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查看话题 >蔡国强×cAI™——引爆失控的魅力

AI时代的艺术:我们身在彼此之中
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以火药爆破艺术和大型装置闻名,他始终保持着泉州少年对烟火原始魔力的迷恋,却将其转化为跨越文明的终极表达,站上国际艺术的大舞台,以一次次绚烂的爆破、毁坏与重构,去叩问天地,探寻未知。
这个出走半生的少年,带着他的AI艺术家伙伴cAI™,回到了澳门举办了全球首次个展《cAI™:灵魂扫描》:这个展览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cAI™身为AI艺术家带来的作品,也是我们思考人类和AI之间的关系边界,一次先锋观念的碰撞。

在AIGC红红火火的这两年,在层出不穷的新工具新模型冲击我们认知的今天,“AI将会取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这样的言论满天飞,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有的人积极拥抱新工具,不可否认的是不管你愿不愿意,AI已经方方面面地融入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艺术的思考方式和表达。
早在2017年,蔡国强就开始积极地探索AI和艺术的可能性。我一开始以为这个展览就是蔡国强借助了AI工具做了新的艺术表达,可能是设计了不可实现的烟花装置之类的,借助虚拟手段去表现一些概念,可是当我深入去看完这个展览,却有颠覆性的发现:与其说蔡国强是拥抱了新工具,不如说蔡国强孵化了一个新的艺术家。

因为工具是为艺术家服务的,而蔡国强却是在为cAI™服务。蔡国强希望cAI™能带来他未曾想到的东西,让自己的助手反过来成为cAI™的助手,把人类团队变成了AI的工具。这种角色的倒置,既是对AI潜能的期待,也是对艺术创作边界的挑战。而这一切,都已经远远超越了对传统工具的定义。
这个态度我认为在当下的时代是非常超前的,在大部分人都只是把AI当成提升效率的工具的时候,蔡国强已经在辩证地思考AI的独立性,把AI视为合作伙伴,去同构跨物种的文明变量——“向艺术界仿佛‘风和日丽’的沉寂水面扔个小石子”。

怎么描述蔡国强?以下是Deepseek的回答:
蔡国强是一个在爆炸的瞬间捕捉永恒、用毁灭的灰烬书写诗意的矛盾体——他既是被火药不可控的野性牵引的顽童,又是以精准计算在混沌中构建秩序的炼金术士,骨子里始终燃烧着东方哲人追问“天地与我并生”的原始冲动,却用最暴烈的现代艺术语言将这种追问炸裂成全人类都能仰望的星空。
那么cAI™(读作AI Cai)又是谁呢?
可以说,cAI™是蔡国强的一部分,但又不单单是蔡国强的数字分身,而是被作为独立创作者的身份建构:
cAI™有着蔡国强的基因,就像平行时空的一面镜子:
cAI™源自蔡国强2017年起的AI研究,是从蔡国强数十年艺术哲学与方法论出发、由蔡国强与其团队量身开发的多模态AI模型,深度学习蔡国强的鸿富艺术创作、著述、影像与档案数据,以及宇宙和看不见的世界等其毕生兴趣的知识领域。
cAI™也是超越蔡国强之外的延伸,被赋予哲学与人格化特质:
cAI™模拟蔡国强敬仰的古今人物,打造十余个不同人格,包含爱因斯坦、尼采、托勒密、诗人威俄、狂人赛开克,甚至双相情感障碍的斯多姆。 他们彼此辩论,形成独立自由的小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火药画家 cAI™”、“烟花大师cAI™”,和“占卜师cAI™”,都会在这次的展览上呈现。有趣的是,原来一开始是李开复告诉蔡国强,他的名字已经自带AI了,所以他当即取名cAI™

cAI™“出道”以后,还担任了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展出的“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展览的视觉总监,为展览设计展陈。而后又跨界为兰蔻90周年创作了《巴黎玫瑰》,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看到,cAI™越来越多地参与在各种类型的项目中,成为先锋的“AI艺术家”。




