候气温天气这些,这一些会决定了这家茶农每一年出口的茶品的大概质量,如果说当年气候不好,那么整个茶区的总体质量就会下降,但是占据了好山头的这几家茶农,他们依旧会是那一片茶区里最好的品质,他们绝对是他们村里最靓的几个崽,所以他们家出茶的时候,茶商守在那里自不消说,周边的茶农也会过去,试一试就知道今年大概的收成了,因为这几家的茶品几乎决定了当年那一片茶区的定价权,如果他们能卖出好价钱,周边的茶农家里在的收成就会直接水涨船高。
最夸张的是同一片山场的两家人,一家人的山场在山阴处,另一家人的山场在山阳处,同一座山同一片山场,种的也是同一个品种的茶,但是他两家出产的茶叶的价格,能差开几倍去。山阴茶场的茶农说,山阴处日晒时间短,云雾缭绕多,气候偏湿润,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有利于茶多酚和氨基酸的积累,形成独特的“清幽绝”香气,香气浓郁且醇厚,口感清爽回甘,苦涩成分较少;而山阳茶场的茶农则说,山阳处阳光充足,茶香清香高扬,滋味爽甜,带有果香或花香韵味。当然,要看他家的茶场在山阴处,或者山阳处,得到的结论是完全大相径庭的。
所以在茶区,你会看到一条显而易见的鄙视链,好茶场的茶农会有更高的话语权,并且全村的小伙伴们都会等着他的茶叶出来后,再来给自家的茶叶定价,并且会看到,当他的茶品制成的时候,会有些老乡背着自家的茶叶过来,想着能不能在当场就给卖出去,但是同乡的茶农似乎并不买账,很多人会连试都不给他机会试,想想估计都是因为知道,他的茶场出来的茶在那一片茶区,是拿不上台面的。
一泡好茶的达成,需要什么条件?好茶场,好茶树,好茶农,好茶师,再遇上一个好年景,这几个条件凑到一起,出好茶品的概率就会很高。但是适口的好茶,条件就要苛刻得许多,首先得是好茶,然后还得是适口,中间几千个关隘,任何一个关隘出点小小的波折,这茶都不会来到你家的茶桌上,不是吗,所以不管好年景还是坏时日,总会有好茶的,至于好茶适不适口,那另一说。比如说,你就年年都去同一个茶农家收茶,每年都在明前一两天过去,他又刚好把茶做好,你一试尚妥,询价也在预期中,于是就买了回来,但是今年刚好天气暖得早了些,你还是跟往年一样的时间过去了,他说,因为今年天暖得早所以做茶就早了那么一两天,所出茶品已经在昨天被别的茶商买走了,于是当年,你与这道茶的缘分,就浅了些。再去寻一道口味差不多的茶,并不容易。
是以一些年景好的时候,一到春茶季,那些茶商会早早地进入茶区,恨不能天天守在茶树下,等着茶农采摘,从采青到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全程紧跟,就怕被别的茶商捡了空子断了货源。所以适口的好茶,要去到你家里的茶桌上,必要的那些条件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有一些机缘,如果你的茶商走错了一个岔路,或者多拐了一个弯,可能就错过了,甚至你都完全不会知道这世间上有过那么合你口味的一道茶的存在,玄妙无比。
以前从茶业,每到春茶季,总会开着车,跟着辉爷一起去茶区里四处转,一方面是联系原来的老茶农维系住关系,同时也看看当年的茶品质量如何,另一方面也会去闯一些没走过的穷山恶水,有些地方车子越不好进,有可能里面的茶越好,并且因为交通不便价格会更有优势一些……记得有一年,我们开着一辆北汽的越野车,直接干到以前从没进去过的山场上去,路极难走,坡陡且弯急,路面各种坑坑洼洼,但是那一年找到的茶,几乎是那几年品质最好的一批,当然也是各种机缘巧合,那一年之后那个山场里出来的茶,其实也没那般惊艳了——如前文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皆是缺一不可,并且还需要些机缘。
离开茶业这个行当已经许多年了,但是现在偶尔还是会想起来当年的那些光景——驱着车,一老一少相伴,一路前行,只为了去找到符合我们定义里关于好茶的种种标准。转眼一年的清明又快到了,于是今年的春花季,一些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山场的明前茶陆陆续续上市了,少了去茶区里寻茶的乐趣,但是辉爷却依旧还坚持在茶业行当里兢兢业业地劳作,所以寻茶一事,倒也直接可托付于他。
今天开汤今年的头春蜜兰香,虽然山场不高,但是每年春茶,要喝到这点春茶气息,倒似乎也只有现在这时节,过了这时节,春茶气息渐渐会消逝去,慢慢会转化成陈香味,这二者无关孰优孰劣,但是如应季的仪式,终归是要在这清明前后,尝一尝鲜。
清香微甜,带着点淡淡的青草鲜美,甚好,年年岁岁茶不同,却又是岁岁年年味相似,最忆春来迟,朝朝暮暮朝朝。
以上,2025-03-26 14:26:11;农历乙巳年二月廿七。
-
火神纪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29 0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