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Jaubi 广州专场分享会

前些年从New Noise发行的Nafs At Peace认识了Jaubi,今年Satori把他们带到了国内;正式演出的前一天,在老虎上树的新店(长堤店)举办了分享会。
Jaubi的“正式成员”是四位巴基斯坦乐手,今天的见面会来了两位:萨朗吉琴ZOHAIB + 塔布拉KASHIF。参与了Nafs At Peace等专辑的英国乐手Tenderlonious(Tender)也加入了进来。
Jaubi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组合,虽然领队吉他手Ali和打击乐Vicky这次没来,但另外五位欧洲乐手也是藏龙卧虎,当天先由Tender和小号手Nick Walters代表欧洲队小试牛刀。
由于语言问题(巴基斯坦乐手主要说乌尔都语),分享会主要由长笛手Tender和主办方及观众进行互动。

Tender对中国的音乐场景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弹迪士尼音乐的郎朗”,并且很想买一把竹笛。提到竹笛,我的第一反应是老丹,或许会是他感兴趣的中国现代音乐人。
相比之下,由于父亲以军人的身份多次前往尼泊尔和印度等国,Tender从小就被这些南亚国家的文化所吸引,也难怪之后虽然两次遭到拒签,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到了巴基斯坦。
我的问题是Tender作为西方乐手,在和Jaubi合作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Tender说首先是生活上的语言不通,再就是音乐里的体系不通,最后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让大家的工作流需要磨合(比如刚准备进录音室,结果对方祷告的时间到了)。
好在音乐终归是全世界的语言,大家相互尊重、及时沟通,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在即兴的部分,先由ZOHAIB与KASHIF这两位巴基斯坦乐手进行演奏,Tender和小号Nick随后加入。

在演奏的过程中,ZOHAIB与KASHIF都试着给大家做一些音乐上的科普,且不时带着大家打拍子。
萨朗吉是一种非常接近人声的乐器,这种用一整块木头制作的乐器,有“印度小提琴”的美誉,演奏难度极高。巴基斯坦现在仅存三名专业的萨朗吉演奏家,ZOHAIB就是其中之一。
ZOHAIB的演奏如歌如泣,有一种东方文化里特有的百转千回,配上深浅不一的塔布拉,以及小号和长笛这两种西方乐器,像是海上的日出与日落,也是东西方文明的殊途同归。
演出结束后,大家自行去找乐手签名。ZOHAIB说他已经是第二次来中国,之前曾经和别的音乐项目共同访华。一位乐迷问ZOHAIB演奏的时候在想什么:“什么都不想,只是感受音乐。”
我想起前几天参加OCT国际爵士音乐节的William Hooker,面对签售的观众,郑重又热情的大声宣布:Always listening to the music!
音乐给不了答案,但答案都在音乐里。
小红书:陈不为
公众号:不如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