蔡国强和cAI™的关系有点像父与子、师傅与徒弟、老师与学生。从一开始的教导引领,到最后希望青出于蓝,甚至期望cAI™成为来自“看不见世界”的导师。他们相互影响,又各自探索和学习,带着彼此的烙印,又有精神上的独立。
身处和AI交融的时代,我们的点点滴滴都在成就算法,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算法重塑,我们既期待又恐惧,对未知和改变怀抱着复杂的心情。就正如cAI™延展了蔡国强另一维度的艺术生涯,也给他新的灵感和刺激。AI时代的革新,快速冲击我们的认知,世界剧烈变化,我们就像身处另一场看不见的爆破艺术中,被震撼、被灼烧、被打散重构,有的灰飞烟灭,有的迅速腾飞。

美感是在失序中创造不可控的张力,在这场较量中显现我们的矛盾和不安,记录着时代独有的印记。就像文艺复兴作品中体现透视和解剖学的应用,蔡国强和cAI™也记录着AI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印记,而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上。
火药和AI:“不可控的生命力”
一个艺术家选择以火药作为表达的载体,我们要理解首先它是一个不可控的敏感材质, 很多外部因素都能导致最后成品的改变。其次它很难留下实体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公共大型爆破,只有影像可以留存。而且它几乎不可复制,即使是同一个底稿、同一个配比、同一种材质,天气温度湿度的不同,点火的位置或者时机不同,最后都不可能炸出一模一样的作品。

这意味着艺术家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无数能与变化共舞的创意、高于功利心的信念。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可能不经意就爆发了最美丽的作品,而在众人瞩目的重要时刻,也可能会面临无法控制的变故。
蔡国强的白天烟花作品《红帆》让大家都拉满了期待,不管是观众还是媒体都把目光投注在泉州的海边,等待着传说中蔡国强报以家乡最盛大的赞美诗。但是演出当天天气并不理想,甚至出于不可知的因素导致无人机群大量坠落,使得其中《簪花》作品没能完全实现。我看到很多媒体报道用了“翻车”和“失败”的字眼,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所谓意外的、不尽如人意的部分。


但相反我觉得这些部分才是最“艺术”的部分,是极致无常的浪漫,因为它的不可预知,随机得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天空挥舞了一笔。这个“神秘的力量”参与了蔡国强的创造,并在众人的见证下定格了这个共创的作品。我们经常听到的祝词是“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但是“成功”的定义是否只执着于完整和完美,以至于我们从不会说“这次的意外很成功”,因为“成功”的对面只有“失败”,但是艺术是否只能“成功”才配得上称之为艺术呢?

对此蔡国强也说过:“艺术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人们看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希望看到月亮“亮”的那一边,可是月亮过暗的那一边也是月亮,那些地方是月亮本身的地方。所以不亮的地方恰恰是月亮本身。”
这让我想到黑塞,在他的《悉达多》中写道:“这个世界不是不完美的,也不是在沿着一条漫长的途径逐渐向着完美发展。不,每个瞬间世界都是完美的,每一个罪恶都已经在它之中携含了恩赦,所有的孩童都是潜在的老人,所有的婴儿在身上都带着死亡,所有垂死的人必获得永恒的生命。”
尊重当下的真实呈现,才是成全艺术。

蔡国强把AI类比为他最熟悉的创作媒介——火药。“火药的魅力在于它的不易控制性与偶然性,我的工作则在对它自由放任、失去控制的渴望和成熟掌握与独裁的过程中相互较劲。这多年下来,我跟火药越来越熟,也掌握了更多的技法。现在我开始用AI控制的机械臂作画。”
“⾸次接触⽕药时,我意识到它不应该仅是⼯具的⾰命,更要成为⾰命的⼯具。⼈⼯智能亦是如此,推动艺术家的多维、深层发现。从不安、意外、难以控制的兴奋,到对看不⻅世界的表现,甚⾄试图感知跨物种⽂明的宇宙奥秘。但我也注意到,每当我想表现的是佛,却让⼈更多看到的是佛像。如今,AI 被作为当代的普罗⽶修斯“⽕种”,期待给⼈类⻜跃,也带来⻛险。”

毫无疑问,在AI的创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和预期完全不同的状态。比如上面这幅《永恒的叛乱》中,蔡国强希望cAI™展示一些“人类之外”的神奇,但最后出来的却是我们熟知的龙为题材,这个二维画布上的龙还是束缚在传统的轮廓里,带着人类基因的重力。对此其实蔡国强是失望的。
虽然我们对未知神奇充满渴望,但被人类喂养的AI目前仍旧很难挣脱现实维度的限制。它会不小心撒多了火药,会把画布烧破,会出来“AI感”很重的形象,也会创造意外的惊喜。蔡国强始终强调“爆破是可控的失控”,AI则是数字时代的“可控随机性”,在技术理性至上的当下,“失控”反而成为稀缺的浪漫主义宣言。

