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今天来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我们到底是应该做一个小品牌还是一个无限游戏的大品牌。所谓的小品牌,就是公司小,人数少。
一个小品牌首先对应一个小公司,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做家居用品品牌的创始人,做到几千万收入,公司也只有五个人。
另外类似于像钟薛高、认养一头牛这些过去不在主流大渠道售卖的小品牌纷纷崛起。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想跟大家讨论下,怎么样做一个小品牌。

为什么要做个小品牌?
那么大家首先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做个小品牌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如果你是鸡汤喝多了,你会发现,做一个大品牌其实很难的。
一个品牌成为大品牌,主要靠运气,其次靠环境,最后是创始人的运气和能力。
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逆趋势而动,所以小米才说要做风口上的猪。
没有大趋势对你的支持,或者没有风口帮你去吹起来,你空有才华也没用。换言之,在大势里做事的时候,能力和资源不是关键,行动力和做了才是关键。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所以在2013年,当公众号这波雪球浪潮起来的时候,你即使是一个能力没那么强,不是媒体专业出身的人,你也可以依靠泡泡赚到很多钱。很多做草根号没有什么内容能力的人都是如此。
但是一旦泡泡破了,比如16年以后,你明显感觉到公众号流量生意难做的时候,正规军开始大规模入场,他们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也有着媒体行业强大的专业能力,草根号就一下子被打的溃不成军。
所以,在风口期完成原始积累非常重要。
但是进入到19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大局已定,流量红利不再,你很难说品牌的增长还有什么红利。
所以靠公众号崛起的HFP,完美日记这些新美妆品牌疲态和增长都再也不快了,所有人都回到同一水平线。
做公司最怕的是什么,是你会的东西别人也会。

你知道怎么做小红书,别人家也会做。你投的ROI是1:17,人家的ROI也是1:17.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所以,整个营销和流量效率对比逐渐趋于标准化,你会的手段别人都会。
这个时候就陷入到同质化阶段和供给过剩的阶段,所以除非你钱很多,做一个大品牌几乎再很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小品牌成为一种做生意还能生存下去的不得不选的道路。
那么做一个小品牌到底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做一个小生意到底有一个什么好处?
第一,从人性角度来说说,我们到底是应该选择做一个大生意还是一个小生意?
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什么事情最重要?活着最重要。
当前的形势下,整个资本寒冬,市场普遍缺钱,我们永远牢记的一句话,就是活着。
大生意当然很好,但是大生意同样意味着高风险,强资源以及创始人的强能力。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是那个强人,我们都是普通人。
第二,小生意小品牌不代表不是一个好品牌和赚钱的公司。
公司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赚钱。公司人多人少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专业能力够就行。
小编最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一些欧洲百年品牌。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特点,很多传承一百年的品牌,公司并不大。
在一个垂直细分市场里,做强比做大重要。赚钱比规模重要。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如果说在互联网创业时代,是赢家通吃的思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么在新消费创业时代,是赢家共存的时代,不合作就会死。
每个小企业都是生态链的一环,谁也缺不了谁。再小的生命个体都有其价值。
第三,小个体、手艺人品牌崛起。
说句真心话,大家千万不要再被风口创业论毒害了。
今天的中国,是产业创业时代,不再需要拔地而起构建一个新生态。而是如何在自己的生态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沉淀专业主义精神。
未来品牌不是小众的、专业的,面对利基市场的将会很难生存。中国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过去只靠PPT,言必称风口,不拿融资不能创业的时代结束了,手艺人创业时代来临。
什么叫手艺人创业?就是你得有一门手艺,依靠手艺打造你的个体品牌,依靠你的个体品牌传播你的专业主义精神。
未来的创业会回到做生意的本质,所有做生意的本质都是围绕着客户提供服务和需求。

想想美发店是怎么开起来的?周围新建立了一个小区,这个小区楼盘很贵,几万一平,长在一个荒郊野地,周围什么都没有。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但是大家买了房总归还是要住进去的,所以有了第一个餐厅,也就有了第一个理发店,第一个便利店。
所有的生意,都是基于客户,基于人群,有客户才有生意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一亿中流品牌崛起。
什么叫一亿中流?就是大概年收入在一个亿左右的品牌。
这样的品牌有很大概率会成为中国品牌创业的主流。一个亿收入,几千万利润。他们会成为中国消费品牌创业的群像,也就是说未来会有大量一亿收入的品牌。
一个亿到五个亿是一个巨大的门槛,五个亿到十个亿又是另一个门槛。
后面两个基本靠造化,而做到一个亿,却是有一个个方法论可以操作的,下面小编就会跟大家分享怎么做一个一亿左右收入的小品牌。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如何做个一亿左右收入的中小品牌?
在开始讲方法论之前,小编想告诉大家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
我们每个人或者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都只是普通人。
除非遇到小说都不敢写的这些人生际遇,或者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传你神功秘笈。
不要被外部包装的鸡汤蒙蔽了自己的内心,要脚踏实地,相信自己一步步通过专业能力获得客户,而不是相信自己会突然自己遇到贵人,从此飞黄腾达。
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说,创业由我不由天。

