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DeepSeek以爱德华·吉本、阿瑟·克拉克、钱钟书等11位天才与巨匠的风格改写《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的反思
写在罗振宇《文明之旅》第1季完结之际|公元1000-1047 DeepSeek以《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爱德华·吉本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DeepSeek以普鲁塔克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
DeepSeek以《文明的故事》作者威尔·杜兰特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
DeepSeek以《光荣与梦想》作者威廉·曼彻斯特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
DeepSeek以《日本史》作者詹姆斯·L.麦克莱恩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DeepSeek以大前研一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 DeepSeek以傅高义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DeepSeek以辜朝明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 DeepSeek以阿瑟·克拉克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DeepSeek以J.K.罗琳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DeepSeek以钱钟书的风格改写我的《文明之旅》第1季观看心得 | 1000-1047 一
AI以11位天才、巨匠的风格改写我的文章 甲辰龙年的最后几天,一直在用豆包AI生成穿袈裟的熊猫翻山越岭的脑洞图。乙巳蛇年的最初几天,让DeepSeek模仿11位天才与巨匠的文风,改写我写的《文明之旅》第一季的观看心得。我的原文分为治理、冗余、秩序与AI、启发四个部分。我让AI模仿的对象分三类:第一类是研究人类文明史、古希腊罗马历史、美国史的历史学家;第二类是研究日本历史与商业经济的学者;第三类是幻想小说家和文学家。
先说第一类。我挑选了《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普鲁塔克、《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文明的故事》的作者威尔·杜兰特,以及《光荣与梦想》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
AI生成的普鲁塔克风格文本中,多处提及古希腊神话故事。比如,其将科举比作希腊锻造之神赫菲斯托斯的金网,这与唐太宗李世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言异曲同工。AI普鲁塔克还把官交子比作希腊能工巧匠代达罗斯制作的白蜡翅膀,形象地表明它是一把双刃剑,虽有助于人类「飞升」,但使用者若在高飞的过程中忘乎所以,靠近太阳,翅膀就会被高温融化,导致自身坠亡。至于庆历新政,AI普鲁塔克将其与古希腊梭伦改革作对比。至于北宋高官张知白和鲁宗道的恩怨,AI普鲁塔克则联想到了古罗马高官克拉苏与西塞罗的交锋。
对于AI爱德华·吉本,北宋的冗官现象让他联想到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开创四帝共治后,官僚系统膨胀,进而需要开展包括货币改革在内的一系列财政改革。AI吉本将官交子与戴克里先的货币改革作比较,把庆历新政与古罗马格拉古兄弟失败的改革作比较。当AI吉本赞赏李元昊对外称臣、对内称帝的政治手腕时,也暗讽了征服英格兰的诺曼底公爵对英格兰的粗暴统治。
AI威尔·杜兰特同样用格拉古兄弟改革类比庆历新政。在谈论北宋向西夏颁布历法时,AI杜兰特联想到了英国确立格林威治子午线(即零度经线)。AI威廉·曼彻斯特的文本,将北宋历史与美国现代史放在一起作比较。AI吉本思考冗官时,可能侧重于其负面,而AI曼彻斯特却联想到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雇佣冗余人员以工代赈的必要性。AI曼彻斯特还将澶渊之盟中北宋通过经济手段化解军事压力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放在一起比较。
前面提到的几位天才和巨匠,主要关注欧美历史。接下来,将视角转向研究日本历史与经济的学者詹姆斯·L.麦克莱、傅高义、辜朝明、大前研一。在AI生成的《日本史》作者詹姆斯·L.麦克莱恩风格的文稿中,多处将北宋历史与日本古代史进行对比。
AI傅高义则把北宋历史和日本现代史上的经济事件相对比。在谈及冗余问题时,AI傅高义提到丰田生产体系中存在「必要的冗余」。然而,进一步查资料会发现,丰田生产体系中并没有「必要的冗余」的确切概念,这一观点是AI衍生出来的。AI认为,丰田会选取多家供应商以防范风险,这种冗余增强了丰田发展的韧性。
