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枣庄
枣庄这个城市很分裂。
整个城市分为五区一市,分别是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和滕州市。莱芜消亡后,枣庄就是山东最小的城市了。
枣庄这一片土地上的历史很悠久,但枣庄这个建制却不算太长。在更长的时间里面,这里分属于滕县和峄县。明朝开始,本地民间开始兴起采煤行,据传,此地附近有大片枣林,故名“枣庄”,后煤矿区域俗称“老枣庄街”,逐渐成为了城市名,曾经的滕州、峄县反而成为枣庄市的一部分。
建国初期,枣庄还是以煤矿为主要产业,因此当时的枣庄政府所在是老枣庄街,现在叫做市中区。在矿业衰败的今天,市中区显得有点破败,甚至不如别处的县城。

这一区域,现在留下最多的,是当年中兴煤矿公司相关的老建筑,最为特色的是中兴煤矿的老办公楼。平时作为中兴博物馆对外开放,大楼建于1923年,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将欧洲的建筑风格和中式的屋架结构完美的结合,其选料考究,工艺细致,建筑建设之初飞机形状的巧妙设计,象征着公司的腾飞。







还有一些煤矿遗迹,东大矿、北大井之类的,没能来得及去。
老枣庄街上还有一座白骨塔:
白骨塔,高6米,周长1.2米,分两层,青砖结构,六角圆形宝顶状。清宣统元年(1909)山东峄县中兴公司在开掘南大井过程中,发现了众多的死难矿工遗骸,清宣统二年(1911)3月,为祭奠这些死难矿工,中兴公司将这些遗骸集中安葬,并在上面建塔,塔的南面镶石集刻"白骨塔”。





近代枣庄历史上,更有名的其实是铁道游击队。当时枣庄煤矿的煤炭,要先在老枣庄街运上火车,向西运到临城火车站,再通过津浦铁路转运他处。铁道游击队主要是在老枣庄街到临城站这一段铁道附近活动,而微山湖在更靠西一点的微山境内。老枣庄街这里的火车站是现在的枣庄东站,目前只有每天的几趟绿皮火车,旧的站房要到车站内才可以看到。


而故事里,游击队夜袭过的洋行,如今也还有遗存:


如今枣庄市政府搬迁到了薛城区与市中区之间,高铁站是枣庄站,而南北主要列车也是通过枣庄西站,枣庄西站也有老的站房,有着百年津浦火车陈列馆:


枣庄西站不远处,有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整体包括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和纪念馆。



铁道游击队是以铁道和火车站为依托,重点在瘫痪敌人交通,夺取物资,战略上牵制和威慑敌人。最著名的一支就是鲁南铁道大队。



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后,以鲁南为中心,坚持抗日,鲁南的抱犊寨山区是师部所在。一方面坚持正面抗战,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发展敌后抗战,鲁南铁道大队是由附近多支铁道队组建而成,历史上战功赫赫,但也牺牲惨重。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实际是多位烈士形象组合而成,因为实际上牺牲的人太多了。











枣庄还有很多好地方:南边的台儿庄在山东赫赫有名,台儿庄古镇在台儿庄战役中基本被毁,但这一名称在中国近代史中永不磨灭。北侧的滕州则是历史极为悠久,下次有空细写。薛城区作为现在枣庄重点发展的区域,整体基建也要好很多。

枣庄博物馆分为两个部分,东馆也就是老馆在市中区, 时间不够没能去。西馆在薛城区,也很精彩,虽然整体规模不算很大,但早期的青铜器藏品非常精彩,不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文明早期,这里主要是以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主,典型的东夷部落风格。



夏商周时期,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本地的东夷文化相交融,产生了诸多小国,比较有名的泗上十二诸侯就在这附近,比较有名的是薛国和滕国,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小国。


西周分封邾国于此,后邾国分为邾国、小邾国、滥国三个小国。














附近还有更小的偪阳国,虽然只有现在一个乡大小,却曾抵抗十三国联军。




战国以后,枣庄一带历史内容也有,但没先秦时代那么辉煌。汉代以大儒知名,楚汉文化逐渐在此区域交融,最多的还是汉画像石。而本地的瓷窑工艺从南北朝一直到明清从未间断。








而京杭大运河开凿后,台儿庄作为枣庄段运河的核心,成为这一区域的商贸中心。



来枣庄之前,没想到枣庄还有这么多可看的地方,准备的时间不多,倒是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坐了个够。一般人们都直接去往台儿庄古城感受历史,其实枣庄市区也值得一来。

新丰美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渑池会 (5人喜欢)
- 南京,南京城墙博物馆 (6人喜欢)
- 高淳,陶瓷博物馆
- 武汉旅游攻略(2025新版) (1人喜欢)
- 不起眼的鹤壁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