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银河
阅毕。伊斯特凡Ⅲ战役是荷鲁斯叛乱早期的一个重要拐点,荷鲁斯不仅借这场战役除掉了公开跳反的四个军团里的忠诚派,还巧妙的利用军事手段强化了四个叛乱军团对反叛这一选择的决心。对于帝国来说,最大的损失并非敌人的增加,而是这些忠诚派阿斯塔特的阵亡,其中不少是陪伴了读者三部曲的老角色,亲眼看着他们在战争中成长、在行动中践行帝国真理,又亲眼看着他们遭到背叛、被过去的兄弟屠戮殆尽,这是何等的残忍。
当我看到洛肯与托迦顿准备独自刺杀阿巴顿与小荷鲁斯而和塔维兹告别时,一种由心底而生的悲伤让我合上书本,书将读完,注定的结局就要出现,又要和这些角色说再见了,可这次的再见却是生与死的告别。虽然我知道洛肯不会死亡,未来他还会登场,但荷鲁斯叛乱接下来的故事将没有他的位置,这个读者亲眼见证着由愚忠到开窍、由低头到昂首、由固执到开明的角色将很长时间缺席这个舞台。至于塔维兹、维帕斯、托迦顿等人,他们将迎来真正的句号,在未来,他们只会被统称为伊斯特凡Ⅲ上的忠诚派,或是在荷鲁斯叛乱中很早便阵亡的阿斯塔特战士。
忠诚派在圣歌城之战中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在于对时间的拖延,可能阅读时会感觉这场战役不过是由几场大规模抵抗和小规模骚扰组成,但实际上,圣歌城之战经历数月之久,其间可能发生了数百次大规模、数千次小规模战斗。因为当荷鲁斯决定对城市开启轨道炮清除时,已明确有七支战团前来镇压,说明艾森斯坦号的逃亡已然成功,荷鲁斯叛乱的消息已然被泰拉获知。只是可惜,这不过是荷鲁斯计划中的另一环,在伊斯特凡V的大地上,将发生一场比圣歌城之战更为悲壮的屠杀。话说按目前的引进速度,等出到登陆点大屠杀,要比七支战团开到伊斯特凡V还久吧。
本书中有两批主角,一批是参与圣歌城之战的忠诚派阿斯塔特,其中以塔维兹与洛肯为首,书中明线的情节推进和矛盾开展,包括情感的烘托、形象的塑造都是围绕着他俩,属于在忠诚的太阳下找钉子——光芒耀眼。另一批则是以辛得曼、奇勒为代表的凡人,暗线中帝皇之教的传播、希望的延续都是由他们牵领。前三部曲之所以好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类角色的塑造和人类相关情节的安置,因为他们的存在,这场叛乱事件变得更具思考性,深度与广度被拓展,像是未来缠绕帝国万余年的国教,便是在荷鲁斯叛乱时,由这群人类打开了魔盒,像是未来审判庭的创立,其中缘何便和辛得曼有关。这些伏笔设置得极为巧妙,正因为有诸多因果联系的设置,战锤的故事在宏伟的节奏中频频闪现惊异的光芒,勾得人感动叹服。
前面也提到,圣歌城之战持续了很久,接上荷鲁斯被刺的时间,前后差不多持续了两年,这期间普罗斯佩罗已经被焚了,劝反工作也已完全结束,火星在内战,其他忠诚派战团也都陷在各自的泥潭,庞大的故事线还需要很多作品来补齐,连着读完三本确实过瘾,但要是一口气把中文版这寥寥无几的几本读完也实在是太不为未来考虑了,希望明年年初能看到新作的引进,今年战锤的故事就先补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