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游成都(三星堆、都江堰、青城山)
趁着公差,这两天游了成都三星堆,都江堰以及青城山。 成都的旅游产业有些过于成熟了,以至于我感到褒奖它似乎又那么些不太同意,批评它又觉得好像有点过分,所以这种拧巴的不上不下的感觉是不太好的。 这两天去的主要还是人文景观,如果没有讲解,我想估计自己看不出什么,所以我找人拼单了讲解,三星堆一个多小时的讲解400元,贵的可怕,所幸遇上了搭子分担了不少,不同于以往的博物馆出行体验,这一次让我很多恍惚“我们今人如此寻踪意义何在?这类文化一点在现在的我看来不值得借鉴?三星堆是古蜀国文化,现在挖掘出来的宝贝大多是墓葬的,更多强调的是古蜀国的某种对神权的追求,所以青铜器那些很是“威严”,目的就是震慑百姓。虽然也有对天地人的追求,但在这样的文化大框架之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所以我是有些泄气的。盛名之下,我究竟看了些什么呢?



今天去了都江堰,导游讲解的真是很不错,把我这个水利小白说得几乎都懂了,都江堰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李冰的智慧与才干真是可见非凡,今日我亦是多次深感,这真是一个利在千秋的伟大创造,太令人敬佩。

简单记录一下:

鱼嘴将珉江分为内江(李冰分出的)、外江,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外江排洪。

飞沙堰泄洪,排沙。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的进水能力时,洪水就会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从而保证内江灌区的安全。

形似瓶口,但其实底下是梯字形构造,用于控制流速。 整个都江堰全景,整体工程概括为深淘滩,低作堰。

深淘滩主要指内江沙石淤积时淘它,四根卧铁正是时代的痕迹。 低作堰主要是说飞沙堰在修筑时,堰顶宜低作,便于排洪排沙。 千言万语,实在敬佩。 然后记录一个不太相干的,都江堰景区内的千年老树,是银杏树,也是西游记人参果的取景树,说是雌雄同体树。我就喜欢雌雄同体的东西。哈哈哈。

下午去了青城山,道教文化,佛教主张前世今生,缘来缘去,道家只说今生今世,主张凡事认识自己,不假外求,这点我是很同意的。去了老君阁,拜见了老子,可惜没有庄子。庄子好像真的不咋地火,但我是极喜爱它的。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自有其柔,亦有其刚强,人亦如此,继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