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之后做什么?
之前那篇多少钱可以躺平的文很意外地爆了,我打算再接再厉继续往下写一写:躺平之后做什么?
不过在回答“躺平之后做什么?”之前,我还得先说一说“为什么要躺平?”
为什么要躺平?
当然不是人人都需要躺平,有的人很幸运,从大学开始就学到了想学的专业,或者从毕业开始没多久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终身奋斗的事业,那么,这就不需要躺平,他们已经身处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最多他们会在事业和生活中再寻求一种平衡,随着年龄增长适当增加生活的比重。
哪怕没有什么喜欢的事业,但只要工作中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收益多过不干,那当然没有人会选择躺平。而有的人单纯不知道下班后做什么,他们也会更愿意上班。
像我前单位的一位同事,她就说自己再有钱也不会不上班,她说在家太无聊了没事干。事实上,她父母家条件很好,她在婆家过得也很舒适,自己的工作既稳定又还算轻松,哪怕我们单位解散了,她还能回到原单位继续干,根本没有失业的风险。她爱人的工作更稳定,还有寒暑假。这样的条件,说实话,换成是我,我也不会想着辞职躺平。
而选择躺平的人,多半是因为离开职场之后,他们有更多想做的事情去做,他们更向往自由。
比如我,我喜欢写文章、画画、读书、旅游、手工……这些跟我原来的工作都完全没有关系,虽然可以业余时间做,但业余时间还要被家务、带娃等事务占据,真正能做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尤其是我家婆婆生病之后,没人帮我做家务带娃了,我就更没时间做自己了。

当我尝试过一次自由职业之后,就完全被自由给征服了,我彻底爱上了这种感觉,我觉得自己非常适合自由支配工作和生活的日子,因为我既自律又不爱被束缚。
而且,在工作日的时候出去转转,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多了。街上永远都是人头攒动,很多人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也在好好地生活着。要生存,并不是只有上班这一种方式。
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次自由职业,虽然享受这种自由,但内心的焦虑不容忽视。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收入不稳定的恐慌,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
不过后来我还是成功克服了这个焦虑,也就是上一篇说的那些经历,再加确实回职场后几年来存款又有了不少积累,心理和现实层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去年年初失业开始,我前半年还有些许焦虑,半年以后就越来越放松,及至现在,我已经完全放松下来,毫无负担,觉得未来一切皆有可能:继续躺平或者有新的机遇,我都很欢迎,既然如此,我就非常享受现在。
我听过见过太多人生无常,近的有大S和方大同的去世。远的听到过朋友认识的一家人,儿子马上要结婚了,结果女主人晚上散步的时候被酒驾司机撞没了。还有我一个表姨,家庭条件也不错,儿子成年了也很优秀,生活看似美满幸福,却在某一天突然自杀去世。诸如此类,其实大家生活中都不会少见。
所以,想要珍惜仅有一次的人生,不就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吗?我就想过躺平之后的自由人生。
躺平之后做什么?
要是不上班,还能做什么?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我喜欢做自媒体,不论是写文还是做视频,我都很愿意做。虽然做自媒体的这9年来,我并没有在自媒体上获得多少现金收入,但我也为家里赚到了很多实物,比如很多书、小家电,还有孩子的书桌、书包、玩具等等,也算是不少的收获了。
继续做下去,或多或少,总能给家里贴补一些,也算是躺平之后的一项收入来源了。而以躺平心态(只做自己想做的内容,不关注结果)去做的话,更是又轻松,得来的还都是惊喜。而且,内心总是还抱有一丝期待,万一哪天火了呢?这不,上一篇这么大的流量,我还是第一次见。
我也喜欢旅游和户外。自从不上班之后,终于可以享受错峰旅游了,用更便宜的交通住宿费,享受不拥挤的景点,真的很棒。比如年前我带儿子出去滑雪的那几天,我就订到了特别优惠的酒店,滑雪费用也远比节假日便宜。

户外,我喜欢露营和爬山。找不需要花钱的场地,欣赏免费却优美的风景,用“过家家”般的装备做食物吃吃喝喝,再在帐篷里午休躺躺,这样的露营爱了爱了。马上春暖花开,可得抓紧时间多出去呀。
爬山也不需要花钱,最多花个停车费,正好结合健身,隔三差五就可以来上一回。春天来了,还可以挖野菜,期待住了。
当我心态上彻底躺平之后,我真的再也不为自媒体的数据发愁,不担心把时间没用在赚钱上,做家务、处理家庭琐事也可以定定心心做,可以真正享受起家的温暖和自由,还有一年四季的大自然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再见。最后再放个上次问deepseek之后,它的思考过程图。

贝妮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户外用品选购之露营篇(上) (1人喜欢)
- FIRE生活:从来没有省钱省得如此嗨皮过 (4人喜欢)
- 也来聊聊偏财运 (1人喜欢)
- 一个人的露营,一个人的户外小家 (1人喜欢)
- 计划可以定,但也都可以变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