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春节”之美,多媒体展馆解锁数字互动新体验
随着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非遗味儿”更浓了,目前,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中国非遗馆,让观众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了“春节”之美。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还可以将多媒体数字技术融入非遗展馆,开启一场春节文化的奇妙旅行,在数字互动装置前,感受传统与科技碰撞的独特魅力,全方位领略非遗味儿十足的春节之美。

多项展品齐聚中国非遗馆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贴春联、挂年画到舞龙舞狮,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在非遗馆内,人们能看到多项代表性的相关项目,进入彩门楼,写春联、印年画、投壶等传统年俗,让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热闹的乡村大舞台、流光溢彩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来自浙江乐清的首饰龙,是馆内单体最大的花灯,春节期间,当地百姓会抬着“首饰龙”游街串巷,承载着为家家户户祈求平安的美好寓意。还有由地方非遗传承人制作,传统与创新兼具的面花作品《龙凤枣山》,用搓、揉、编等10多道工序结合制作而成,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数字赋能,多媒体展馆生动呈现春节之美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为传统文化的呈现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中国非遗馆也可以融入数字技术,随着春节相关非遗项目的汇聚,数字赋能的多媒体展馆正生动地展现着春节之美。当观众踏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巨大的沉浸式投影区,它通过高清晰度的影像,将春节期间各地热闹非凡的庆祝场景一一呈现,从北方冰天雪地中盛大的庙会,到南方水乡别具一格的舞龙舞狮,逼真的画面和灵动的音效,让观众瞬间置身于节日的欢乐氛围之中。
沿着展厅前行,互动式数字展示台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这里,观众可以亲手体验传统春节习俗的数字化魅力,例如在“写春联”区域,观众挥一挥手,就能在在屏幕上挥毫泼墨,而系统不仅能实时模拟出毛笔在纸上书写的流畅笔触,还能根据书写的内容,即时生成对应的精美书法作品,并提供多种字体和风格供选择。
而对于那些珍贵的或大型的非遗实物展品,展馆还可以借助全息展柜进行辅助展示。利用数字影像,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都会被一一展出,原本静止的展品仿佛“活”了起来,展示出其复杂而精美的制作过程。在多媒体技术的助力之下,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魅力以更加生动、多元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多媒体展厅的应用优势
多媒体展厅为春节非遗展示带来了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互动体验上,它打破传统展览的静态模式,让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极大提升了观众的积极性与热情,丰富的展示形式能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对于珍贵的非遗实物,多媒体展示能减少直接接触与损耗,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说,多媒体展厅以其独特优势,在传承春节文化、保护非遗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也必将为更多传统文化的展示带来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