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林少华和赖明珠的区别?
以下转载于网友wing的对话,我只是搬运工。wing自称不是“读书人”,但条理清晰。学过日语翻译的我都赞叹于她的感想非常贴合翻译的“信达雅”,又能做出冷静分析。 wing问我,村上春树的翻译大师,林少华老师和赖明珠老师有什么区别?所以,我给她发了豆瓣FM一位老师的解析。 以下是她的“听后感”。 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我本人没读过村上的作品,就电台这几个译者老师单独提出来的词句来看,林和赖的翻译都是属于正确的,这个是肯定的,然后用词造句确实会带有文化背景,让我想起来高中时候的我的语文老师也有强调这个事情,书面句子一定要注意语言凝炼,条理才清晰,让人一眼就能看懂你在写什么;赖老师的其实也凝炼 没有冗余的东西,就湾湾那边应该没有大陆这种语言习惯,大白话范围内的凝炼就足够了,这大概是造成林少华的用词文邹邹的原因,一旦凝炼就会不自觉用一些成语(我也有这种毛病) 然后还有另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林少华翻译的版本明显情感色彩是阴暗的,让人读起来苦闷,稍有太宰治文学的感觉;赖明珠的一听就很明亮,豁然开朗,充满生机,如果原作就是这种给予人希望的文学作品也不难理解他为何会流行。这个问题比用词的问题更重要,这直接影响作者对读者的信念(?)传达。这种情感表达问题是否是译者自身的读书感受影响的。这种情感表达问题是否是译者自身的读书感受影响的。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私以为作为译者是需要比一般的读者做更透彻的阅读理解,揣测清楚作者的表达意愿再去进行翻译才算是忠于原作白开水一般的译文。这几个译者老师经历的年代也是我的年代,我对村上的认知确实就是传闻中的“情S小说”,那个时候网上主流的声音就没让我对村上文学感兴趣。本来也不是很爱读书的人。但是听了这个译文对比,我有点兴趣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