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喜欢的书的感觉:爽飞
读了四分之一时就忍不住宣布这是我的人生之书了!读的时候进行了很多愉快的走神~

巧合其一:读到序言发现我借的《达洛卫夫人》刚好就是张秋子老师和学生一起读的那个译本!只是再版后的页码不一致了(倒是也没想到是按页细读的XD)

巧合其二:我有一个“吃早饭论”。 “某某吃了早饭”这样的描写是不能接受的,要不就别写,要不写出来吃了什么。可能因为我漫画看得多,不能接受早饭这种抽象概念代替具体的食物。漫画家是无法在场景里画出一个笼统的“早饭”的,必须画出具体的食物。 再扯远点想起大学时每个西方美术史老师都要提到的柏拉图的理论:所有现实中存在的椅子都是对椅子这个概念的模仿。 要较真的话“椅子”也是个抽象概念,用文字可以只写椅子,但画面表达必须是某一条椅子。木头的还是塑料的还是金属的,有没有靠背,有没有把手,靠背和把手是连在一起还是分开的,有没有轮子可不可旋转,什么颜色,什么高度。是这把椅子就不能是另外那把椅子。 ——毕业后好多年才理解为什么每个西方美术史老师都要提到的柏拉图的椅子理论。

巧合其三:我开始学游泳了!读到这里时刚上完第一节游泳课不久,人还沉浸在“我会漂啦✌🏻”的喜悦之中。 按老师的教导一步一步学,第一步是手撑在泳池边沿,向后伸直身体并抬腿。一次只能抬起一条腿,一条腿抬起的瞬间另一条腿就会落回池底。 旁边是个上第二次课的人在练习,扶着泳池边、脸埋进水里,整个人漂着,我轮换抬着沉重的腿,心想什么时候才能像她一样漂起来。 老师过来看了看说可以了,教授下一步:把脸埋进水里。 然后我就漂起来了! 好神奇啊,为什么把头露在水面就漂不起来,一埋进水里就漂起来了?


巧合其四:跟同时借的《耻辱柱的历史》串起来了! 所以作者是写《婚约夫妇》写着写着去写了《耻辱柱的历史》吗!哈哈哈。 不过这本书很难看,不推荐。

巧合其五:泛读支撑细读,这不就是我忍不住要“串书”的原因! 一切都有所关联、彼此照应,因陀罗之网!(←也是书里读到的概念) 这章作者还赞美了文学和文学阅读里的走神……而我因为种种巧合感觉激动不也是在走神! 读到喜欢的书真是好爽啊。

巧合其六:过年回老家整理旧书卖二手,太不值钱的舍不得卖,太值钱的也舍不得卖。因为值钱而没卖的就是博尔赫斯的《虚构集》,买来十六七年了,终于挑了几篇读,包括《环形废墟》和《小径分叉的花园》,读得晕晕乎乎。 说起来是高中时在语文选修课本里读到了博尔赫斯的《沙之书》,而对他的书产生了好奇。应该也是在同一个课本里读到了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大概算不得“巧合”了,一个走神:我对留学时的某位女同学念念不忘,粉红短发,穿一身黑色:choker、皮衣、短裙、渔网袜、皮靴。每天都这样穿,包括下雪的日子,太酷了,像少年漫画的主角。衣着也是人设的一部分。 这页里对雨衣的说明跟前面“伟大的作家不会笼统地写‘花’”呼应了,感谢这段说明让雨衣更具体,不然还真想象不出一件符合本书人设的雨衣。我对雨衣的第一联想是四叶妹妹的黄色连帽雨衣,第二联想是阿拉希出道时穿的透明连体服(日本年轻人辣评:太时髦了,穿着塑料袋跳舞),总之都不是什么沉重的印象。读小说对人的知识储备量还挺有挑战的。
-
新行思NeoCogito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2 12:26:54
-
DianaLnar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1 22:46:10
-
焦亚脚丫椒鸦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1 19:07:29
-
溏心冲浪板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1 18:18:02
-
潟湖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1 15:17:48
皮下真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阅读挑战群四月总结 (9人喜欢)
- 阅读群首届读书马拉松 (5人喜欢)
- 20250412 (4人喜欢)
- 2025阅读挑战群三月总结 (7人喜欢)
- 2025阅读挑战群二月总结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