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写作略谈」第七篇,反向链接和双链笔记。
若理解了反向链接(Backlink),那就一步跨到了电子笔记的最新进化态 —— 双链笔记。
电子笔记功能开发的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超越纸质笔记需要很多新东西。
把脑图软件所提供的功能和电子笔记的链接使用相结合,就进化出更牛的信息网络图,这还不是脑图软件界鼻祖Mindmanager的那种数据节点可视化,而是类似另外一个脑图软件The Brain的所显示的那种效果。有了双链笔记,脑图软件就直接降维啦。
更为重要的一点,很多双链笔记是 —— 第一,开源的,第二,可以本地部署的。
先撇开具体的双链笔记软件,聊一聊反向链接。
上篇我提到了链接,也举了例子,那么反向链接又是什么呢?
豆瓣上有关注和被关注的友邻,这样豆友就互相链接了起来。我关注了你,建立了一个链接,你通过我的点赞或评论,看到我的头像,点击这个链接,就是反向链接。
这里就牵涉到两个不同的双链逻辑。
第一种,我关注了你,你是不会被动关注我的,若你也想关注我,你得自己主动建立一个,达成双向关注,豆瓣就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单向关注已经建立了双链关系,只是反向链接不是那么直观,软件Obsidian使用的就是这样的逻辑。
第二种,我关注了你,你就被动也关注了我,双链关系由主动一方建立,一次搞定,反向链接在双方是平行直观实现的。某信的加好友,就是这个双链逻辑,中间虽然有双方确认等过程,但只有“互为好友”这个选项,没有“我是你好友,你却不是我好友”这样的选项,嘻嘻,双链笔记软件Logseq使用的也是这种逻辑。
从电子笔记的双链使用来说,当你在写作时,想到某些扩展内容,就可以直接用双链语法甩出一个笔记页,留在后面再书写,而不打断写作思路。等到要书写扩展内容时,点击那个链接,新笔记页就创建起来。从新的笔记页返回到原笔记页,那就需要反向链接,若无法自动产生,就如同我用豆瓣日记一样,就得自己添加。
好吧,我添加一个链接到前一篇,前一篇我更新一下,也添加一个反向链接,嘻嘻。
------------------------
上一篇,「日志写作略谈」第六篇,让我们开始用软件来写手帐吧。
-
素直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20 1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