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心动 只有心悸
我穿着毛茸茸的鹅黄色睡衣盯着本周小酌对象的干白起泡酒缓缓滴下最后几滴残余,左手划开手机锁屏打开买手店客服的对话框,询问这款18年的起泡酒还会不会补货上新。
“这个暂时没有哦,亲亲,最近暂时不会补货呢。”
亲亲。
前段时间好些语言学公众号都在讨论语言膨胀,那些曾经令人面红耳赤脸红心跳你侬我侬的软语,也可以是陌生人交友示好的开场白。就像情人节到来,品牌批量种草式地发出甜蜜信笺,暗示心动不如行动。
于我而言,在这个日子,暂无心动,只有心悸。最近和朋友聊起,能感觉到一种存在感很强的空。并非日程并不饱和,并非日子过得平淡,只觉得时间的流逝像是静脉血缓缓在皮肤下流动,发出幽暗的蓝光。而我想要的是动脉血贲张的搏动,敲着脑袋告诉我“嘿,你活着“!
今天脑袋倒是在打鼓。周五一般是quiz night,和朋友们一起参加有趣的小知识问答。工作结束后小睡了一会儿,闹钟想起该准备出门的时候脑袋还嗡嗡地,盯着窗外水泥色的天发呆了一小会儿,以“hammering drumming headache”告退。咚咚咚,是退堂鼓,是让人略感不适的心跳声。
简单做了点一人食,倾尽最后一点干白,索然无味地看了会儿下饭剧后,又打开萨莉鲁尼的小说翻了起来。
Normal People 改编剧爆火,千禧一代杂糅着欲望、羞耻、混乱、迷惑、真诚、自欺欺人……斑驳陆离相互角力的感受之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无数人共情动容。鲁尼的小说不止这一点,但这一点已经足够让人喜爱了。她的文字有巫术,对我下蛊,我会沉沦其中翻来覆去地思考,最后用温特森的设问结束滚雪球的自我追问,why be normal when you could be happy?
但不要去问happy意味着什么,追溯到这个抽象的概念,告诉自己happy就是happy。咔——
鲁尼最近一本小说《间奏曲》(Intermezzo)写了两兄弟……(这里我想了很久,如何描述)鲁班锁般相契的命运。周三看完爵士乐演出,和在附近办事的朋友在苏州河边散了会儿步,他问到最近我在读什么书。我说起鲁尼的Intermezzo,三言两语就把情节解释清楚了,又不知是否在画蛇添足,忙不迭辩护,“she actually excels in writing subtle emotions.”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我很难描述我的踏入,我的每一次踏入。那些我为之驻足的词句,在电子书的墨水屏上划线,过了许久偶然回顾时,一条条注释并列像汗血宝马停在马厩中,少了言语之箭腾飞的情绪张力。
要与存在的空抗衡,就是少一点用抽象的概念自欺欺人。鲁尼的小说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写出了自我掩饰的虚张声势,又写出了自卑无助弱小恐慌,仍写出了相互支持的心灵共振。阅读她,我有一种很强烈的代入感,用文学的语言絮絮叨叨日常的琐碎,似乎能用一寸烛光暂时融化黑暗里棱角分明又坚硬的被冰冻武装的自我。
和好友聊起,人类在情感表达中的可怜之处。我不由得感叹——
说一句我想你,还要想过来,想过去,
写一首藏头诗,
用一些倒装句,
又不经意地告诉你,
我只是刚好写了点东西,给你看看。
可以。仍然可以这样做,但不要忘了把那一句欲盖弥彰呼之欲出的“我想你”,平铺直叙地告诉对方。
太阳照常升起,明天继续拧巴。祝大家都能笨拙地表达自我。
I feel so much and so deep;
but no worries, I’m not allergic to human beings :)
© 本文版权归 Minerva 火柴盒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那朵花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04 09:55:48
-
Minerva 火柴盒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4 22: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