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放到现在会饿死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恐怕提问者的思路是这样的:庄子主张躺平→在现代社会,躺平会饿死→庄子恐怕会饿死。
之前已经谈过了:庄子主张的是逍遥,决不是躺平。所以,庄子决不会去选择“饿死”这条路的。
从主观意愿上讲,庄子不会躺平,也不会饿死;那么,从客观上讲呢?
1,庄子的能力会使他很逍遥,而不是饿死。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史记》
庄子的能力有多强呢?楚威王要聘请他为相。(这话是司马迁说的,可不是庄子自己吹牛)——无论哪个年代,有能力的人总是饿不死的。所以,我们根本不必为庄子担心。
2,庄子可以灵活就业,而不是坐以待毙。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
——《史记》
庄子确实喜欢谈论一些玄妙的事情,但是,思想是思想,生活是生活,真正的思想家决不会傻到把自己活活饿死的地步。庄子嘴上劝别人不要做官,自己却去做个小官以养家糊口,前者是求道之法门,后者是存身之手段,两者是不冲突的。
3,庄子主张出世,却也不反对入世。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养生主》
庄子的确秉承着出世的思想,但他是不反对入世的。在庖丁解牛故事中,解牛的是厨子,听讲的是国君,他们都是世俗之人,但也都成为了庄子笔下得道的典范。故此,庄子并不反对入世,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庄子》中许由、秦失、匠石、王骀、支离疏等形象都是如此。
4,庄子有入世逍遥之法。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善刀而藏之。
——《庄子·养生主》
庄学不反对入世,更有入世之法。在庖丁解牛故事中,庄子将世界比喻成牛,将自身比喻成刀,最后讲:“善刀而藏之”,正是存身之法。这里的“以无厚入有间”也演化成下一章“人间世”的主张。——所谓人间世,指人要寻找世界的间隙而前行,而不是与世界以硬碰硬地撞个头破血流。在《人间世》一章,庄子讲了颜回、叶公子高、颜阖等三个故事,讲的都是居于险地而能存身的方法,正是庄学的入世智慧。
总之,庄子有能力、有智慧、有同理心、有方法,他有许多逍遥的手段,这样的人怎么会饿死呢?
不过,提问者的忧虑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庄子》中有许多寓言,比如大树故事、匠石故事、哀骀它故事等,似乎是在揄扬一种“躺平”的消极思想。
其实,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们要知道,庄子讲了很多“躺平”的表象,那不过是破除心贼的法门,那不过是对外物的断舍离,而并不是真的让你躺着不动。如果刻舟求剑地模仿它们,那就真的会饿死了。
-
相忘于江湖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25 20: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