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公外婆的故居就在韓公館的斜對過,富人區,青磚大院,有荷花缸,兩棵大泡桐樹,美貌的外婆會做荷葉粥。後來外婆去北方跟著二舅養老,我外婆家的青磚大院就被老拱的房管所收走了!一分錢補償沒有給我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yNDc2MA==&mid=2650947998&idx=3&sn=618a04d313421a4e31fe27803c02ba20&chksm=bd1979498a6ef05f078ed8dc1f5c4dbb7779671bec276752fa8f200aa4c9d37254006c6f54ff&scene=27 老海安街人作為吳人的後代,飲食有明顯的吳地痕跡。我外婆作為老派富商的獨女,除了美貌非凡,女紅很好,她自己會裁剪衣服,還做得一手好菜,我母親回憶起外婆春天燒的黃瓜燒河蝦,讚不絕口!媽媽自己從來沒燒過這道菜。我小時候,春節年夜飯必有三道菜,應該是老海安街人年夜飯的保留節目:滷野雞,酒釀小圓子,熏魚,但是熏魚有一些訣竅,媽媽彼時年輕,外婆又去了北方,沒人指導,媽媽熏魚就不做了!酒釀小圓子燒水果,正宗是燒橘子,我媽媽怕酸愛甜,有時會換成蘋果丁,物資供應緊張的時代,弄不到酒釀,她也沒有時間做,就變成了甜菜:蘋果丁燒小圓子,我很喜歡喫,所有的糯米食品我都愛喫,但是我爸爸不喜歡喫甜,後來就不做了。滷野雞非常非常鮮嫩!而且野雞口感細膩,令人想起極精的細瓷,其口感是家雞不能比的,老海安街人不喫滷家雞,滷家雞不上檔次。民國時代的上海,臘月冬日,都有野雞賣,實際它就是一種山雞。直到改開之後,溫州人又到海安做生意來了,他們賣電烤雞,我們才喫滷家雞。-----說到韓紫石,他確實是個美食家,唐魯孫上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在泰州做鹽號生意,和海安韓紫石有過交往,海安彼時行政上屬泰縣。唐魯孫喫過韓家菜,留下了美好印象,後來在台灣寫文章還提到此事。這些公館菜當然是假的了,借老韓的名號發財。韓紫石有子女在台灣,不過我估計在台灣的後人一部分也去了米粒堅了。韓紫石的女兒在日軍佔領海安的時候,和駐海安的日本軍官,據說,據說啊!據說----是有一段感情關係的,但這個,現在論者們不便詳談了。彼時韓紫石本人是不見日本人的,躲到鄉下去了,城裡是他女兒和日本人打交道,就有代表他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