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读书笔记:《父与子》|《涅朵奇卡:一个女人的一生》
10月份,我总共读完22本书。其中,2本不算太长的小说,1本小说写作指导使用教程,其余均是轻松易读的绘本漫画。所以一个月读了22本书这个数据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

关于绘本漫画书单,我已经在前面一篇的公众号中进行过整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阅。
这篇读书笔记主要聊一聊本月读的两本小说。
第一本小说是《父与子》。对于小说的读书笔记,我感到十分陌生,不知道如何下笔,所以准备这篇读书笔记让我难受了很久。主要在于我想将这篇小说的读书笔记写得更加专业化一些,也就是用一些专业的语言剖析小说的方方面面。然而自己的能力又实在有限,无法做到像专业评论员那样对人物角色、故事情节、作者写作风格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
所以我在第一次写完几段文字之后就搁置了,转而阅读《翦商》,中途又读完了《涅朵奇卡》。当我第二次提笔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时,仍旧深陷在第一次的困境之中,寥寥数字,便是一头乱麻。
问题如果不去解决,就会一直存在。
我到微信读书搜索“读书笔记”几个字,遇到了《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让我深受启发。我便毅然决定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写这篇读书笔记。
关于《父与子》,它并没有带给我心理上的震撼。对于一个不甚深入小说阅读者来说,还需要通过前言介绍获知小说的主题:关于自由主义派和革命民主派的矛盾冲突。我能够通过阅读直观感受到的是父亲与儿子之间,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还有个体内心之间的矛盾冲突。

过去,我对小说有一个狭隘的认识,认为小说无非是一些茶余饭后的故事,娱乐性极强。这种不能让读者从中获取到知识的书籍,多读也无益。
然而通过对《安兰德小说写作课》的学习,我对小说的认知逐渐发生转变。一部好小说,作者要付出很多的心力。作者需要精心设计事件,逐步推进情节的发展。而潜藏在故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读者深入地挖掘,引发读者诸多思考。
可以说,阅读小说就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
按照《安兰德的小说写作课》所教授的写作方法,我一步步地剖析了《父与子》的主题,故事背景,故事情节,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隐藏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认为把这两本书合在一起阅读简直是明智之举。一方面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父与子》,另一方面又检验了《安兰德的小说写作课》中所教授的写作方法。
关于小说,我也很多想要聊的。但即使说再多,你都发现无法面面俱到。所以,我只想聊一聊巴扎罗夫的结局。或许这个结局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因为他一直否定一切,总感觉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只是这结局多少让我感到有些遗憾。现实生活中像巴扎罗夫一样自负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大概也挣扎过,也厌恶过这样的自己,只是无从改变。一个人无法认清自己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大多数人大概最终都过着阿尔卡季那样的生活,朴素、简单。而巴扎罗夫和阿尔卡季两人,我感觉就好像不同时期的自己,一个是年少轻狂的模样,一个是褪下浮躁的暮年生活。
《父与子》我读了两个翻译版本。第一个版本译者是张铁夫,翻译有些拉扯,很多地方都读不通顺。继而我又转身去读了巴金翻译的版本,翻译得非常好,可以说达到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然而这个版本在豆瓣上没有评分,这让我很惊讶。
翻译问题也给了我一个警示,在读外文读物的时候,一定要挑选优秀的翻译,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也是带着这个警示,我开始阅读田伟华翻译的《涅朵奇卡:一个女人的一生》,同样没有豆瓣评分,但是读起来很舒服。
这本书带给我极大震撼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可以说他是疯狂也不为过。我读的小说不多,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迄今为止我遇到的心理描写的顶峰人物。我很难想象他是如何找到那么多描写人物心理的词,重点是让读的人不厌其烦。

王小波说自己读了这本书,终生记住了前半部。也就是说,《涅朵奇卡:一个女人的一生》可以看作两部分故事,一部分是涅朵奇卡的继父叶菲莫夫的一生,一部分是涅朵奇卡自己的人生。继父叶菲莫夫的故事真的是精彩绝伦,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就感觉有口气一直在嗓子眼,无法吞咽。相比之下,涅朵奇卡的一生反倒没有那么精彩,略微有些单调,缺少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或许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她有另外的安排,前面的一切都只是铺垫,高潮还在后面。
但遗憾的是,读者永远无法知道涅朵奇卡的后续,故事戛然而止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写完,据说是因为他被捕流放而中断了创作。而等他流放归来之后心态发生了变化,自己觉得不适合再继续写《涅朵奇卡》,便没有再续写了。
以上便是我10月读的两本小说的真实感受。
顺便再谈一下开头提到的《翦商》这本书。这是一本通过对考古发现对夏商王朝进行追根溯源的书。这本书很早就放进我的书架,豆瓣评分颇高9.0分,但就是一直没有翻开它的勇气。最近大概是状态到了,竟然读进去了,一口气读了两章,对夏商王朝产生了颇多兴趣,也刷新了一些认知。
但是目前读到第三章又觉得有些读不动了,觉得无非都是一些根据考古文物的推测,事实的真相只有古人知道。不过读这本书还有一处收益,就是看四面八方书友的笔记评论,能够从中收获到不少知识。
有的书读着读着就失了兴趣,暂且放一放,或许哪天又来了兴致。
公众号:@一朵西蓝花的读书笔记