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妈妈走后/米歇尔·佐纳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写的好啰嗦
絮絮叨叨的
作者米歇尔是美韩混血爸爸美国人妈妈韩国人
虽然上了不少韩语课程但米歇尔会讲的韩语很有限
他们一家也是生活在美国讲的也都是英语
对于混血儿的米歇尔来说很长一段时间都想更像白人
不希望别人看出亚洲的基因
但基因这件事本身就烙印在身上了
对于每个人而言生长的环境从小吃到大的食物都带着对家的印迹
尤其是食物更是写满了家的回忆
从妈妈走后米歇尔总是会去以前妈妈带她吃过的韩餐店吃同款食物
也开始自己制作泡菜这些从小吃到大的食品
通过这些美食米歇尔感受自己和妈妈的链接更深了
中间有几章描写他们一家如何陪伴妈妈共同治疗
米歇尔逐渐从一个被照顾的人变成一个照顾者
但是这种照顾她也会想会不会是妈妈需要的
还是对妈妈而言朋友的照顾更让她舒适
她们之间韩语的沟通让妈妈更有安全感
这时候米歇尔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韩语
还是蛮感慨的
妈妈作为韩国人是个很典型的亚洲母亲
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伴随着管教
对于青春期的米歇尔而言这变成了负担
尤其是看到身边其他朋友放养的父母米歇尔心里只有羡慕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母女间总是在争吵
米歇尔选择逃离父母身边去到遥远的地方上大学工作
但这些年里妈妈还是会时不时给米歇尔寄去亲手做的食物
当得知妈妈患癌后米歇尔努力承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想要想尽办法让吃不下饭的妈妈吃一点东西
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以前妈妈做给米歇尔吃过的
记得之前哪本书里写过大意是亲人过世带来的痛苦并不是倾盆而下的大雨而是连绵不断的小雨它不会影响生活但无处不在总是时不时让人感伤
妈妈走后米歇尔学会了很多韩国菜和健在的大姨有了更多的联系
和被妈妈认可的爱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写给妈妈的歌也被更多人认可还因此有了去韩国首尔演出的机会
如果妈妈还在妈妈肯定很骄傲
米歇尔也不再更想像白人而是接纳了自己的一切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