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海豚方言
海豚赋予声音以非凡的意义。它们借助回声定位技术捕捉猎物,规避捕食者,以及绕过障碍,同时通过发出特定频率的哨声与伙伴们进行沟通。在海洋生物学家的观察下,海豚的哨声更展现了一种独特功能——通过聆听方言,寻找彼此的“同乡”。
海豚生活在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中,它们所发出的哨叫声各具特色,宛如人类的地域方言。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方言”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追溯并确定不同海豚群体的血缘联系。
中华白海豚,隶属于驼海豚科,系我国重点保护的一级物种,并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此类海豚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散布不均。2014年,科研人员在海南岛西南部海域发现了新的中华白海豚群体,那么这些海豚与我国其他水域的海豚是否属于同一家族呢?
为解决此问题,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对这片海域进行了海豚声音的监测。在此期间,他们共识别出226个哨声信号。通过对波形特征的分析,这些哨声被划分为六种不同的声音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的中华白海豚确实拥有独特的“方言”——它们的哨声频率与持续时间均与其他水域的海豚存在差异,尽管持续时间较长,但声音结构相对更为简单。

研究人员对海南、广东湛江以及广西三娘湾的白海豚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湛江与三娘湾的白海豚之间哨叫声存在较高相似性,而海南白海豚的叫声则与前者差异较大,显示出其独特的声调。基于这一发现,研究者推测海南的白海豚可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种群,其与邻近水域海豚之间的基因交流相对较少。至于为何这些海豚会发出与众不同的哨叫声,环境因素或许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环境噪声较为嘈杂的水域,海豚倾向于发出简单、低频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
(本文摘自《万物》 它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原理,横跨七大学科,涵盖环境生态、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生物医学等各领域。由世界公认、首屈一指的科普专家创作,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杂志构建了权威、系统的知识图谱,将复杂的科学化繁为简,充分满足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全家大小的求知渴望。《万物》杂志订阅 2025杂志订阅 科普杂志 开学季杂志订阅 http://www.zazhipu.com/202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