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叫kakacuncun历险记
把游记拌匀进日记里便于存档考古。
时间倒回到我们考好ow又聊起来学习的初衷,卡有一直以来源自一部电影的念想,我更多是想尝试有兴趣的未知。虽然我自诩对旅伴选择保守又挑剔,然而计划一次四天三晚出行不算难,加之卡实在在我心里well-organized & considerate,因此我有些许忐忑担心过她对我的纠结磨蹭而不耐烦,或内心腹诽我某些时刻的free rider,但总体放心她的忍耐度。最初对此次出行的定位显然是easy模式,我甚至在出行前一天加了个班,出行当天又上了个8:30班,打了早退带着糊糊的脑子和将将符合廉航行李重量要求但比我人还厚的背包前往机场。 没想到的是历险是从浦东机场就开始了,先是我们没在意登机口G137和贵宾厅137不同差点走错了口(我的内心:贵宾厅不是首字母G吗?到吉隆坡以后,混乱更是到达了第一个巅峰。因为落地在T1,而下一班起飞在T2,我们周到地计划直奔T2住胶囊旅馆为自己赢得明早较充裕的时间。两个0:55的混沌脑子在一众不清晰的指示牌中找不到T1到T2的接驳车,好在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对不对,终于找到了helping desk指示的点位,成功坐车到了下一个地点。由于不清楚胶囊旅馆在机场的具体位置,卡带着xhs上的图片又去问了人,两个前台妹妹略加思索互相讨论后指为五层。而在等电梯的间隙,我俩突然觉得旁边略高一层的铺位透出丝丝与xhs雷同的灯光,加上前台妹妹指路时犹犹豫豫,一种没由来的自信让我们大胆假设会不会其实是二层?叮咚上行电梯来了,进来了一群推行李的小姐姐,按钮位的小姐姐问我们去几层?我和卡没有默契地同时报出了二和五。最后电梯停到五层下来一看啥都不是,于是又下到二层,发现最初等电梯的地面层原来是三层,突然有种在重庆电梯九楼开门是马路的荒谬。好在最终找到胶囊旅馆并被前台称为获得最后两个床位的lucky girl。胶囊旅馆一排刷牙位让我觉得像在读大学的时候和室友一起洗漱。但我们确实像学生因为只是简单刷了牙洗了脸,而前一脚进来的两个樱花妹开始洗头洗澡吹头并在第二天我们起床的时候已经起来,东亚三国这一战不睡觉比拼我俩还是输了。不过胶囊旅馆对我们来说真的好新奇,感受到的兴奋我是两点了也没有马上睡着,卡是躺下了也还在和我说下次还要住。虽然1.5小时后要起床赶飞机,但0人在立马闭上眼睛。半夜三点半的振动闹铃响起的时候感觉根本没睡,努力爬起直奔值机,发现竟没有对应字母的柜台,同时大屏也只显示9点开始的航班,而我一直在等它翻转到更早时间的那一面。感到不解,我们又去了helping desk询问对应的值机柜台字母号在哪,小哥听完严肃地用中文询问我们航班号,然后告诉我们这个航班该去T2。这是非常炸裂的时刻,难道我们不在T2?难道昨天半夜接驳车坐了个寂寞?难道胶囊旅馆也是在T1住的?没有太多时间震惊只能赶紧问去T2怎么走,又指向电梯下楼,ptsd又是电梯…下楼后又失去了标识指示,又问又练听力,终于看到了一辆空着的大巴,连司机位也是空,旁边倒是标着接驳车但没有司机并不知道几点开,四周无人,随机抓了一个清洁大爷和一个男乘客又问又练听力,这回完全没听懂,进展为0。此时一位看起来OL的乘客上来,再问再练,终于,她说一会儿就开。坐在车里我们开始回想,到底哪里出了差错,T2的标识到底是啥,不会这辆又是走了一圈还在T1吧,好在最终是让我们跌跌撞撞来到了T2。Departure在三楼,硬着头皮又进电梯出电梯,发现还只是二楼,倒回去一看,电梯里根本没有三楼按钮。转乘扶梯,坐了一段以为到了结果又只是2M楼。此时自我怀疑的心情上升了起来,为什么xhs没人说过吉隆坡机场是地狱难度复杂?只有我们咩? 随后落地斗湖,由于机场碰到的atm不是没有银联就是坏了,我们决定先取钱再与接机司机碰头。atm上只支持中文和马来语,但中文版是阉割版,时不时夹杂着一句马来语警告,深蓝色背景上的白色黑体字更让我有七八十年代的沉浸体验。此时先取3k,结果卡忘记换算汇率卡里没那么多钱,核实以后又取2k又失败了,只能猜测是不是机子不许一次性取那么多钱?幸亏最后取1k成功了,期间夹杂各种看不懂的提示,感想是如果当中有卖身契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点过去了。回到机场出口只有一两个小哥在等人了,一个牌子上面把卡的拼音写错了、我的名字压根没写,司机不由分说带我们走,甚至有点感觉等久了有点暴躁的意思。而我因为没看到自己的名字很慌乱,觉得并不一定是。此时卡还蛮冷静地check了重要信息车牌号,于是我和她上了车,心里有点小忐忑。 司机开始碎碎念我们怎么有点慢,卡赶紧说因为名字写错了,于是司机的输出对象马上转移到了传给他错误信息的agent。由于还有两个人的航班稍晚我们十五分钟,我俩就在车里等待,这期间不断有local随机打开车门逗我们,和我们打招呼,其实只是友好,但我当时真的好紧张瑟瑟发抖,一直在跟卡说这地方我一个人绝对不来。