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墙与五行山形
潮汕民居中,山墙(中部高耸至屋脊侧的墙体)被认为具有五种基本形制,称为“五行山墙”,如潮州在2019年发布的城市形象标志以五行山墙为基本元素,很有特色。

有学者认为五行山墙的形状与风水理论中“五行山形”一致, 即“金形圆而足阔,木形圆而身直,水形平而生浪,火形尖而足阔,土形平而体秀”,总结起来是“金圆、木圆直、水曲、火尖、土平”,其中金、土取天圆地方(乾属金,坤属土),水、火、木取其自然形状。(见2004年林凯龙《潮汕老屋》p238,2008年陆琦《广东民居》p226,2012年蔡海松《潮汕民居》p39,2013年潘莹《潮汕民居》p184)
以上关于五行山形的说法应出自1995年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p106:“金者头圆而足阔,木者头圆而身直,水者头平而生浪、平行则如生蛇过水,火者头尖而足阔,土者头平而体秀。有人简单概括为:金木水火土,圆陡长尖平” 。另有1992年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p63:金木水火土……圆直曲锐方。
这个理论看似很有章法,但五行山墙实际形制与五行山形并不相符,木形既不圆也不直,土形上部是一道下弯弧。

在1990年陆元鼎《广东民居》p237及1992年黄为隽《闽粤民宅》p27中,虽然也有五行山墙的内容,但没有出现其与五行山形有关的描述 。而到了2008年陆琦《广东民居》中,却出现了五行山墙和五行山形的一致关系。两本《广东民居》之间有继承关系,陆琦也是1990年陆元鼎《广东民居》课题组的成员,在1990~2008之间,陆琦接受了二者一致的观点。
据此可以推测——2004年林凯龙《潮汕老屋》主观臆测,认为五行山墙与五行山形有一致的关系,误导了后来的学人,导致论山墙言必称“木形圆而身直”、“土形平”,但从不和实例比对,“睁着眼睛说瞎话”。
目前所见真正与五行山形一致的山墙系统是台湾的马背山墙(2018年李乾朗《古迹入门》p75),潮汕地区的五行山墙形制可能另有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