所以我跟大家讲的如何做的方法绝非灵丹妙药,也不适合投机取巧的人。小编说的方法都是普通人就可以做到,但是普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下面我将会介绍其中如何打造一个小品牌的5个原则: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1、重做构的原则
想打造一个有价值的小品牌,颠覆式创新并不可取,重构才是王道。在过去岭南会的文章里,反复提到过几个重构的方法:
(1)场景深度转化法则
大家应该对这几年深度崛起的一家公司印象深刻,这家公司叫名创优品。写过它的文章已经成千上万了。
比如老板怎么把一家10元店开到国外去,其背后的励志故事,我就不再这里说了。
其实满大街都有同样的10元店,当年名创老板的10元店也曾火遍大江南北。
为什么名创优品就又火了呢?过去街边店不火了,是因为用户的消费场景发生变化了,用户现在都流行在购物中心里面一站式消费。
所以,10元店生意,还是那个10元店的生意。但是把10元店生意搬家到购物中心,它就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意。
场景一变,生意的模型也就变了,也就产生了新旧商业模式的变革。今天的产业与实业生意的思维主题词是重构,而不是颠覆。
颠覆已经不适用于新的商业文明,重构才是。重构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以这个法则去推倒,就能进一步衍生出很多新的场景变革后的生意机会。

过去爆米花可能只是在电影院的场景中售卖,今天可以出现在超市这种新的场景中。
过去牛排只能在西餐厅里吃到,现在变成可以在购物中心大厅吃现煎的牛排。过去的便利店开在路边、街边,现在直接开进办公室里。
这些都是传统生意的场景重构,内核没有任何实质变化。只是场景变了,也就成了新的生意机会。
所以,试想一下,假设你的售卖场景变了,那你的生意有没有变成一个新的生意机会?
(2)低维进阶高维法则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在中国有很多不起眼的小生意,过去基本没有被大家发现过。
最近很多公司的上市,比方说一家叫好太太卖衣架的公司上市了,给龙猫君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
如果有一天,你211/985名牌大学毕业了,你父母说你开一家衣架厂吧,你心态是不是瞬间崩溃了。这算哪门子生意,这不跟让我去卖茶叶蛋是一个感受嘛。
但是就有人默默在这个领域做,并且还做成了上市公司。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这样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红海的市场,怎么才可以突围。
核心是趁着你面对对手还是小作坊的时候,你要用工业文明去收割农业文明的商业维度。所以餐饮里最先建立中央厨房、标准化的公司就是工业文明的公司。
而建立标准化,还能把品牌个性化做出来的则是高维公司。如果能进而形成细分领域心智垄断的公司则是更高维公司。
所以,在类似于好太太这样的领域,谁优先去构建工业化规模生产以及规模化分销会是一个高维度;谁先开启品牌战略可能是又一个新的维度。
事实上中国还有很多生意领域的机会还处于农耕文明时代,谁首先进入到工业文明,你已经是强者了,你要是再进入到工业化规模化又是另外一个顶点——商业文明了。
玩过文明这个游戏的人都知道,谁优先构建起比竞争对手高阶的工业体系,谁就具备了护城河与壁垒。消费品赛道很多领域都存在着这样的新旧转换机会。
(3)平台红利迁移法则
小编热爱读历史,也热爱复盘过去。看完了人类历史几千年,借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的开篇语,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每一波大国崛起的历程中,都会诞生新一轮的世界强国。
而以历史观去观察今天中国的消费品渠道转换,也会很有意思,有些人几乎每次都可以抓住这种新旧渠道转换的机会。
我有一个好朋友,卖杯子出身,当初靠9块9卖杯子起家,吃透了X宝的第一波红利。
当X宝红利不再的时候,他又敏锐察觉到内容电商红利,于是凶悍地全力进入到新渠道。

现在社交电商崛起,又全力冲刺社交电商的流量红利。
不过如果你只是完全迁移,不做改变,你的生意也不能叫做新生意。
他不光随着平台去改变,更重要的是每次平台发生改变,他顺应平台完善产品,使得产品慢慢去满足目前渠道的新需求。这也是完成了新的生意机会的重构。
所以生意还是那个生意,但是利用渠道红利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非常重要。
(4)产品矛盾冲突法则
【原文链接: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年赚7000万!这才是商业模式的秘密】
年初跟营销界老前辈叶茂中老师有过一次深度交流,叶老师认为营销本质是寻找矛盾点。
让旧生意成为新的生意,重构的生意也是寻找旧产品和新用户的矛盾点。
过去用户也是要喝奶茶的,但是奶茶的不健康、香精危害是导致过去奶茶店衰落的重要一点。
喜茶和奈雪的茶重构了产品,并且满足了新的用户需求。

而重构的过程就是去寻找旧模式和新用户的冲突点。
用这个法则就可以推演出很多新的案例了。
眼镜过去最大问题是被认为暴利和不够时尚。
就会有音米这样的品牌出来解决问题交付给新的消费者。所以站在你的行业生意的视角,去看看你的行业新的用户是什么,并且寻找矛盾冲突点。
这样一想,能去重构生意的领域实在太多了,很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5)技术变革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