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食物
一、白粥
21年去恩平市出差,结束一天的调研后我们一行人觅食晚餐,在靠近河边一家餐馆吃围餐,主食点了一大份白粥。热乎乎地盛一碗,入口还有些烫,但却不愿意把它吹得冷一点,就喜欢这种有点烫的感受。软糯细腻温暖,又有点奶滋滋的感觉,米已经被煲得像糊糊,也懒得嚼。从入口到胃里,完全被治愈的感觉。在广东吃到的好多白粥都是咸的,在我的口味记忆中白粥就是要没有调味的, 所以到广东食粥一开始实在难以忍受,后来也只能妥协, 唉。但在恩平竟然吃到了不放盐的白粥!有品!桌上的其他菜品已经完全记不得了,但对这个粥却一直念念不忘,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白粥,结账的时候还跑去问老板是怎么做出这么好吃的粥的,老板好像说要用油把米浸一下,可那个粥甚至一点油气都感觉不到,谁知道真的假的。一直想着要再去一次恩平,为这碗粥。
二、刚出炉的皮牙子馕
中午十二点多,打馕店正在热火朝天地用馕坑烤馕,所谓皮牙子是指洋葱,切成细丝撒在馕饼上。路过碰上刚出炉的皮牙子白馕,买一个,要立刻吃。馕边是酥松的,牙齿刚感觉到酥,立刻又变成柔软的口感,可还不是完全的软糯,而是那种韧韧的“软劲”。馕心薄薄的,吃起来更加酥脆,皮牙子的味道混着炙烤过的面粉味道,香气浓郁。每次只想吃一口解解馋,一转眼就吃完了半个,于是索性把一整个都吃完了,好了,又不用吃午饭了。
三、热牛奶
牛奶当然要热的才好喝,煮沸的那种。不管是没有杀菌的生牛奶,还是有包装的巴氏奶,统统扒掉包装,倒入奶锅,开火加热。煮牛奶时不敢去干别的事情,因为一不留神就会沸腾然后溢得到处都是,只能虔诚地站在灶台前等待。待看它咕噜噜涌出一层绵密的泡沫,立刻关火,然后倒入马克杯。捧在手里,装模做样地吹一下,但恨不得马上喝一大口。热牛奶的奶味比常温或者冰牛奶的味道更浓郁,又不同于冰博客喝几口就有些腻味。热牛奶表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奶皮,我不会专门去吃它,但喝的时候它会黏到嘴唇上,很好玩。喝个250毫升的热牛奶,又要开火,又要洗锅,还得洗个杯子,可能这个劳动付出的过程也让热牛奶变得更美味,总之我很心满意足。
四、鹅肝寿司
平时不怎么吃内脏,但每次吃日料基本都要点鹅肝寿司。小小厚厚的一两片,用火枪直接加工。烤好的鹅肝金灿灿带零星的一点焦,再放在寿司米饭上,滴一点鳗鱼汁。直接一口喂进嘴里,自然融化开来,感觉沉浸在了一个华美的小宇宙,一副那种必须拍吃东西特写镜头的美味表情。但不能吃太多,一两个就够了。
五、肉汤
其实是羊肉汤,维族朋友们直接叫肉汤。但和我在内地常喝的羊肉汤不同,他们的肉是非常大块的,基本是拳头大小。所以这个肉汤不仅讲究喝汤,更讲究吃肉。肉和汤是分开盛上来的,羊肉放在盘子里,再配一碗汤。吃到一次仙品肉汤,是在维族朋友家里。红黄萝卜外加大块羊肉,再没有其他的调料或食材。在柴灶铁锅中大炖特炖几个小时,那样大块的羊肉也被炖得服帖,咬一口下去满是肉的香味,感觉很久没有吃到过这么有肉味的肉了,甚至根本不需要格外的蘸料,单纯就是食材本身的好吃....黄萝卜更是好吃,软而清甜,似乎完全没有被肉的油脂味道影响。去维族朋友家做客,拉面、抓饭、烤肉、肉汤,全是硬菜,吃到我害怕。他们的食物基本都是自己生产的,自己种麦子,自己种水果,自己养鸡养羊,都是土特产,难怪这么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