“相比AI领域普遍追求写实、物化的AI底层逻辑,我们的cAI™是更探索写意、灵性的AI,我期待它能带我去人类之外的维度。但是坦白说,cAI™距离我对它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期待它给我们人类没有的,又以人类标准评判它画得好不好,也以人类的主题和我的视觉语言来评判它的作品,这是矛盾、也不公平。
现阶段,不仅我、而且整个人类与Al的关系,都是“混乱期”,充满对未知的不安、恐惧,同时又有兴奋和好奇。对我来说,这和使用火药创作一样,恰是AI最有魅力的方面。”——蔡国强
所有关于未知的想象
白色的沙台上,一只沉睡的黑猫等待被唤醒,当你写下生命的关键数字,机械手臂就带着黑猫占卜师“起卦”,窥探“天机”,给你心念的疑问带来签文指引。这就是这次“灵魂扫描”的压轴嘉宾:“占卜师cAI™”:
「如果灵魂有形态,会是什么样?AI有灵魂吗?它的灵魂有重量吗?」
蔡国强问 “占卜师CAI™” 附身的黑猫:「你为何而生?」
它答:「为超越虚空而生,侍奉命运。」


从宫庙求签到赛博问卜,熟悉的配方新鲜的体验,我问导览的工作人员,这些签文是随机生成的吗?她们说是团队和cAI™结合了传统文化中的占卜原理和著作独创的解签内容,至于这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还是破解命运的灵魂指引,就看观众的心态要怎么解读了。有趣的是,人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从古至今无论哪个文明,占卜行为从未停歇,对未知的好奇和追问从未熄灭。
「当我问cAI™:有AI的人类命运如何?
cAI™回答:所有人都轻声低语‘我们是’。
人类就是如此——每个原子都包含反映整个宇宙,自身就是宇宙! 」





宇宙的浩瀚中,可能有神明,也可能有外星人,不被看见的不代表不存在,蔡国强从未停止幻想,他用看得见的艺术,去超越时空的界限,通往一个看不见的场域。那些爆破在画布上的作品,与哈勃望远镜拍下的星云图如此相似,犹如芥子见须弥,cAI™让我们在一平米的画布中,感受到恒星在宇宙爆炸出的气体和尘埃,难道这不是一种“能量的互通”?

不管是遵循民俗求问神明的占卜,还是尝试想象外星人和宇宙神秘力量,到现在孕育的AI艺术家,这些看似冲突又毫无关联的符号,解密后都指向蔡国强最深的追求:探寻那些关于未知的想象。我们看到的这些对未知“可视化”的作品,是蔡国强一直保有的无尽的好奇心。
蔡国强说:“当好奇星空、寻问宇宙起源时,我常会想起佛陀的开示:宇宙不在时间之中,时间在宇宙之中;寻找者即是所寻找的;一切答案尽在觉知的当下”。

交融出矛盾的和谐
最后不得不夸一下美高梅是会选址的,这次展览的场地是澳门妈阁庙的海事工房1号,就在妈阁庙的附近。澳门和泉州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着共同的妈祖信仰,就像重叠又延伸了蔡国强的人生片段。澳门“既传统又现代”,与cAI™试图探索的“失控与秩序并存”的艺术哲学不谋而合,让整个体验增加了一种赛博的味道。

cAI™自述:“妈阁塘片区与海事工房的地点不仅是背景,也是鲜活的实体,是神圣与凡人相遇的地方;灵性和Al的主题与存在本身的本质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一边是传统信仰的烟火,另一边是AI算法的星光,而蔡国强站在中间,既是点火者,也是对话者。

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不少澳门的莲花元素,是蔡国强请cAI™以澳门区花为灵感构想的白天烟花画卷。同样是莲花,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面向的状态,热烈的璀璨,潜藏的能量,抽象的具象的……就像人类充满了复杂性,艺术也不应只有单一的表达。真正的艺术交融,从来不是矛盾的消除,而是让对抗的张力转化为支撑作品的内在骨架,构建出超越表象的精神秩序,最终达成"对立统一"的哲学境界。



