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印象
第一印象就是冷。3月中下旬的贵阳,竟然比上海还冷,温度低了五六度不说,阴雨绵绵潮湿,更加冷。出租车司机说六盘水还在下雪。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原以为贵阳是山城,稍微冷一点,没想到这个维度竟然还能这么冷。
各个环境里的暖气都开的不足,坐了五次出租车,只有最后送我来机场的这辆,舍得开空调,其他四次不但不开空调,还要开窗,我裹紧我的轻薄羽绒服,然后腿脚冻得要死,这是哪怕在上海甚至北京都没有过的感受。室内的暖气也不是很足,室内的大商场还好,还算能脱掉羽绒服,有些茶室和写字楼里的餐厅,简直是羽绒服也脱不了。温度最暖和的竟然是机场贵宾室,热的我把毛衣都脱了。多说一句,这里的机场贵宾厅很有意思,有一个单独的下沉式广场,把所有贵宾厅都并列放在一起,而不像其他机场的贵宾厅是分散各处的。
第二印象,贵阳是一个不适合citywalk的城市。首先,贵阳的高楼又多又密,有点压抑,并且许多高楼并非直接沿街,而是有一圈很大的停车带甚至停车场,就很有距离感;其次,贵阳是山城,上上下下的路着实不少(虽然远比不上重庆);再次,贵阳的老城区和新城区是隔山又隔河,中间有一大段较为荒僻的隔离地区;第四,共享单车是没有的,有一些共享电动车,但很少人骑,基本看不到非机动车道,高架桥倒是很多,走起来费力并且不舒服。而算是小景点的甲秀楼,其实并不值得特地去一次,非常小,两分钟走完·······唯一的好处是在河道中,总算感觉有一点小小的开阔,减轻了之前整个城市给我的压抑感。

第三印象,酸辣。午饭吃的是湖南菜,这跟上海的湖南菜简直不使用一个辣的水平,倒是很像长沙的,就是辣椒比菜、肉还要多,要从层层叠叠的辣椒中挑出菜。晚上吃的贵州酸汤牛肉,朋友先说吃的胃疼,另一个朋友说太酸了受不了,只有我觉得味道不错还继续吃,结果,快吃完的事后我也胃疼,这是非常少有的情况,跑去找服务员,要了些酸奶,似乎也没法很快缓解。
第四印象,花果园。以前听说亚洲第一大楼盘,也没有直观印象。看了才知道,如此大的一片地,许许多多四五十层的住宅楼,密密麻麻地叠在一起,远远不是上海中远两湾城能相比的。关键是,附近还有金融城,许多高档写字楼,甚至还有高耸入云的双子塔。另外,也有配套的商业城,还有一个“白宫”。我们坐在车上,绕一圈看看都花了二三十分钟,叹为观止,如此大的面积,如此多的楼,如此高的密度,如此丰富的业态,这竟然是一个民企老板开发出来的。但猜想,许多当年成功的老板,以为自己的成功是纯粹的实力,而忽略了宏观经济形势,妄想一再复制自己的成功,最终也落得个失联的下场。而最后,特地盖得自住超豪华白宫,也被改成了政府的文化博览中心,特地改建的“白宫”后的“靠山”,也证明了风水学救不了他。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9 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