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感悟之红气养人
20241121
近期有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红气养人”。
之所以要加上巡察,一来确实是北京的这次巡察中感悟到的,二来方便将来检索时方便。
这个感悟来得很突然,临近结束时才有了一点点感觉,甚至是回了原单位后才真正意识到。
之所以有这个感悟,很大程度上,是我在巡察组里被“养”得很好,好到调整了状态,有心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相信自己可以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由此迸发出活力和自信,渲染到身边人。而这状态,在我回来后一周,依然还在。我想,我要把它延续下去。
正如当初生育是职场的熔断,这次的交叉巡察,也算得上一次微熔断。虽然这么说对自己的直线管理者不太公平,但某些时候,我真的觉得和她在一起会消耗我的心志,每次远离都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客观来说我的老总是很负责任的干部,或许是理念不合,或许是她对我总有隐性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并非是对我个人成长更好的,甚至不一定是对所在机构更好的,却需要我们超额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方可完成,这背离了我的职场初心。
组长不一样。组长的工作要求并不低(看我给他一坨shit时他的低气压就知道了),但他可以自己上手来兜底,卷下属也不会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比如晚上会让大家早点回去,因为持久战不能长期缺觉,更不会饭点不吃饭)。在他组里做事的时候,不用担心透支健康,同时自身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成长,此外组长丰富的个人阅历还能带来额外的收获。
或许是彼此的欣赏,使得组长对我确实比较包容(有一说一,其实组长对组员都很包容,胸怀是真的宽广,但一般人可能不太敢去怼组长,而我因为知晓组长的包容,很敢于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哪怕和组长的并不一致),但对工作的标准放在那里,使得我的精神状态处于适度的弹性状态,既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过于松弛,也不会因为高压高强度过于紧绷。这是精神上的“养”。
巡察期间住在酒店,酒店的自助早餐品种很丰盛,大约两三天后,我就固定“50%的清炒西芹+两个水煮蛋+30%鸡肉丁+一杯豆浆”的模式。午餐晚餐吃的是支行食堂,也差不多按照早饭的纤维+蛋白质+微碳水的模式。三周下来,体感轻了三四斤,且没有饥饿感,加上充足的睡眠(基本晚上十二点睡到早上八点,困的话中午还能睡一小时),整个人身体状态极好(面色都红润了)。这是生理上的“养”。
所谓红气养人,想来其实是因为身心都处于一种得到良好照料的、同时有向上期待的状态,并且所处微环境里的有权人对自己也认可,做事更有动力,也容易有产出(交了那坨shit后,后来组长让我改了两篇另外的报告,让我得到了很好的抚慰,否则不知道巡察留下的愧疚感该如何消散了),由此形成正向循环。
喏,回来后其实和我离开前没有大的区别,老总还是那个老总,但我的行为开始改变了——比如,我不会为了等老总一起吃饭,而无限制延后自己的用餐时间(更别提省下来的时间都够我饭后散步了),也不会为了表现积极而放弃午间休息赶进度,更不会为了避免午间不干活的尴尬而在外面晃荡到下午上班回来(毕竟我很宅,还是蛮喜欢在办公室待着的)。回来这一周,我都是吃完饭去走路消消食,大约1点回办公室,喝水上厕所,然后就铺开自己的折叠椅,睡到1点50分爬起来,喝水上厕所,2点准时开工。晚上无论加不加班,除非约好了一起外面吃,否则会先去食堂吃晚饭(准时吃饭可太重要了)。此外,精神上也没那么着急了——这项事情急吗?老大要的吗?还是只是老总要?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更加重要?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而非紧急的事情。
保持以上身心状态,我相信,“红气养人”将不会是昙花一现。
以上。
P.S.巡察期间有一次有名组员说组长看上去好像很喜欢我,我想了想,说是啊,因为我也一样喜欢组长啊。彼此欣赏的人,相互之间一定有感应。回程路上,我有告诉组长,他是我“想成为但还没有成为的样子”。我没有告诉他的,是将来的日子里,我会朝着那个方向不断努力,即便终极一生也无法到达,能靠近、再靠近一点,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