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改国名,“火鸡国”成为历史
在我2022年第一次入境土耳其时,我就发现土耳其将其英文国名从“Turkey”改成了“Türkiye”。同时,土耳其航空的导游也对我们强调,现在可别再叫土耳其“Turkey”了——可见我的游记《第一次游伊斯坦布尔(免费版)》。

土耳其的国名变更由总统埃尔多安在2021年底提议,并在2022年正式生效。这一改名行动酝酿了好几年,主要原因和背景如下:
1. 强调民族和文化身份
Türkiye是土耳其语中该国的官方名称,更能准确反映土耳其的语言和文化传统。这一改名决策也反映了埃尔多安近年来在国内外政策中,强调民族主义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土耳其政府在发布相关文件和对外声明时,开始逐步采用“Made in Türkiye”作为土耳其制造的官方标签,以提升国家品牌形象。这种变化不仅应用于政治和经济场合,也逐渐渗透到文化领域,通过媒体和国际传播,强化“Türkiye”这一名称的全球认知度。

改名体现了土耳其对其独立性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视,试图让世界以土耳其自身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国家,而非通过西方的语言或认知。
2. 摆脱负面联想
英文“Turkey”除了指代土耳其国家外,还有“火鸡”的意思。这可能导致歧义或让人联想到节日食品,如感恩节火鸡,甚至带有一定的戏谑意味。此外,“turkey”在一些英语用法中也有“失败”或“笨蛋”的贬义含义,这对土耳其的国家形象不利。

在中国,土耳其有时会被俗称为“火鸡国”、“土鸡国”,就是拜它的英文译名Turkey所赐。
3. 统一国际使用
土耳其政府希望世界各国在外交、经济和文化场合统一使用“Türkiye”作为官方称呼。联合国已在2022年6月正式批准这一更名请求,现在“Türkiye”在联合国文件中成为土耳其的官方名称。

4. 国际政治与软实力考量
改名也与土耳其的外交政策有关。土耳其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更为活跃,试图在伊斯兰世界和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影响力。使用“Türkiye”有助于塑造更具独特性的国家品牌,增强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

5. 其他国家的类似案例
这种改名的趋势在其他国家中也有先例。例如:
荷兰(Holland)改为尼德兰(Netherlands),以突出其官方国名,“荷兰”只是“尼德兰”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全国。这一改名得到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承认,如西班牙就称荷兰为“Países Bajos”,而不用“Holanda”。但是,目前中国官方和民间仍称其为“荷兰”。
斯威士兰(Swaziland)改为埃斯瓦蒂尼(Eswatini),以摆脱殖民遗留。在改名前,许多人将它和瑞士(Switzerland)混淆——然而,斯威士兰的经济状况十分堪忧,在非洲也是能排在倒数前几名的“最不发达国家”。该国领导人也期待通过改名,展现国家焕然一新的形象。

综上所述,“Turkey”变为“Türkiye”,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土耳其文化身份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避免某些负面的联想。通过这次改名,土耳其希望重新定义其国际形象,让全球更加尊重和认可其独立文化及民族身份。这一举措不仅是语言和标识的改变,也象征着土耳其试图强化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个一直想成为中东一哥的国家,总是在悄悄搞事。

Andr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胡志明市应不应该改名“西贡”?
- 日本最便宜大城市 名古屋旅游攻略 (7人喜欢)
- 韩国饮食,全都一个味 (8人喜欢)
- 2024年推理阅读TOP10 (10人喜欢)
- 2024听了这些歌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