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动作学习自由操3动作组别Ⅰ非技巧动作
在自由体操中,我们之前已经介绍了组别Ⅱ:前向跳跃技巧,组别Ⅲ:后向跳跃技巧。
实际的分类如下:
组别Ⅰ:非技巧动作
组别Ⅱ:前向技巧动作
组别Ⅲ:后向技巧动作
组别Ⅳ:带有至少一周转体的单周空翻技巧动作
带有1周转体的单周空翻技巧,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都被归类为组别Ⅳ。
在单周空翻动作中,没有转体的动作(比如前直等)、转体不到一圈的动作(转体180°),以及不是空翻的动作(比如后手翻等),都不会被归类到组别Ⅳ中。
本次介绍的是其中的组别Ⅰ:非技巧动作。
这类动作可以分为力量动作、旋转动作以及其他动作。
我们来逐一看看不同种类的动作吧。
一、力量动作、旋转动作以外的动作
自由体操的组别Ⅰ大致可分为力量动作和旋转动作,但也存在既不属于力量动作也不属于旋转动作的动作。我们先从这些动作开始看吧。
➀单脚平衡站立【A难度】
也就是所谓的“平衡动作”。
水平平衡、Y字平衡、I字平衡都属于这个动作范畴。

水平平衡

Y字平衡

I字平衡

此外,如果将腿保持在I字状态,同时上半身保持水平,不用手辅助,可以获得B难度。

根据洛杉矶规则,自由操的成套中必须包含平衡技巧。如果不执行上述任何一个技巧,将会被扣分。虽然这不会反映在D分(难度分)中,但如果不做将会被扣分。选手可以在成套的任何时间点完成平衡技巧,有的选手会在动作开头做,也有的选手会在结束动作前做,用来调整呼吸。
【吐槽:大部分都做的不好看,也不会认真做】
②劈叉坐【A难度】
将腿劈成180°的“劈叉坐”,通过这个动作可以获得A难度。

横叉或者竖叉都可以

③后跳屈伸成俯撑〔远藤〕【B难度】
这个动作看起来像是空翻,也像后手翻,但它是一种独特的动作:屈体空翻后不双脚落地,而是以正撑俯撑结束。


不经过屈伸的后跳成俯撑是A难度

④后跳转体360°成俯撑【B难度】
这个动作是将③〔远藤〕改为直体姿势,并在手撑地前加入一周转体,以正撑俯撑结束。这个动作与③〔远藤〕属于同一类别,被视为同一技巧。

⑤蝶式转体360°〔童非〕【B难度】
用一只脚蹬地,使身体向下并保持悬浮状态,将双腿像蝴蝶翅膀一样轻快地上下旋转的动作被称为“蝶式”。
这是在花样滑冰中常见的动作。

〔童非〕是在此基础上加入转体360°的动作。

不加转体的蝶式为A难度

加转体720°的蝶式为C难度

二、力量技巧
接下来是力量动作。力量动作在一个成套动作中,限制只能使用一个。
无论多么擅长倒立,或者多么擅长吊环,能做出多样的力量动作,在成套动作编排中也只能编入一个。
并且,力量动作只有在特定姿势下保持静止2秒,才能获得其应有的价值。
⑥从站立姿势开始的直臂屈体分腿倒立【A难度】
这是体操中的基础技巧。从双脚着地的站立姿势开始,上半身前倾,双手掌心撑地。
伸直手臂,保持上半身不动,用腰部力量将下半身缓慢抬起至倒立姿势。

也说“瑞士人慢起手倒立”

