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医保缴费、就业难,与公务员涨薪反差下的民生困

公务员涨薪进行时
时下,公务员涨薪的消息频有传出。背后可能有众多因素推动,一方面是物价水平攀升,为保障公职人员的生活质量,适当调薪。另一方面,合理的薪酬增长有助稳定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及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非事业机制单位如果没有保持一定薪酬涨幅,同样对员工积极性会产生打击,导致出现一些消极、负面怠工等情形出现,这点两者区别不大。)。再者,这部份群体医保社保大多只需缴交个人部分,其余均由所在事业单位缴交,负担较轻,会比普通老百姓有更多的消费意愿进行消费,对国家扩大消费有一定帮助(部分事业单位亦存在个别岗位收入偏低的情况)。
普通人生活重压的社保医保缴费之困
与公务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老百姓面临的社保医保缴费难题。2024年,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印发通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加 30 元和 20 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和400元。虽说财政补助力度在加大,但对于收入微薄的群体来说,个人缴费部分的增加仍是不小的负担。
在一些县城小镇,普通人月收入大约2000元(3000~4000元已属于中等收入)左右,社保医保一档缴交费用约1500元,扣除个人负担部分约500(这仅有少数民企有此条件,大部分单位负担部分是空白),社保医保缴费占到了个人收入的25%,意味着每月扣除相关费用后,手头可支配金额大幅减少,各方面开源节流成为常态,还何来对其他消费产生动力。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社保缴费接近千元,几乎是月收入的一半。这使得无单位负责空白部分人员与灵活就业人员面对缴费时就陷入了两难:交吧,生活难以为继;不交吧,又担心以后老无所医、老无所养。
就业难,收入低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4年1~10月人力资源保障数据,城镇调查失业率(10月)为5%。细分年龄段,16~24 岁劳动力失业率高达17.1%(这部分群体大多刚入社会经验欠缺,同龄就业竞争压力大),25~29 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8%(这个阶段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但又面临行业转型压力,随时有失业风险。),30~59 年龄段岁11月数据显示失业率跃升至5.0%,而原先的失业率基本在3.8%(这个群体是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如非高收入人群,不用说35岁是职业坎,只要一失业,家庭经济即很快陷入危机。)。当然这些数据只提供参考,在普通县城小镇工作机会一直稀少且多为低薪岗位,月入 2000 左右的常态收入要面对生活开支、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支出,再负担社保医保费用,大多力不从心。
普通县城民众的挣扎-收支两难,缴费艰辛
以某君为例,他在县城一家小超市当收银员,每月基本工资 2100 元,加上全勤奖之类,满打满算能拿到 2300 元。每月房租水电约500元(这在县城已是较为低廉的居住成本了),伙食开支约900元,交通、通讯100元,日用品200元,基本开支已达1600 元左右,手头便仅剩 600 元,即使是购买一年一交的城市居民医保,2024年的统筹标准也需要1020元/年。在此情况下,若缴纳居民医保,每年至少两个月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偶尔改善伙食购置新衣亦已属奢侈之举;若不缴,又担忧生病更无保障。这种两难抉择,是无数普通县城民众的生活真实缩影,微薄的收入在刚性支出面前都已捉襟见肘,面对社保医保缴费大山,只能望而却步。
能否为低收入者 “遮风挡雨”
近年来,政府有出台诸多帮扶政策,为部分低收入群体减轻社保医保缴费负担及补贴优惠,大病保险政策也在不断优化,然而仍存在短板。部分地区扶持力度受限于财政资金,补贴对象的精准识别上有延迟,有些边缘困难群体未能及时发现纳入补贴范围,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因身份界定模糊,难以得到补贴或实质性帮助。
如何能破解这困境,给予低收入人群更有力的保障,并防止返贫现象,可能需要更多的实际政策支持。假如能探索建立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专项社保医保补贴基金(资金来源通过财政专项拨款、社会的一些慈善捐赠、国家其他层面的资金帮扶等各种方式),通过精准评估,为真正困难者提供合理的社保医保补贴,同时拓展提高就业促增收帮扶政策,让低收入群体在政策扶持下不再为社保医保缴费忧心。
困境中有依靠,未来有保障,或许只有这样,普通老百姓生活才更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