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书摘
1、原文: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翻译:即使所有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勤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清楚自身与他物的区别,能分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 2、原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哪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 3、原文: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翻译:此物的消散就是那物的生成,这物的形成预示那物的毁灭。一切事物没有成与毁的分别,还是把它们看成是齐一的。只有得道的人才会明白万物齐一的道理,因此,他不固执己见,把思想寄托到常人的看法中去。不用成败的观点去看问题,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会融会贯通,便可透彻领悟,才能接近真理。顺其自然吧,把万物看成齐一而不去深入了解它,这就叫做道。 4、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翻译: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欲望,必然会危险,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逐欲望,那就更加危险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罚。顺应自然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保全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修身养性,奉养双亲,享受天伦之乐了。 5、原文: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翻译: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白应变,明白应变的人定然不会因为外物而损伤自己。 6、原文: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湣。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翻译:善于游泳的人多练习几次就能学会驾船,是因为他们已经熟悉和适应水性。至于那些善于潜水的人,为什么说没见过船也会驾驭呢?是因为他们眼里的深渊就像是陆地上的小丘,对待翻船就像车子倒退一样。船的倾覆和车的倒退以及各种景象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的内心都不会被扰乱,到哪里都一副从容自得的样子!用瓦片作为睹注,往往碰巧取胜,用衣带环作为赌注,就会害怕心虚,用黄金作为赌注,就会心智昏乱。他们碰巧得胜的机率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所顾忌,重视身外之物。凡是重视身外之物的,他们的内心必然会笨拙。 7、原文: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 想法:原文: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翻译:用功利来诱惑我,而且是用对待普通顺民的态度来对待我,这怎么可以长久呢! 8、原文:今富人,耳营钟鼓管籥之声,口嗛于刍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侅溺于冯气,若负重行而上阪,可谓苦矣;贪财而取慰,贪权而取竭,静居则溺,体泽而冯,可谓疾矣;为欲富就利,故满若堵耳而不知避,且冯而不舍,可谓辱矣;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满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内则疑劫请之贼,外则畏寇盗之害,内周楼疏,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遗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也。 翻译:现在的富人,耳朵听着钟鼓、箫笛的乐声,嘴巴品尝着肉食、佳酿的美味,因而触发了他的欲念,遗忘了他的正当事业,真是心志昏乱了;深深地陷入了愤懑的盛气之中,像背着重荷爬行在山坡上,真可说是痛苦极了;贪求财物而招惹怨恨,贪求权势而耗尽心力,安静闲居就沉溺于嗜欲,体态丰腴光泽就盛气凌人,真可说是发病了;为了贪图富有追求私利,获取的财物堆得像齐耳的高墙也不知满足,而且越是贪婪就越发不知收敛,真可说是羞辱极了;财物囤积却没有用处,念念不忘却又不愿割舍,满腹的焦心与烦恼,企求增益永无休止,真可说是忧愁极了;在家中忧虑有盗贼前来窃走钱财,在外面惧怕寇盗行抢财物,在院内修起周密的防盗设施,出门不敢独自行走,可以说是畏惧了。这六者,是天下最大的祸害,人们都遗忘了而不知明察。等到祸患一旦临头,想要尽去钱财,过上一日贫素的生活,都无法做到。 9、原文: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翻译:圣哲的人安于自然,却不适应人为的摆布;普通人习惯于人为的摆布,却不安于自然。 10、原文: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釬。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翻译: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一定周期,可是人却面容复杂多变,情感深深潜藏。有的人貌似老实却内心骄溢,有的人貌似长者却心术不正,有的人外表拘谨内心急躁却通达事理,有的人外表坚韧,内心却懈怠涣散,有的人表面舒缓而内心却很强悍。所以人们趋赴仁义犹如口干舌燥思饮泉水,而他们抛弃仁义也像是逃离炽热避开烈焰。因此君子总是让人远离自己任职而观察他们是否忠诚,让人就近办事而观察他们是否恭敬,让人处理纷乱事务观察他们是否有能力,对人突然提问观察他们是否有心智,交给期限紧迫的任务观察他们是否守信用,把财物托付给他们观察是否清廉,把危难告诉给他们观察是否持守节操,用醉酒的方式观察他们的仪态,用男女杂处的办法观察他们对待女色的态度。上述九种表现一一得到证验,不好的人也就自然挑拣出来了。 11、原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 翻译: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有意培养德行而且有心眼,等到有了心眼就会以意度事主观臆断,而主观臆断必定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