等到人齐,司机开上了路就马上播放起了2023年度抖音神曲remix版,包括但不限于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若不是你突然闯进我生活我怎会把死守的寂寞放任了,并且双手离开方向盘舞动,时而和副驾乘客互动,时而点评后排人员比如我的墨镜,吓得我赶紧系上安全带。开到仙本那市区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真的似乎认识镇上所有人,就问他是不是,他还有点小傲娇地说,如果你是好人那大家都会跟你友好。历经了没怎么睡和没吃早餐后,我们终于到了旅馆,由于到得过早没能checkin,就先去潜店找了教练。卡可能是带着疲惫,我是吊着最后一口仙气,开始第一个半天的学习。当时我更多是在意天气,雨下得瓢泼,如果后面也这样怕是很难出海和看到美丽的景色。好在后来出海的天气都很好,在船上与船员、助手、其他潜水员越来越熟识,社交恐怖分子卡随机给我俩设定了交大大一室友一起逃课出来学潜水的人物小传,居然被相信了,有人开始认真跟她讨论交大的帆船社团。 ow的技能有种能在操作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体验,不管是对自身的控制还是遇事的冷静处理,都很考验本身的抗压能力是否足够抵御本能的恐惧,即使小恐惧小紧张也需要足够专注,因为一点点的变化都会引起破坏平衡的蝴蝶效应。除此以外,我俩的学习之旅就只剩下了笑料。几乎全程跟两个喝醉的人一样控制不了方向,不停撞车不停碰瓷,互相撞到对方身体不够还铛的一声撞气瓶。教练的gopro拍摄永远是再多一秒就要扭曲着堆挤。当我在身边或上方找不到卡,那十有八九我们的方位是我的脚蹼怕是又要踢到她的脑袋了。而当她在死死护住咬嘴以防被我没注意踢掉的时候,我一般已经憋不住在狂笑了,于是一吸气我就没法控制我的浮力跟泄气的气球一样直直降落,稳稳栖息在珊瑚上或者沙地上,更有次在悬浮的时候膝盖带起了一朵海星。教程有很多潜伴互助的内容,比如救助疲惫的潜伴,带没气的潜伴升到水面,帮气瓶松动的潜伴拉紧绑带,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力量体能足够好和方位控制足够精准灵活,which我都没有!因此每次都有把潜伴治死的感觉。 前两天过得跟在学校没什么两样,起床上学学习放学洗澡吃饭,吃的要我形容就是跟僧人一样自律,鸡蛋豆腐牛肉的蛋白质加空心菜纤维素,哪个不觉得是拉练春令营,晚上各自学习外还互相交流心得。不过考好的当晚两个人feel relieved,大吃一顿海鲜庆祝妇女节(在此谢谢卡将皮皮虾和花龙虾的挑选决策权全权授予),同时好像能有更多脑子空余出来去总结和交流更深的解读,一边敷面膜一边分享感受。我非常能够理解卡说这算是她人生里需要面对和克服的很大的困难,因为呼吸是太稀松平常习惯成自然的事。因此我惊讶于她在两天里直面和改变自己本能的习惯,并在有点陌生的水下世界里压制恐慌并慢慢来冷静处理。这种“我偏要练成”的坚定也好,偏执也好,并不只是多喝饱几次海水的简单玩笑,让我更想称赞她是一个tough girl,并且回想在教练曾跟我表达对她的担忧的时候,我坚定说“不会不行,她肯定可以”是没错的。但我也会有点后悔没有第一时间当面夸夸她,好像是我很难把夸赞当面说出口。 除了回复领导的必要消息,卡多数时候就是像学生一样调皮可爱,船上其他人被骗是不无道理的。比如随机抓取路人非要在人家没喝饮料的时候就问好不好喝,在人家没动筷子的时候就问好不好吃,问小哥万把块的潜水表能不能给我们训练的时候用。我们在小声蛐蛐隔壁桌的饮料好fancy,下一秒我吃着东西一回头她又挪椅子到那桌人边上唠上了,还怪我一直笑影响她的发挥,却也怂恿我去做这样的事。所以我也从不会觉得她最大的优点是considerate之类,在我看来会说悲观认识下最鲜活的生命力。 其实直到最后也一直在历险着,临行前一天半夜我们都被巨大的雨声吵醒,卡以为她耳朵因为潜水炸了,我以为泥石流带着石子冲到屋顶上要赶紧起来逃命了,四点半爬起来收阳台晾晒的水母服。回程航班吉隆坡中转并不能直接跟着标识走国际中转口而需要又折返上楼一次国内出发厅打登机牌,整个机舱弥漫着的香料混杂咖喱的味道穿过口罩直冲鼻腔令人睡不着又饿又吃不进,突然在最后关头还是出现了押到题的称重事件于是有一瞬间汗如雨下赶紧把重物往兜里塞并开始后悔是不是东西买多了,廉航机舱的过冷或过热永远猜不对,好像直到坐上回家的出租才安稳下来开始聊还想去哪里。 学完我都有点没想明白为啥其他人学习得潇洒写意,而我俩就像参加了体能训练营,复盘过可能是去程航班时间过于魔鬼,可能是教练格外严谨仔细。这样从未有过的经历,于我会有各种程度上的意义。到这里飞机落地了,卡发来的信息是刚把下次出行的准备list改完,what a j人,真想马上送她面镜让她每天洗澡的时候练习。谢谢卡发起这次ow之旅并喊我一起,谢谢她鼓励我去尝试,愿我们多吃蔬菜多喝水,一起看到更多不一样水下世界,也在过程中离自己心里完整的自我都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