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秘籍:公告和市值管理指南

说在前面:设计有效的市值考核指标是个难题,股价、市值在交易中持续波动,其实难考核,但如果我们能从市值规划角度去考虑,综合设计考核指标就可打开思路。
正文
政府有五年计划,国企改革有三年目标,上市公司也可以参考,对外发布战略目标和规划的同时,有一个相对具体的时间点和目标,每年、半年把完成情况通报一下,临时公告涉及到战略相关的也可对应披露属于战略哪一环。但公司往往报喜不报忧,投资者不是傻子。你去看一家公司公告,前面投资什么的搞的很火热,后面公告没动静了,大概率是不顺利了。因此,合理做好战略目标的预期管理很重要,该说要说、说了要做、做了要结,市值管理、经营成果和信息诚信是一体的,哪个环节有问题,另外两个环节就抓瞎。而市值管理要循序渐进,以战略高度向资本市场展示公司的业绩成果、投资回报。下图是市值管理的基本步骤示意图,介绍市值管理的基本步骤,按各个节点,其实都可以成为市值考核的阶段目标,供大家探讨。

阶段一:初塑公司资本市场形象
这阶段是市值管理的初始时期,我们需要考虑清楚公司想对外传递的价值亮点是什么,设定传播的战略目标和业绩预期,并考虑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
1、价值亮点梳理,切入有效估值
这是给公司打价值标签的过程,我们有时候梳理公司亮点很多,但很杂,重点不突出,也没有逻辑,估值不好给,最好是清晰、单一。举例,有公司说主业是游戏,然后游戏周边产品又涉足新零售模式,此外还布局了AI,未来将实现游戏智能化焕新升级,但一看营收结构,还是传统氪金卡牌游戏占大头;还有的公司多元化布局,又是农业养殖,又是锂电布局,还是数字文旅,等等,没有一个逻辑线串联起来,无法合理估值。价值亮点不是点状,而要形成逻辑闭环,我们看美的集团的故事。美的原来就是传统家电企业,开始算不上大龙头,在后续数字化、国际化转型中,形成如下图的四大战略,这四个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从深度和广度上提升家电主业,不是开辟全新战场,包括美的集团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KUKA,也是为同步实现海外扩张+家电智能化、自动化升级的战略目标。

伴随美的战略的不断推出与升级,美的公司股票水涨船高。即使在2015年股市震荡后,也没有出现持续性高点滑落,而是整体向上,这与美的集团的数字化、国际化战略转型的成功分不开,而这些也刚好是近年国内经济转型的热点,资本市场的估值偏好之一。 目前,美的集团市值近6000亿,是格力的两倍多,虽然两家公司业绩靠近,但从成长性、国际化、数字化转型角度,市场显然更买美的的账。

2、战略预期传播+临时公告体系
如美的集团转型之初,确定了战略方向,需要向市场和股东告知,并清晰地说明战略实现的阶段安排,不能遥遥无期,不能模棱两可,更忌讳改来改去,没有诚信。这里说的预期传播,对公司战略要通过体系化的公告披露来传播,是持续把战略逻辑传递给市场,以及通过公告来兑现战略的落地,因为投资者看懂的公司才有“真”市值,这一部分我在知识星球“信披与市值管理”系列其他篇专门分享。
阶段二:深度传播公司战略信息和投资价值
1、传播价值亮点,定期报告预热
年度报告是很重要的价值传播载体,把上一年临时公告传播的信息系统性展示,并对新一年战略执行进行预期披露,是统领一年度公司价值传递的预热。但很多公司在写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时,要么年年月月花相似,要么纷繁复杂很多字,重点不明显,读起来还很累,价值亮点没有传递出来,还是因为逻辑没理顺。我们看顺丰控股2023年年报,有很多图形化的展示,比如为了说明“拓展新能源锂电行业供应链多场景物流服务”的新业务亮点,直接扔出详细的场景图,从生产工厂到消费终端,中间经过海洋、陆路、航空运输,覆盖海内外,业务场景一目了然,也明确了顺丰的新拓展方向。

这些不仅是可视化方面的设计,而是把顺丰的业务节点说清楚、讲明白,投资者看了方便,研究引用也方便。又如,为了说明“立足中国、辐射亚洲、连接世界”战略,顺丰用数字直观展示国内外的服务网络覆盖。

当然,最令人羡慕的是有简单但很赚钱的业务逻辑的公司,战略清晰,传播快、效果好,比如贵州茅台年报战略和业务模式分析简单到夸张,因为商业逻辑就是生产酒,品牌毋庸置疑,这类企业的价值传播要更容易。 但我觉得茅台还是可以更加“用心”一点,在品牌价值方面有深入的分析,对于风险、竞争也需要有更深入的披露,特别对于近年公司年轻化、线上化跨界传播,可以多分析一些战略考虑、实际效果和未来目标,进行持续性传递。


2、市场互动交流,媒体二次传播
市场互动的形式很多,比如沪深交易所的平台,企业自己的电话、邮箱、官网、官微等,还可以参加券商策略会、组织反路演、业绩说明会和各类线上线下交流会,以及邀请股东走进企业现场参观等等,都是公司近距离与市场沟通,实现战略和价值二次传播的渠道,可以按年度规划工作,如下表示例:

当然,媒体二次传播也非常重要,不要误解为只是法披报纸对公司公告的转载,而是经财经媒体的解读和传播,和研报的发布,亮点更突出,传播更迅速和广泛,这里需要公司主动合作和解读引导。
3、把握市场节奏,适配战略需求
价值的传播是需要掌握节奏的,要考虑市场承受度,行业热度,政策导向等因素。比如,国庆前后股市大热,这个阶段推出增持、回购计划,虽然也是利好,但其实效果是打折扣的。又比如,现在教育行业上市公司,在行业收紧政策影响下,如果没有新转型战略,那未来堪忧。疫情期间,有家做会展的上市公司业务基本归零,市值大跌,及时应变,契合客户需求和市场新变化,启动云会展、云会议业务,推出线上化业务并与投资者及时沟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推广都很受欢迎,估值回升。因此,市值管理的规划,既要看好大趋势,也要与公司战略匹配,不为了做市值而做市值。
阶段三:新传播点的启动和并行
第三阶段做简要的描述,因为达到第三阶段时,公司是已经兑现了上述市值管理目标,而且有新的战略和增长点出现,需要开始新一轮市值战略行动,还有的企业进行战略转型,也需要并行启动新一轮的信息披露和市值管理。比如,格力电器早些年启动线上销售渠道和线下传统经销渠道融合战略,就要非常明确地向市场传递这个变化,公司在2019年度报告中,就明确提到渠道融合的战略。当然,公司还可以更明确地向市场解释,因为打破传统经销渠道商利益,可能造成的经营挑战,公司如何应对,这样的预期管理更有利于市场对公司未来良性估值的支持。

到2023年报,格力又进一步明确“新零售”营销模式变革战略,体现了战略执行的推进,年报中也比2019年披露了更多的线上销售成就,比如“2023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为28.15%,位居第一”“海外社媒平台线上曝光高达上亿次,用户互动上千万次”等等,体现战略落地的成果,是战略预期兑现的具体呈现。

本文就市值规划思路做简要分享,欢迎探讨。
知识星球专栏(信息披露之家):https://t.zsxq.com/ksA83,信披与市值系列:
(上)信息披露融入经营管理信披与市值系列
(中)如何规划公司的市值管理信披与市值系列
(下)投资者看懂的公司才有“真”市值
-
岑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9 09: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