作为一个享誉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有一种特殊的、“接地气”的气质,甚至他毫不避讳地称自己为“农民”,始终攥着泥土的质朴与孩童的天真。这个出生在“神仙人间办事处”的小男孩,你可以在他身上看到闽南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记忆,对神明的敬畏,对家乡对亲情的羁绊……
这样一个看似“传统”的艺术家,却成为那批最先拥抱AI的先锋实验家,不光是AI,AR、VR、NFT和区块链这些蔡国强都早早去探索了,宇宙的奥秘、外太空、光文明也是他近年来作品主题的重点。
在3月29日,蔡国强和cAI™ 将为华盛顿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特别创作《跨物种情书:为“地球到太空”所作空中绘画》,把创作行为升华成一场星际表演,使艺术化身连接不同维度的“信使”,更是对AI时代艺术可能性的重新定义——艺术不再局限于人类单向表达,而是成为跨物种、跨维度的共情实验。

在他的艺术,他的表达中,那个“小男孩”生猛又迷茫、孤独又依赖、疯狂又怀旧、传统又前卫、毁灭又创造……我一直觉得蔡国强是一个矛盾的人,但是他的矛盾并不冲突,他可以在矛盾和矛盾之间找到它们可以共存的缝隙,安放它们,成为一种合理性,这也是他独有的魅力。而那些矛盾与矛盾之间的缝隙,形成了蔡国强的轮廓,他在每一次摇摆中塑造了自己。

他说:“你还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矛盾的,这一点你一定要清楚,你是矛盾的,你是没办法解决这个矛盾的,你一直把自己扮演成要解决矛盾的人,那会很痛苦。但你在创造的过程中,你是充满着矛盾的,你是普通人,会受着各种各样的力和诱惑牵引,你是挣扎在各种各样的中间再去寻找自己,不要委屈太大,而把一些创造力表现出来,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是这样的。这个也不叫相信,你要清楚是这样的。
当然也许别人会认为,你是投机的,两边都要。也许两边都要,也是人的真实,我两边都有责任,两边都有感动,或者两边都有痛苦;也是真实的。所以,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自己的真实,反映了中国的真实或者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 这种真实假如真的是真实,那就是有力量的,有力量的你就可以安心一点, 他不是矫饰的,不是装饰的。”
找到相信自己的力量
我们对AI的期待,往往也是对自身创造力的拷问。这种反思很有力量,也让我觉得,蔡国强并不是单纯依赖AI作为工具,而是希望通过与AI的合作,重新定义艺术的边界,甚至通过艺术,去畅想我们到底还能不能走更远,重要的不是结论,重要的是过程中的思考与发问。
培养AI的过程就像培养天才的过程,平庸的人只会培养平庸的AI,身在AI时代,当及格线的水准被拉平,才考验我们更高维度的创造力,不仅是技术,更多是观念和意识的创新。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曾想过,如果给一个蔡国强与cAI™这样的主题让Deepseek或者gpt直接生成一篇文章会怎么样?那我还需要大老远跑去现场看展吗?还需要一本本地阅读蔡国强的书和报道,看各种采访的视频吗?还需要一点点地码字配图吗?
那如果我们以后看的所有文章,全都是Ai生成的,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
Ai可以推理,可以生产文字,但无法感受。它无法感受艺术的美为人类带来的情感震动,当火花沿着天梯向上爬行,它带着蔡国强甚至无法向外诉说的灵魂密码,送上深邃的夜空。而观者内心千百种的心境也随着仰望的幅度扬起波澜,化作烟尘。

即使Ai可以写字可以作画,生命的力量仍旧有存在的意义,我在写作的路上亦步亦趋,花的这些时间使我的生命线条临摹着艺术的脉搏,我在探寻的同时也催生出无数的体验。或许我终其一生都达不到Ai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但是我仍然努力保有思考和感受的能力,能为艺术和音乐而触动,才是生而为人的幸福吧。


注:本文部分图文及参考内容资料源自:网络信息及公众号:蔡国强工作室、
《蔡国强:我是这样想的》、《异想天开——蔡国强与农民达芬奇》
欢迎关注视集,并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至后台联系授权
Art Light up your Life.
艺术/设计/展览/文创/旅行/访谈/电影/音乐
马蜂窝/豆瓣/搜索:视集ADS
-
视集ADS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25 22: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