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记录20:1909年落幕
旅游者的噩梦(1909)
塞冈多·德·乔蒙执导的短片《旅游者的噩梦》(Une excursion incohérente)是一部以技术展示为主的作品,叙事相对薄弱。影片通过一对夫妇的野餐冒险,运用电影特技展现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场景。如果在注重画面表现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情节的发展,影片的整体质量将更加出色。
比芭走过(1909)
《比芭走过》(Pippa Passes; or, The Song of Conscience)改编自英国诗人及剧作家罗伯特·布朗宁的戏剧《比芭走过》,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选择、责任和人生转折的故事。
原著中,纺织女工比芭在一年中唯一的假日中,一边吟唱着歌曲一边走过各个地方,她的歌声无意间影响着其他人向善的道路渐行渐近。导演格里菲斯从中选取了三个小故事进行改编,重点聚焦在比芭对周围世界的深远影响。
命运的傻瓜(1909)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在短片《命运的傻瓜》(Fools of Fate)中,格里菲斯以一出悲剧提醒世人:越是试图改变命运,越容易陷入命运的捉弄。本片有着明显的男性主义色彩,故事讲述了一位不安分的妻子,因缘巧合与丈夫的救命恩人互生情愫。然而,两个男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即便她最终回心转意,回到家中,却只发现丈夫因绝望自戕后的冰冷尸体。
此前的电影,原创剧本内容叙事都比较单线和直接,《命运的傻瓜》采用了错落的叙事节奏。能让观众产生新鲜感。
阴沉海面上的白线(1909)
《阴沉海面上的白线》(Lines of White on a Sullen Sea)与上一部短片形成鲜明对比,讲述的是多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在宁静的小渔村中,少女的未婚夫出海后音讯全无,而事实上,他早已在另一个港口结婚生子,少女则因思念成疾。几年后,未婚夫带着家人衣锦还乡,始终爱慕少女的青年迫使他前去见少女最后一面,为这段悲剧画上句号。
尼禄(1909)
意大利早期电影最为知名的类型是史诗片。在《庞贝城末日》之后,阿图罗·安布罗西奥和路易吉·马吉再度合作完成了《尼禄》。这部影片以著名暴君尼禄的传说为题材,讲述了他因宠幸波培娅·萨宾娜,在罗马大火后身死的故事。尽管影片的最后一小部分已遗失,但这并未影响整体观感。
影片采用了大规模的场景布置和舞台式表演,每个镜头的构图都极具美感。在展现尼禄焚烧罗马城等场景时,运用了大量特技,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虽然当时美国和法国的电影工业体系已相对成熟,其他国家的电影行业显得较为稚嫩,但《尼禄》为意大利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同时也为日后史诗片的发展以及意大利电影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的空中战争(1909)
沃尔特·R·布斯执导的《未来的空中战争》(The Airship Destroyer)是一部早期科幻电影的经典之作,以其超前的主题和特效技术闻名。故事围绕一次假想的空中袭击展开:敌国的飞艇舰队对英国发起空袭,投下的炸弹造成了巨大破坏。一位发明家设计出一种发射导弹的地面防御系统,成功摧毁敌方飞艇,挽救了国家危机。
尽管本片的剪辑和叙事略显粗糙,但其极具创意的主题和卓越的特技效果赋予了这部短片重要的历史价值。从故事主题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欧洲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以及各国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
滑溜溜的吉姆(1909)
《滑溜溜的吉姆》(Pickpock ne craint pas les entraves)是由塞冈多·德·乔蒙执导的一部经典特技电影,讲述了一位爱恶作剧的扒手通过各种巧妙手段逃脱警察追捕的故事。影片因其创新的特技效果而闻名,特别是大量运用了精妙的定格动画,为观众呈现了独特的视听体验。
从印第安人的角度看(1909)
《从印第安人的角度看》(The Redman's View)是格里菲斯创作的另一部以北美原住民为题材的短片,采用批判视角揭露了白人征服者的野蛮行径。影片讲述了原住民在白人入侵下被迫背井离乡、踏上漫无目的流亡之路的悲惨故事。
格里菲斯通过还原现实的叙事,深刻展现了殖民主义对原住民的摧残,揭示了这段历史中的黑暗与残酷。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很少有电影能如此人性化地刻画原住民的处境,同时直面并揭露这段沉重的历史。
小麦的囤积(1909)
《小麦的囤积》(A Corner in Wheat)是格里菲斯的经典短片之一,讲述了一位贪婪商人通过囤积小麦垄断市场,导致穷苦民众无法负担昂贵的面包,生存成了难题。最终商人失足跌入小麦储藏坑中窒息而亡,但民众的生活仍然处在穷困之中。本片改编自弗兰克·诺里斯(Frank Norris)的小说和短篇故事《深坑》(The Pit)和《麦田里的一角》(A Deal in Wheat)。
影片中,小麦不仅是经济作物,更象征着社会财富与人类劳动。通过小麦这一媒介,电影揭示了经济垄断对农民与工人阶级的压迫,深刻批判了过度追逐利益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以强烈对比刻画出社会阶层间的尖锐对立。富人之死的结局隐喻因果报应与社会正义的终将实现。
本片大量运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比如将穷人排队领取面包的静态场景与富人宴会的动态画面产生碰撞,这种叙事方式在当时极具创新性。无论是在社会历史意义、文化美学价值还是电影行业发展层面,《小麦的囤积》都是一部卓越的作品。
圣诞老人的陷阱(1909)
《圣诞老人的陷阱》(A Trap for Santa Claus)是格里菲斯于1909年末上映的假日电影,是早期圣诞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面临破裂的故事:父亲因找不到工作而沉迷酗酒,最终离家出走;母亲则独自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却意外获得了一笔遗产。在圣诞前夜,孩子们计划捉住圣诞老人,然而他们捉到的却是企图盗窃的父亲,最终他痛改前非,与家人团聚。
格里菲斯通过其擅长的叙事技巧,加上演员细腻的表演,呈现了一个完整而感人的故事。影片触及了贫困、家庭破裂与重建等社会问题,这是格里菲斯作品中典型的社会关怀。同时,它融合了圣诞节精神,强调了家庭团聚的重要性,并在结局中展现了救赎与希望的主题。
仲夏夜之梦(1909)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一部由查尔斯·肯特(Charles Kent)和J·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 Stuart Blackton)联合执导的经典影片,改编自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这部电影对原作进行了大胆的简化与改编,将重点放在佩克的恶作剧及其对人物关系的影响上。
此外,这部电影是无声时代女影星多洛雷斯·卡斯特洛(Dolores Costello)的银幕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