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门当户对
好些年前出去玩,在一个当心脏科医生的朋友家住了两天。闲聊时朋友问我家孩子有没有读医学院的打算,我说读医学院时间长,当住院医也很辛苦,我家的没有你那种拼劲。没想到坐在一边朋友的全职太太笑道:读医学院未必要当医生啊,可以嫁给医生。——我这才想到,他俩当年是医学院的同学,这好像在说一句今天看来很不正确的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围城》里方老爷子对儿子说过一段更不正确的话:鸿渐,这道理你娘不会懂了——女人念了几句书最难驾驭。男人非比她高一层,不能和她平等匹配。所以大学毕业生才娶中学女生,留学生娶大学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敢娶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
杨苡的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刚出来不久我找来读,读完发现很多地方印证了这段话,钱钟书以小说家言描写了当时的一种普遍风气。
杨宪益有两个妹妹,大妹杨敏如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二妹杨苡(原名杨静如)是翻译家和作家,她翻译的《呼啸山庄》至今仍然畅销。他们的母亲在对女婿和媳妇的态度很有意思。
杨苡的丈夫赵瑞蕻是她西南联大的同学,外人看来俩人很般配,好多文章说他们是“翻译伉俪”,但是杨苡的母亲却看不上这个女婿:
“之前母亲已经从纮武那里知道,赵瑞蕻在追我,这时对上号了,自然会特别留意。问赵家里做什么的,他说做生意的。母亲一下没明白,听我解释了(赵的父亲开一间杂货铺)之后说,噢,就是做小买卖的。言下有点看不起。赵瑞蕻的父亲原先是茶叶店学徒出身,后来自己开了店,当然不算大买卖。其实就算生意做得大,以杨家人的眼光,也不大瞧得上——说起来银行也是做生意,但银行的人有优越感,总觉得和‘生意人’是两回事似的。……门不当户不对。后来她一直对这个女婿就是不满意的。”
“有一次她绷着脸把一封信扔过来让我看,说,你看都写些什么?!——是一个红色的信封,赵瑞蕻的父亲写的,毛笔字挺漂亮,大意是小儿三生有幸,高攀府上什么什么的,还说打完仗之后,再补送彩礼,金项链、金戒指……母亲一直觉得这门亲门不当户不对的,看到一一列出来就更生气,说,那些东西我们都是赏下人的。”
母亲更喜欢大女婿罗沛霖:
“罗家在天津也是大户人家,罗沛霖的父亲当年和我父亲算是共过事的,都在沈阳的电话电报局,我父亲是局长,他父亲地位稍微低一点,副局长什么的,我父亲叫杨毓璋,他父亲叫罗云章。后来我父亲办银行,他父亲做了其他什么生意,做得挺大,两人还共过事,这不是巧了吗?不光门当户对,好像还知根知底了。”
但没想到罗家一开始反对这门亲事:
“没想到这次轮到(罗沛霖的)家长不答应了:他母亲反对。他们打听过了,知道我姐是姨太太生的。我母亲知道后不服气:怎么就门不当户不对了?当年你爸爸还是他父亲的上司呢。”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看来出身和门第真的很重要,又让我想起一则传说故事。一次左宗棠去见曾国藩,曾国藩出来迟了。左宗棠想起曾国藩不久前迎娶姨太太之事,跟他开玩笑说:“替如夫人洗脚。”曾国藩毫不含糊,立刻对道:“赐同进士出身。” (左宗棠一辈子没考上进士,一直是举人,后来慈禧赐他“同进士出身”。)
下面这段简直是在呼应《围城》里的方老爷子:
“除了门不当户不对之外,她对赵瑞蕻的不满其实还和另一种观念有关,就是男方应该比女方强,这样婚姻才和谐。她觉得我姐和罗沛霖就很理想——罗沛霖多聪明!降得住我姐的。赵瑞蕻就不行,不比我强,也不能让我服气。”
杨家老太太和洋媳妇的互动也很好玩。方老爷子说“洋人才敢娶她”,这里是只有“洋媳妇才敢怼她”。
“一度母亲想帮我哥(杨宪益)管家,保姆丁妈就是她找来的。母亲管家管惯了,觉得戴乃迭完全不会过日子,经常要指点她。有次她教丁妈怎么擦地板,大概是觉得戴乃迭教保姆的不对。乃迭不高兴了,说:‘It's my family.’。意思是,这是我家。她在母亲那儿都听母亲的,现在是在自己家里,她是主人。她和母亲并没有起冲突,但就此有了隔阂。母亲总觉得这是乃迭下逐客令了。大概只过了一星期,她就让人捎话让我姐接她回去了。”
这些事都发生了将近百年,如今自由恋爱,众生平等,是不是就没门当户对这回事了?当然不是。
前些时候看伊藤比吕美的《身后无遗物》,其中有篇写女儿的婚事:
“新郎是菲律宾人,非法滞留者。小留(伊藤比吕美的女儿)是美国人,结婚后他就能以配偶身份拿到绿卡了,所以他着急结婚。这是小留决定结婚时告诉我的。“什么?你难道不是被利用了吗?!”我真心为小留担忧。不过小留执意要结婚,没办法,我只好心情复杂地过来参加婚礼,反正结婚和离婚都是人生经验。”
这段话让我想起《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中,杨苡说:“我们家从一开始,对我的婚姻就是不满意的,母亲,我哥,我姐,都曾经说过,等大学毕业就离了吧。”
我还想起了发生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前些年有天在外面聚会吃饭,碰到一个年轻女生,说起和ABC男朋友分手了,主要原因之一是交往了一年多,男朋友从来没有带她去过他家。我问为什么,她说:不门当户对呗,以为我想靠他拿身份,还想图他们家的钱。我听了一愣,还没有说话,那女生又说:他们那几个钱,我还看不上呢,我将来肯定比他们那宝贝儿子挣得多!
杜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女大学生宿舍到吃喝玩乐的家 (84人喜欢)
- 写吃的梁实秋和张爱玲 (112人喜欢)
- 胸无大志的年轻人 (204人喜欢)
- 对一流的渴望 (189人喜欢)
- 吉井忍和上野千鹤子的“对话” (13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