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山西太原之旅
阅毕。梁思成的手绘图确实如艺术品般精致,但要我对着这三十多页的手绘感叹一篇阅毕,多少还是难为自己。可是本书已经划入“画集纵览”部分,不码一篇吧,又实在缺少点什么,所以,我就借着本书感叹下上个月的山西太原之旅,正巧这次太原行又是冲着古建而去,属于圆了这些年看山西古建却没机会相视相触相感的梦。
三天加两个半天,一共跑了十一个景点,除去为了了解山西新华而逛的山西图书大厦,十个景点,每个都或多或少和古建有关联,甚至集齐了中国古建的各类型。楼阁式石塔,见永祚寺的文峰塔和宣文塔;木构建筑,见圣母殿、崇福寺;石窟造像,见天龙寺石窟;墓穴壁画,见北齐壁画博物馆中的徐显秀墓。这还仅仅是在太原,如果我依计划抽一天去应县或隰县,那古建之旅想必会翻上几个高度,后面因路途遥远计划作罢,决定先尽着太原的景点玩。可就算如此,市内的纯阳宫、关帝庙、迎泽公园等我还是没玩到,四天的时间完全不够,想要实现深度游的目标恐怕得满满一周。而且太原的公园景点尤其得大,这种大不单单是地理范围的广,还有一种借着建筑和布景透露出来的雄壮之气,类似于辽代古建相较宋代表现出的旷度。好看、好玩、有意境当然是大公园带来的最惬意感受,然后反之,是累,走得非常非常累,双塔公园如此,晋祠公园亦是如此。
大,不光在公园,还在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太原博物馆就像是互作补充的两栋巨型文化航母,前者以专题化的方式体现各个文化主题,后者以系统的线性方式展现历史发展。就很奇妙,我在逛完山西省博的时候总感觉关于晋文化的介绍很少,像是一笔带过,集中体现几个亮点就没了,反而是古建专题,看得人赏心悦目、大饱眼福。直到我又逛了太原市博才发现,原来剩下的晋文化都在这里,而且不是单单的补充,是把整个时间线拉开细细得介绍,配合巨量文物,那逛得叫一个又累又快乐。类似的还有晋祠公园中的晋文公博物馆,其中的晋文公祠如展翅大鹏置于宽阔广场内,而宽阔广场又如海中之鲲置于高台之上,古之鹿台莫不如此,真所谓筑高台上搭楼阁建台榭,壮阔伟岸登台知。至于晋商博物院,属于前二者的结合,每栋建筑的文物量巨大,每个展间都布满文物,无一注水虚景,而且院内的布置介绍非常丰富,从抗战到历史、从晋商到实景、从大会堂到西洋钟楼,甚至两边还各配一个花园,此种饱满真是因为底子足才敢这么做。
这次太原之旅我最直接的感受是眼界大开,中华之美的壮丽璀璨以另一种形式将我包裹。此类美学是在江南地区体会不到的,这绝非小桥流水私家园林中的精致,也绝非翠绿竹林流觞曲水中的雅致,而是一种历经千百年风沙依然矗立于大地之上的浓厚与凝重,传统美学紧紧扎根在这片土壤中,多种文化作为养料,既被输送至山西各类型古建的布局构造中,也被释放到这片空间的人文氛围里。山西的空气中的确夹杂着大量工业化带来的微小颗粒物,但同时,也弥漫着深深的华夏美学,这才是骨子里的自信。
-
安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27 07: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