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难过关关过丨《小小的我》观后
“关公袍下过,关关难过关关过。”
【有剧透,介意慎入】
电影《小小的我》,聚焦残障人士题材,讲述男主角春和作为一位脑瘫患者在高考后的暑假里遇到的一系列人和事。通过故事展示的议题包含东亚家庭母子关系(尤其是有残障人士的家庭),“隔代亲”现象,以及社会大环境如何对待残障群体等。
看电影之前担心自己可能会哭得太伤心,提前准备了一包纸巾抓在手里,一直到看完电影,用了一张纸巾擦眼泪。
也还好,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催泪。电影也没有刻意卖惨,没有刻意做煽情桥段。这一点特别好评。
开头春和站在天台上写遗书,不由得让我想起《年少日记》里的郑有杰小朋友。还好,在这部《小小的我》里,春和有一位开明洒脱的外婆,在许多重要时刻,拉住了春和的手。
让我哭的是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春和找到了咖啡店兼职的工作,外婆很高兴,畅想了一下春和有赚钱能力之后能做的事情:可以买喜欢的衣服,可以自己赚钱去读想去的大学。春和说,这是尊严。
这一段是电影里我的第一个泪点。外婆畅想的是春和经济独立之后的花销自由,而春和表达的是更深一层,能赚钱代表他得到了尊严,意味着他的人格独立。
毕竟20岁高考完的春和,被妈妈强按着复习要复读,就连他每天穿什么衣服、衣服什么款式,都是由妈妈决定的,春和在个人穿衣这种小事情上,都没有自己的自主选择决定权利。
畸形扭曲的控制欲,在春和妈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多么典型的东亚家长,要管完孩子的一切。
也难怪现在很多人即便生理年龄是个成年人,心理年龄却依然是个位数,是长不大的巨婴。
有这种控制欲强到像变态一样的家长,养出巨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好在春和没有愚昧地地顺从,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有自己的反抗方式。
第二个场景,春和跟妈妈吵架。
春和坚持要读师范大学,毕业后当老师。妈妈说,就你这样的(残疾人),你看哪一所学校会要你?其他正常健全的人这么多,你看哪一个学校会请你当老师?
春和说,外面的人看到他的样子,害怕他嘲笑他都是次要的,关键是那个最厌恶自己的人原来是自己的妈妈,这才是最伤人的事情。
我在电影院里默默流眼泪。
当然春和指责的“妈妈的厌恶”,我觉得本质上属于妈妈的畸形控制欲——“因为你残疾,我担心你出事,所以你的一切行动都必须听我的,你不能忤逆我。”
撕下这层以爱之名的外衣,妈妈的种种行为都是畸形控制。在妈妈眼里,春和不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春和是妈妈的附属物,甚至,春和像个累赘。
第三个场景,春和终于收到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在心里嗷嗷哭。因为前面太多剧情会让我生出一种恐惧——春和的妈妈会不会私自修改了春和的高考志愿?会不会偷偷藏起了春和的录取通知书?一切都只为了让春和复读一年好满足妈妈的要求:读一个离家近的大学。
还好,春和最终如愿拿到了他喜欢的大学的通知书。也意味着他即将去往外地,开启他二十年来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
虽然故事最后妈妈跟春和道了歉,说她一直不敢直面的恐惧——原来当年妈妈生春和的时候,生得并不顺利,医生说因为妈妈不会“使力”,后来春和确诊了脑瘫。而此后妈妈也一直没有给春和办残疾人证,因为会让她觉得是自己没做好。
看到这个细节,我会怀疑当年是一场医丨疗事故,很有可能是医生技术不够,或者科技不发达,导致了春和的脑瘫。而电影里妈妈却只会自我怀疑自我恐惧,甚至那一句“不会使力”成为了她内心深处不可告人的阴影。但是妈妈不给春和办残疾人证这个事情,我觉得挺过分的,脑补了一下如果我是春和的话,我很难原谅这样一个充满控制欲又厌恶我的血亲。
想起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意是,东亚普通家庭能给到孩子最大的爱就是让ta可以自由选择。
深以为然。
电影里还有两处细节值得探讨。一个是外婆跟春和坐公交车,春和让座给小朋友之后,司机急刹车,春和没站稳摔倒了。司机说了一句非常伤人的话:残疾人就不要坐公交车。
第二个细节是春和兼职的咖啡店,店长之所以聘用春和,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雇佣残疾人可以有减税、补贴等优待措施。
电影里这两处细节,联想到现实社会,反映出社会大环境对待残疾群体的现状:
1.公共措施、无障碍出行做得还不够完善,不足以方便残疾人士独自出行。
2.公共服务行业从业者对待残疾人士的观念也有待提升。
3.政府有在做兜底(例如雇佣残疾人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补贴等),但是依然需要每一个人伸出援手的古道热肠。
为什么在公共交通工具里很少能看到坐轮椅或行动不便的群体?看不到,不代表他们不存在,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共措施做得不够完善,所以这些行动不便的群体在没有人陪同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独自出行,于是不被大家看到。
想起去年有一次在澳门公交车里看到的场景。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独自乘坐公交车出行,下车时,司机先停好车,拉好后车门的踏板,再把系在老人轮椅上的安全带解开,平稳地将老人轮椅推下车落地,再回到驾驶座关好车门启动公交车。
澳门的这段见闻应该会被我一直记很久,因为很少在内地见过,因为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搭把手”帮忙的温暖。
在电影里,春和遭遇公交车事件后,给相关部门写了一封投诉信。虽然后来相关部门给春和的反馈,更像是一种自我标榜的作秀,但是春和能有理有据地写投诉信这个行为,在我看来就很值得赞扬。
遇见不公平的事情,遭遇不公平的对待,用写投诉信这个渠道反馈问题,至少说明春和以及我们大家依然相信这是一个文明法治社会,相信这些不公正会得到解决,倘若是每一个人对写投诉信的行为都嗤之以鼻觉得无用,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手打柠檬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不混圈的社恐I人第一次做无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人喜欢)
- 低成本阅读指南(不完全版) (1人喜欢)
- 收养一只流浪猫需要几个步骤 (1人喜欢)
- 看完《破·地狱》加长版 (12人喜欢)
- 道不行,乘桴游于海——我自求我道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