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沉默时》
卫生间的水龙头正在哗哗作响,水流声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卢杉已经像往常一样,提前帮她挤好了牙膏,此刻他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两人的早餐。
白鸽的脸深深地埋入盛满水的脸盆中,几近窒息的时候她才抬起头。镜中的面容有些憔悴,眼角的淤青在灯光的映照下更加明显。
古希腊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如今的白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在思考着,回望两年前,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吗?
阳光洒入房间,家中一切井然有序,宛如棋盘上的棋子,各有其位。
“今晚你还要加班吗?”白鸽坐在餐桌前,享用着丈夫亲手做的早餐。
“嗯,今天约了委托人见面。”卢杉回答道。
“绿萝的叶子黄了,我去超市买点营养液,你有什么要买的吗?”
“就买你想买的就好。”
卢杉用餐刀将面前的三明治切成两半,他注意到了妻子盯着他手中的刀子的目光,起身将餐刀擦干净,然后锁进了旁边一个带密码锁的柜子里。

白鸽推着购物车走在进口超市中,她穿着入时且价格不菲的衣服,钱包充裕,还有一个深爱着她的丈夫。在旁人的眼中,她似乎活成了理想的模样。
收银员熟练地帮白鸽一一清点着货物,直到剩下最下面的那把锋利的剔骨尖刀时,她不禁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顾客。
“单独结账,不走会员卡,现金支付。”白鸽平静地对收银员说道。
坐在驾驶室里,白鸽盯着手机上的时间。车内播放着小野丽莎的歌,嗓音慵懒柔美,仿佛让人忘却烦恼,进入另一个世界。
但白鸽深知,没有更好的世界,只有眼前这一个,无法逃避。
十点整的时候,一旁的公用电话准时响起。白鸽没有熄火,她加大音乐声,留下手机,徒步走过去接电话。
“东西在电话机下,用胶布贴着。”徐远说。
白鸽伸手摸到凸起,小心撕下胶布,发现裹好的纸包里有两枚白色药片。
“找到了。”
“晚上十一点你家会停电几分钟,抓紧时间。”徐远叮嘱。
“嗯。”
“白鸽,你怕吗?”徐远问。
白鸽没有回答,挂断了电话。

这天晚上,卢杉的客户临时取消约见,他提前回了家。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白鸽感到心神不宁。
趁卢杉在厨房刷碗,白鸽悄悄进入卫生间。她小心翼翼地从纸包里取出两片白色药片,用牙刷柄研磨成粉末。接着,她拿起丈夫的药瓶,取出两粒胶囊,倒出原有的药粉,然后用牙签仔细地将研磨好的白色粉末一点点挑进胶囊里。
那是丈夫每晚临睡前都会服用的醋酸钙胶囊,每个周一,他会从这个瓶子里倒出十四粒来放在书房的药盒里,那正好是一个星期的药量。今天是周日,书房的药盒里还剩下最后两粒。
夜晚下起了小雨,整个城市被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像是个刚刚从水里捞上来的落水者,露出惨淡的笑容。
客厅里,白鸽和卢杉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白鸽用裸露的脚轻轻划着卢杉的腿,卢杉转过头来,只见妻子满眼妩媚。
“为什么这么看着我?”卢杉问道。
白鸽:“我看我自己老公,还要有个理由吗?”
“你今晚,不太一样。”
“哪儿不一样?”
“说不上来。”
卢杉把白鸽搂在怀里,温柔地亲吻着。白鸽顺从地迎合着,用手轻轻抚摸着卢杉的脖子。两人互相解开对方的衣服,动作越来越激烈。
白鸽始终用余光看着墙上挂着的钟表,表针已经快要走到十一点整。
卢杉正陶醉在激情中,屋子里的灯忽然全部熄灭,他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停电了?”白鸽问道。
卢杉站起身来:“我出去看看。”
“非要现在吗?”
“你在沙发上别乱动,小心撞到。”卢杉叮嘱着。
卢杉重新穿上衣服,开门走出去。
听着丈夫走出了家门,白鸽从沙发上起来,摸着黑朝书房走去。
“1,2,3……”边走嘴里边数着步数。
早在半个月前,白鸽就已反复测量从沙发到书房的路线,即使漆黑一片,她也自信能准确找到卢杉的写字台,替换那两枚胶囊进药盒。
此刻家中断电,摄像头无法记录她的任何举动。
卢杉忙碌一阵,终于恢复了家中光亮。他回到屋内,见白鸽仍静坐在沙发上。
卢杉:“怎么回事儿?”
白鸽:“电闸跳了吧?”
卢杉:“你猜?”
白鸽笑着投入卢杉怀中。
一场激情退去后,卢杉坐在沙发上翻阅资料。近日案子繁多,他常工作至深夜。但今晚不到十二点,他便因那两粒胶囊沉沉睡去。
白鸽轻声问:“有点凉,要拿毯子吗?”
卢杉未答,静静地歪在沙发上。
白鸽轻声唤他,但屋内寂静,只有窗外细雨沙沙。她走到客厅拐角,从花瓶中抽出那把超市买的尖刀。
白鸽走到沙发前,望着面前的卢杉,那个深爱着她的男人、那个她也曾经深爱过的男人。手中那把剔骨刀修长而锋利,带着冰冷的光泽,把它攥在手里,似乎就连胆小鬼也能瞬间变成勇士,而今晚,它的身上会增添一些新鲜的印记,那些印记将证明它参与过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
江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27 19:43:39
作家出版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另一颗跳动的心脏——《装脏》后记 (10人喜欢)
- 从电影到小说,从情感到女性主义: 王田小说作品《少许灰烬》的创作之路 (2人喜欢)
- 2024“最美的书”:“素以为绚”是为美 (2人喜欢)
- 金庸《快乐和庄严——法国影人谈中国人》: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夏梦” (2人喜欢)
- 冯骥才《大雪入绛州》:谁来保护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