前面提到的AI在谈论科举时,谈论的都是其积极方面。但从AI辜朝明的视角来看,科举展现了另一面。随着科举录取率提高,越来越多的家族、家庭让男丁投身读书考试的赛道,这无疑加剧了读书人群体间的竞争。并且,在录取率提高的背景下,衙门岗位供不应求,进而也让科举入仕者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AI辜朝明指出这个现象正是合成谬误。
AI辜朝明把《文明之旅》第一季所聚焦的近50年(公元1000-1047),划分为三个时间段。一是宋真宗朝缔结澶渊之盟后,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周期;二是宋仁宗朝初期,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周期;三则是宋夏战争引发财政危机的周期。AI辜朝明的时间段划分极具概括性。
现在,再看看文学创作者改写版本中的亮点。AI钱钟书不免掉书袋,文章多处提到《庄子》以及历史典故。比如,宋仁宗登基后,严防刘太后僭越祖制的鲁宗道,被AI钱钟书类比为东汉时期裸身击鼓、在鼓声掩护下大骂曹操的祢衡。
AI模拟的J.K.罗琳文风依旧充满想象力。文章开篇提到北宋宰相吕端,他将与太后合谋更换皇位候选人的宦官王继恩锁在档案馆的库房,AI罗琳笔下,吕端给库房上的锁有三重咒符,分别是家国同构的理念、科举的墨香以及岁币的碰撞声。这个想象很有趣,而更硬核的想象与联想来自AI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
AI克拉克将官交子所凝结的社会信用共识称作熵增中的局部逆运算。他把庆历新政中范仲淹领衔的改革派遭遇保守派的反扑,类比为细胞器阻碍线粒体革命。在20亿年前,线粒体本是独立的细菌,后来才被更大的细胞吞并,线粒体在细胞中就如同外来户。范仲淹改革恰似外来户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引发后者的反弹。至于张知白和鲁宗道这对冤家之间的斗争,AI克拉克则联想到了希尔伯特空间博弈。
二
AI教的历史学思考方法
最后,单独提一下AI大前研一,他贡献了一种历史学的思考方法,DeepSeek将其命名为「TIC矩阵」。在思考历史事件时,可以将之置于一个三维坐标系中。X轴是技术代际差(Technological Disparity),Y轴是制度进化度(Institutional Evolution),Z轴是共识凝聚率(Consensus Cohesion)。DeepSeek从这三个概念的英文词组中各取首字母为这种思考方式命名。
DeepSeek还演示了如何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放入TIC矩阵中思考。例如大航海时期的葡萄牙,航海技术发达,在X轴上的数值高;然而,在代表制度的Y轴上,葡萄牙对应的数值低,因为封建采邑制度限制了有效的殖民管理体系的建立;Z轴上的低数值则代表葡萄牙全社会对发展商业的低共识。三者综合起来,解释了葡萄牙在海外竞争中逐渐落后于荷兰。荷兰的航海技术中等,却发展出股份制公司、专业经理人等先进制度,且全社会具备高度的商业共识。
三
对AI生成的浓缩信息的反思
用Deepseek以11位天才与巨匠的风格所生成的文本,有着精妙的修辞、漂亮的句式、深刻甚至让人不明觉厉的哲思。在AI生成的众多修辞中,我想单独讲讲AI威尔·杜兰特的一个比喻。他将科举比喻为社会蒸馏器,朝廷以科举取士的形式对民间人才进行提纯。在蛇年春节期间,我学到一个新词:模型蒸馏。所谓模型蒸馏就是小模型学习大模型,模仿大模型的输出结果。这就类似小模型对大模型的关键知识与模式进行提炼、提纯。
模型蒸馏是一种浓缩,写到这里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用11位天才与巨匠的风格生成的文本中术语如此密集(相关内容见《术语密集的AI生成文本就像高浓缩的胶囊咖啡液》)。大模型是对海量知识的浓缩提纯,蒸馏模型是对大模型的浓缩提纯,而模型所生成的内容又是对提纯的提纯。
人体摄入太多精加工、高热量的浓缩食品不好,大脑摄入太多浓缩的信息也不好。《文明之旅》第二季在2025年三月播出,到时候,我依然会像看第一季一样,不假AI之力来产出观看心得的文稿。
AI生成的11份文本的部分内容
AI大前研一提出的「TIC矩阵」
……
**建议缩写:TIC Matrix**
- **T**echnological Disparity (X-axis)
-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Y-axis)
- **C**onsensus Cohesion (Z-axis)
**总结**:TIC(Technology, Institution, Consensus),直接对应三维轴的首字母(T/I/C),简明易记,突出技术、制度、共识的核心维度。
最后的补充
这篇文章昨晚就用语音写好了,原本设定在今早6点半定时发布。但今早醒来后,我取消了发布,原因是想更换文章封面图。原来的封面是用豆包AI生成的脑洞图,内容是熊猫坐在电脑前玩「清明上河图」的游戏,窗外星河灿烂。我之所以要更换封面图,是因为这篇文章是我自己写的,当然,文章内容又是总结蛇年春节期间AI教我的事。如果使用AI生成的封面图,可能会让人产生文本由AI生成的误判。于是我起床打开电脑,登录创客贴网站,生成了一张朴素的封面图。
在AI触手可及的今天,为何还要依靠人脑创作文章内容,而不假机器之力?因为机器生成的内容就如同浓缩的超加工食品。天天吃超加工食品、吃快餐是一种选择,总是使用AI生成图文内容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快餐搭配有机食物,AI生成的文本搭配人脑生成的文本,也是一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