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生活实践报告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地按部就班长大,那么大多数人都会在他30岁左右上下迎来他生命中的另一个“妈”。比起那些金银细软,这个“妈”才是男方给你的 Superstar。
我亲妈总说,别看婆媳关系是世纪难题,但丈母娘看女婿却是越看越爱。原本以为,与婆家分居而住的我,只需要线上答题,但万万没想到突遇变故,“线上答题”瞬间变成“线下实践”,打我一个措手不及。
——
首先摆在我面前最难化解的问题就是,我婆婆,永远,只在,厨房,待着。
不管做不做饭,厨房需不需要忙活,她永远,只在,厨房,待着。没事的时候,就坐在一个绿色小青蛙头像的塑料板凳上,右边是垃圾桶,左边是一地的塑料袋和攒的各种瓶瓶罐罐。有时候我经过厨房门,看到一团黑影坐在那里,都觉得如果此时此刻,我要是敢大大方方地躺在客厅沙发上,就是大逆不道。
虽然我们尝试过无数次叫她出来,和我们一起坐在客厅里,看看电视,聊聊天。但问题是,只要我们发出邀请,得到的永远是同一句回答:不用,在这得劲儿。
但是话说回来,她难道就没有想过,我和他儿子看到她这个样子,心里也会同样得劲儿吗?
也是,生活过日子嘛,不是你得劲儿,就是我得劲儿,但大部分人都只想求个“我得劲儿”,能对自己负责就很不错了,谁还能对别人负责呢?
——
再比如,我们回家带了好吃的零食或水果,总会第一时间盛情邀请她出来一起吃点:妈,出来吃点啊,这个可好吃了!
此时的她,就跟王熙凤一样,人没到,声音就先到了:你们吃吧,我不吃!
正如有时候你给她夹菜,想让她多吃点好的,她也会断然拒绝:我不吃。
这一度让我和我丈夫很难堪。当爱意或善意被直接了当的拒绝时,其实心里是没有恨的,渐渐消失的只会是“爱”以及想继续尝试的勇气。
再比如:
周末想带她出去吃顿好的,她却告诉你,她要自己在家吃剩饭剩菜。
手机壳摔成八瓣儿了,想给她花十几块钱换个新的,她说用不上。
家里买水果攒的塑料袋一大堆,用来装垃圾绰绰有余。可每次要倒垃圾时,她还是要把几个垃圾桶里的垃圾,用手再重新装到一个垃圾袋里。
我老公劝她说:妈,多脏呀,我们家那么多塑料袋,你就直接扔了呗。
或许是因为她这份“勤俭持家”的精神没有被我们感受到,她便会带点赌气的口吻怼回来说:我以后还要去捡垃圾呢!
然后,然后我们就谁也没再说话了!
——
我知道她没有半点恶意,或者想破坏我们正常生活的想法,但是她却成功做到了,让我觉得“过正常的生活”也是一种可耻。
甚至有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喝个奶茶,吃个蛋糕,买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在对她的“打击”和“挑衅”。因为我婆婆的存在,就像一面警钟一样时刻提醒我:节省、节约、节俭,才是过日子必须要有的样子。
虽然在我眼里,这已经不是正常范围内的节省,但她“伟大”的形象依旧像一面旗帜一样飘荡在我们家上空,使我们不得不向她行使注目礼,再时时刻刻检讨自己“正常到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是否有触犯到她精神防线的雷区,可谓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
到今天,我婆婆在我们家也就住了86天,对于她的生活方式和相处模式,我们所有的善意和劝解都犹如隔空打牛。每次向她抛出的“爱意”,有时甚至才到半空,就会被她那股顽强的“冷空气”给打回来。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慢慢,我也失去了再次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每当别人问起我,我总说,我婆婆是个好人,但我很难和她生活在一起。就好像所有人都在步履不停地奔向新生活的时候,只有她牢牢的抓着原来那一点巴掌大的空地,死死地把四肢拼命地扎进泥土里,扣着那一点残留的生活模式,誓死捍卫,坚决不撒手。
不过,我现在也总算是想开了。
曾经试图迎合她的生活方式,发现行不通。又想着那就尝试去理解吧,后来发现也理解不了。现在我们夫妻二人达成一致:尊重。
既然任何问题最后都是无解,那就各为领地,相互尊重吧。或许这也是婆媳关系,甚至是两个家庭之间最后的体面与边界了。
短短86天的婆媳生活实践报告就写到这,希望对同样被卡在这段关系里的你有点儿启发,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需要相处,保持尊重,尽力包容,我希望我能是个好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