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通过习惯找到自律与内心平静》11讲Part1
在观看B站上的《积极心理学》课程(由哈佛大学的Tal Ben-Shahar教授主讲)之后,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启发。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让我在学习过程中顺便提升了我的英语水平。双赢?
感谢朋友J的推荐,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终于看完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几次“恍然大悟”的时刻,如同另一门课程(正在学习的,关于存在主义的“存在主义幸福感”的课)提到的一个词:Peaks——这种感受实在是太珍贵了。
It is interesting that human beings experience peaks in their well-being when they come into contact with ‘pure’ qualities, such as: beauty, compassion, truth, love…These are experiences of the ‘life force’ or the ‘spirit’.In these spiritual experiences we transcend our limited self.
We becom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and participate in universal qualities that nourish and enhance life.
——Existential Well-being Counseling
有趣的是,当人类接触到“纯粹”的品质时,他们的幸福感会达到顶峰,例如:美丽、同情、真理、爱……这些都是“生命力”或“精神”的体验。在这些精神体验中,我们超越了有限的自我。我们成为更大事物的一部分,参与滋养和改善生命的普遍品质。
——Existential Well-being Counseling
以下是我从课程中提炼出的部分笔记,分享给你:
从今天起我要更加自律!哼
从“都是因为我不够自律所以哪哪都做得不好,我太不自律了,从今天起我要更加自律!”到“本月建立一个例行公事吧”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自律,但坏消息是:现在的自己已经足够好,没有所谓的“更加自律”这一说。好消息是:变得更加自律,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成功。
拥有目前的自律性,你同样能够成功并感到幸福。那怎么做呢? 答案是:将注意力从“更自律”转移到“建立例行公事”上。
《精力管理》中的思维转变:
我们不需要追求极致的自律,而是应该注重建立有益的例行公事。
心理学实验:
第一组:测试前在一间房里,里面有美味的饼干,但不允许吃,10分钟后去第二间房间做数学题。
第二组:条件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提供的零食不太好吃。
结果显示,第二组(零食不太好吃的人)在数学题测试中表现得更有耐心,能够坚持得更久。
结论: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我们的自我控制力是有限的,我们把自我控制力用在了哪里。(这个结论让我感到有一点点点惊讶,但是又在已理解的范围之内,既惊讶又有认同感,算是已经知道的被真实的科学实验证实的感觉,而这块理解来自于我对八字的探究。)
老师的例行公事(Rituals):
- 上课前做运动或瑜伽来缓解压力
- 定期和妻子约会
- 每周五晚与家人共享晚餐
- 写感谢信
- 拜访朋友
反面例行公事:
- 每小时查看一次邮箱或不断查看手机(不停看邮箱的坏影响:我们经常跟科技手机这种东西链接,我们会失去跟生活中的更重要的东西的链接,比如人,大自然。)
小提示:
·很多人会觉得太多例行公事会降低生产力或者创造力。但是历史上的名人艺术家,反而因为他们都是有固定时间做事的程序,所以更加高效和创造力。自我控制是有限的。
·执行例行公事,就像刷牙不需要多少自我控制,但是建立例行公事习惯需要很多自我控制。
·建议:每一个月只建立一个例行公事,这样不需要太多自我控制力。(上个月我已经是实践了下下,成功建立了睡前泡脚的习惯,很简单很实用,最重要的点是够简单才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