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I未来社制的想法
如果人类小到几十人左右的部落,在浩瀚的天地中求生,这个部落的集体意识可能就会回到神话时代,会认同众神、自动选拔沟通者等等。然后规模上升到部落之间共同在天地中求生,合作为主旋律,黑神话为对应。然后城市、国家、文明。
在不同“群体”上,该群体的生命所需、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变动的。再结合该群体集体意识、人性的作用,会演变出每一种已存在过的建制。
不由得再次想起教员的理想“六亿神州尽舜尧”,乃至推至无论男女、老幼皆如此。以每一个人具体的思路,去探寻着种种“真理”的表达。
随着AI咨询、辅助决策的发展,它能识别表情、情感、不同“群体”的内涵和外延,都会超过人类的平均线,但也都在百分之六十、八十上上下下。在这种影响下,就像各方面已经思考过的,整体社会是可能纷纷演变到分层社会。比如说少数精英组成的一个局部社会,在其中又会有多层“天”,中间是人数更少的、从事更复杂(也许最复杂)策略思考和研发、管理的工作,下层是广大的平民社会。
在上面的梳理中,我自己将建制的演变根本因素,从教科书的“生力与生关”,加上了“群体的生存需要”。因为我觉得:
1. 具体的人是在对需要的比较中,决定了要发展或保留什么程度的自我意识的;
2. 在上述这种实践后,再考虑的“需要”就会发生变化,这就解释了集体主义的现象,由此再佐以AI和未来那种建制下的放大作用,那么不同的局部建制就都会在具体局部存在;
会为人类后代提供成长陪伴的AI系统,对每个孩子的健康和成长进行关怀和扶持。会为平民社会建立终身档案,但会根据精英社会的观念,对人们进行分组,而在组内的平民资料之间会被合并、压缩,共享标签。什么样的“个性化”、有多大必要保留,将是一个反映当时政哲观点的决策。
对平民社会,会设计一些工作给到社会。令一定比例的人群有合适其发展阶段的、去进行实践和发挥的机会。不过这可能是这些工作的次要意义。这些工作实际的主要意义可能是为了保持AI训练的“活性”,将不时涌现的人类“小机灵”智慧行为记录为样本。它会类似今天的风险投资,将算力和资源投100个案子,99个平凡落败,有一个的成了就促进了想要的发展。
正如“为人民服务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想要只领救济金,沉入到虚拟现实游戏中再不出来的人们,还要不断设计新的游戏方式,去与为人民服务进行联接联动。
以及对深度抑郁的人进行药物干预。是的,“安乐死”仍然不会在大范围内归给个人权力。但也许它会被设计为一项奖励,量化做到什么样的成长和社会贡献度以后再交给这个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