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在帝都(三)
我们总是渴望阳光,在未知的世界沐浴一切有光的世界,享受着一切美好。我们肯定会学会在有限的预算内做最合理的事情。
阳光充足的让人感到惊喜,本来准备去八达岭看看长城,我想每一个来帝都的人都不会放弃,也不可能放弃这个好地方,没有让人拒绝的理由,生活往往如是。很遗憾没票了,打车又太贵,还是在地图上面看看吧。居庸关,怎么把它忘记了呢,既然八达岭要成为一种遗憾,那么换个思路,找一处风景各异但是目标一致的地方反而是不一样的陌路旅行。
乘坐地铁到昌平平,就是“十三陵”的那个地方,既然能成为明朝皇帝的最终归属地,风水自然妙不可言。这里的人让我们感到热情,老大姐不厌其烦的给我说了去居庸关的公交路线图,很可惜因为赶时间打了车,辜负了她的一番美意。开车师傅尝试让我们走京藏高速,我放弃了,沿途有风景,又何必追求速度呢,老谭一家到达终点后才发现我们的思路不谋而合。
车向居庸关,路边的民居和我家乡有天差之别,围墙、小院、朱红大门到处都透露着老北京的感觉。而我小时候的农字小院基本是不设防的,有院坝,而无围墙,星点带状分布,你家的院坝也许是往来人必须走过的路,这是土地的约束,也是生活的彼此接纳,无所谓对错。然后你看见啦,那突兀的大山像围墙一样横亘绵延,挺拔而温暖,他们在老家称之为绝壁,但是在这里反而有了被保护的感觉。前方没有路了吗,前方是有路的,在某个垭口或者溪流。我们在突兀面前自觉低头,其实在他的角楼处总会有许多开口,所以不要迷茫,义无反顾地朝着山的近处出发。
我不解的是燕山余脉来的如此雄壮,我总是以为山与平原交接的地处应该蜿蜒,带点唯美,但是燕赵雄风果然来自于山川河流。它把山和原分的如此明显,让人措手不及,还好我可以感受,可以比较,毕竟这些山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有不一样传说。
居庸关时是关,也是情感相连。买票的时候顶着这几天最为毒辣的太阳,我理解这是北京太阳给予我们难能可贵的热情。漂亮的售票员看着我们的身份证好奇的问道重庆这时候很热吧。我和老谭都蒙圈了,这季节哪都热。转念一想,也对,她可能还没有去过遥远的西南,看过火锅和川江号子交织的城市,毕竟远行需要时间也需要勇气。我猜想她所了解的重庆除了山城还有火炉,以及新闻有时候推送全国最高气温的地方很多都在重庆。然后我和老谭相视一笑,默契的回答道,还好,不是很热。还好我们生在重庆,感受了他的热,理解了他的热,同时也在接纳和享受他的热。
居庸关是城。围成的城守候着大明帝国最后的尊严,也是两个文明在最近的地方相连。如果英宗皇帝跑快一点进了这座城,那么大明王朝也许会少一段屈辱,当然千古忠魂于少保也不会跃然纸上,留下历史最为璀璨的诗篇。站在城楼上,一面徐徐闪开的平原上高楼林立,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辉煌;一面两山对峙,狭窄的道路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远处的山起伏绵延,和孩子手中的玩具一般,青龙盘旋。
居庸关还是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的我们都是好汉。南坡好陡,但是我们已经站在南坡脚下,知难而上,去征服每一个山头,然后去感受每一个敌楼。感受长城受到时光的不断侵蚀,然后在这沧桑中去回望历史的足迹。太陡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看上面的敌楼,无数次想折返的感觉。儿子属于最为灵活的那一个,他好像不知道回头是什么意思,他的目标和我一样,但是他始终坚定者自己的选择,义无反顾。到了一处敌楼,停留一小会儿,既是补充体力,也是为了回望,回望来时的路,已经在脚下的山川河岳。

我很遗憾,没有看见春天第一列小火车,看见的火车已经没有了春天的气息,等我退休了再来看看吧,或许那时候我的勇气会锐减。我们向陌生人相互问候微笑,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此时的微笑都是在为对方鼓气加油。太阳一天最盛的时候我们爬上了最高的12号敌楼,望京楼下回望的不仅仅是有来时的路,而且还有远方的故乡,然后吹着这来自很远地方的风。一路上对老谭的埋怨已经到达了极点,我一直觉得北坡上来肯定顺风顺水,不用这样辛苦。老谭笑笑的望着我,他很坦然,这或许是我对选择错误的推辞,也是他不知晓北坡情况的无语辩解。

下去肯定要去走北坡,让老谭见证一下北坡的轻松,然后我震惊了。北坡只有一个敌楼,有些坡几乎接近90度,如果从北坡,今天我可能就爬不上来了。有时候打脸来的那么快,而且来的直接,当然这种打脸是幸福的,至少下坡比上坡稍微容易一些。老谭依然微笑着,可能是笑着自己选择无误,也可能是笑这阳光真的很温暖。下坡还得是年轻人,老谭的儿子十二三岁速度比我们快一倍以上,我曾经也和他一样年轻,一样无拘无束蹦蹦跳跳,我也是风一样的少年,现在风依然在,却已经不再是少年。人应该成熟一些,经历一些,见识一些,然后感悟自己得到了失去了,他们不像能量一样守恒,只是看你豁达与否。
上去很难,走下坡路也苦,兜兜转转终于还是回到了起点,对面就不去了,它和春天的火车一道等待下一次和我相遇的机会,旅途总会有遗憾,不然如何给予你重新来过的动力呢。有唱歌的老人,其实歌声很嘹亮,来自西北,他也是来和这里的风相拥的吧,他把歌声留在居庸关城上,我们呢,留下了什么?

返程很轻松,坐公交车,还是很热,但是归途的风景总是好的,到达昌平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找了一家饭店。看看价格觉得老贵了,菜上了才发现自己又尴尬了,分量诚不欺我。终于下雨了,下的很大,可能是太阳炙烤下的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瞬间清凉。我们焦虑如何出行,还好我们找的饭店离地铁口很近,大雨中的人记住奔跑就行。再见,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