⑦直臂屈体并腿倒立【B难度】
如果从站立姿势开始,保持并腿姿势进行⑥,难度会提升一级。


⑧从手倒立落下成直角支撑【A难度】
如果在这个姿势下保持2秒静止,可以获得A难度。

⑨直角支撑慢起手倒立【B难度】
由于在瑞士人慢起手倒立之前加入了直角支撑的附加元素,即使只是简单倒立,也可以获得B难度。

⑩劈叉坐慢起手倒立【B难度】
与⑨直角支撑压上起倒立类似,由于在瑞士人慢起手倒立之前加入了②劈叉坐的附加元素,可以获得B难度。

⑪前侧劈叉坐(竖叉)慢起手倒立【B难度】
与⑩劈叉坐倒立不同,这是从竖叉姿势开始,需要将一条腿从双手下方穿过。

⑫俯撑慢起手倒立【B难度】
从身体俯卧,双手支撑上半身的 俯撑 开始,将身体抬起至倒立姿势。

以上4种技巧在规则中被视为同一组动作。

⑬锐角支撑【B难度】

体操选手可以轻松完成这个动作,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费力的技巧。

⑭马纳支撑【C难度】
比起锐角支撑要将腿抬起至与地面水平的动作。


⑮锐角支撑慢起手倒立【C难度】
从⑬锐角支撑姿势开始,将双腿穿过双手之间,抬起至直臂倒立姿势。
下面的图片是并腿姿势,但也可以采用分腿倒立。


⑯马纳支撑慢起手倒立【D难度】
从⑭马纳支撑开始,将双腿穿过双手之间,抬起至直臂倒立姿势。

自由操的组别Ⅰ中,D难度是最高难度,这个技巧对于擅长马纳动作的选手来说非常有价值。
要完成这个动作,需要在马纳支撑中保持2秒静止,然后抬起至倒立姿势并再保持2秒静止。
在70秒的规定时间内,这是一个相当耗费时间的动作,但由于成套动作从10个动作减少到8个动作,表演时间缩短,这个动作耗费时间的劣势似乎也有所减弱。

从马纳支撑到倒立还有一种转肩的做法,也是D难度

⑰日本手倒立【B难度】
相比普通倒立日本手倒立的两臂间距更宽,难度提升一级,达到B难度。

做法有倒立落下、站立压上、后摆上

⑱从劈叉压上成日本手倒立【C难度】
将⑰日本手倒立从②劈叉坐姿势开始,难度提升至C难度。
这是组别Ⅰ中力量技巧中最最最常使用的技巧。


⑲分腿水平支撑【A难度】
双手支撑身体,全身保持与地面水平的分腿姿势并静止。

与其他A难度技巧相比,这个技巧要难得多。绝对不止A难度。

⑳并腿水平支撑【C难度】
与⑲分腿水平支撑相同的动作,但双腿并拢并保持静止。难度提升两级,达到C难度。

㉑燕式支撑【C难度】
与⑳并腿水平支撑相比,身体尽可能接近地面并保持静止。
这个技巧常被擅长吊环的选手使用。

⑳并腿水平支撑和㉑燕式支撑被视为同一组动作。

由于是同一组动作,一个成套中不能同时使用。
但新周期力量技巧本身在一个成套中只能使用一次,所以无论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类别,对表演都没有影响。
㉒分腿水平支撑压上成倒立【B难度】
在⑲分腿水平支撑姿势下保持2秒静止后,直接将身体抬起至直体倒立姿势。


㉓并腿水平支撑压上成倒立【D难度】
与㉒分腿水平支撑压上成倒立类似,从⑳并腿水平支撑保持2秒静止后,直接将身体抬起至直体倒立姿势。

㉔燕式支撑压上成日本手倒立〔阿尔瓦雷尼奥〕【D难度】
这个动作是燕式支撑保持2秒静止后,将身体抬起至日本手倒立并保持2秒静止。

虽然这个动作的起始水平和结束倒立都比㉓并腿水平支撑压上成倒立更难,但㉓并腿水平支撑压上成倒立和㉔燕式支撑压上成日本手倒立在D难度下被视为同一类别。

自由操的组别Ⅰ非技巧中,最高难度不会超过D难度。
虽然〔阿尔瓦雷尼奥〕动作看起来可以获得更高的难度,但无法获得E难度以上的难度。
㉕从倒立开始的前滚翻分腿压上成倒立【B难度】


㉖从倒立开始的前滚翻并腿压上成倒立【C难度】
与㉕从倒立开始的前滚翻分腿压上成倒立相同,但以并腿姿势完成前滚翻并抬起至倒立,难度提升至C难度。

不过,这个动作要求在双腿从双臂间穿过之后,必须以并腿的姿势举起到倒立。
这与类似双腿从双臂间穿过的技巧⑮锐角支撑慢起手倒立不同, ⑮ 分腿并腿都可以。
由于这个动作难度更高,因此比㉕更常用。

三、旋转技巧
旋转动作和力量动作一样,在成套动作中也只允许使用一次。
无论多么擅长鞍马,能做出多样的旋转动作,在成套动作编排中也只能编入一个。
㉗并腿全旋/托马斯全旋【A难度】
这是鞍马中常见的简单旋转,在自由体操中,只要完成一周旋转就可以获得A难度。

在自由体操中,更多选手会选择分腿旋转(托马斯),而在鞍马中擅长分腿旋转的选手也会在自由体操中使用。
图片中使用的是托马斯全旋,但并腿全旋也可以获得相同的A难度价值。

㉘托马斯全旋起倒立【B难度】
利用分腿旋转的惯性抬起至倒立姿势。图片中在倒立后加入了一周转体并回到站立姿势。


㉙托马斯打滚360°【B难度】
在托马斯全旋过程中加入转体元素。这个动作要求在托马斯全旋中完成一周转体。

这个动作在自由体操和鞍马中都被称为“spindle”(也称为打滚)。

完成半周转体即打滚180°则是A难度,打滚180°起倒立是B难度


㉚托马斯起倒立落下接托马斯〔戈戈拉泽〕【C难度】
与㉘托马斯全旋起倒立类似,从托马斯全旋抬起至倒立姿势后,再次落下并回到托马斯全旋姿势。托马斯起倒立是B难度,倒立落下接托马斯也是B难度,连接起来是C难度。

由于是C难度,这个动作常被擅长托马斯全旋的选手使用。


㉛托马斯打滚270°起倒立落下接托马斯【D难度】
将托马斯打滚和㉚〔戈戈拉泽〕动作结合。在托马斯打滚中,完成一周转体后以俯撑结束,而这里是在完成一周转体后直接至倒立姿势,然后接上㉚戈戈拉泽的动作。
托马斯打滚270°起倒立本身是C组,倒立落下接托马斯是B组。

组合后,难度比㉚〔戈戈拉泽〕提升一级,达到D难度。

由于自由体操的组别Ⅰ中最高难度为D难度,擅长全旋技巧的选手常通过这个动作来获取难度分。

㉜托马斯起倒立跳转360°落下接托马斯【D难度】
这是另一种可以获得D难度的旋转技巧。这个动作看起来像街舞中的技巧,不过体操选手做这个动作时,手肘、膝盖和脚尖都绷得笔直,非常优美。

伴有两次跳跃

㉝俄罗斯转体1080°以上 〔费多尔琴科〕【C难度】
保持水平支撑并旋转三周。这种水平支撑旋转的动作被称为“俄式挺身转体”,而完成1080°(三周)旋转则被称为“俄式挺身转体1080°”。

如果完成一周或一周半(360°/540°)旋转可以获得A难度,两周或两周半(720°/900°)可以获得B难度。

由于一些熟练度不够的选手在做这个动作时,可能无法完整地旋转三周(1080°),所以有时只能获得B难度
自由体操除了技巧动作外,还有这么多的动作,选手们会从这些动作中选择能减少扣分的动作来进行表演。(有个别非技巧动作原文未介绍,但难度都为A,例如前软翻、倒立转体360°)
自由体操的组别Ⅰ中D难度是最高难度,所以仅靠组别Ⅰ的动作无法获得很高的D分(难度分)。因此,选手们通常会编入一两个这类动作。
从规则上来说,组别Ⅰ的动作最多可以编入四个,但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选手。
对于完成这些动作所需的努力来说,这些难度设定是否合理也存在一些疑问。
与转体动作相比,这些动作中的每一个都更容易区分,对于观众来说也更容易理解,对于选手来说,这也是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独特表现的环节。
不妨关注一下自己喜欢的选手在自由体操中会做哪些动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